八旗绿营的军功是以什么标准划分的,立一等功是否就能加官进爵?

左都御史有料 2023-12-09 10:09:01

清代文官与武职晋升的标准是不同的,文官基本上按照资历升迁,只要是任上多少有点政绩,到了规定的任职期限后就可以进入吏部的晋升程序。而武职官员,包括八旗、绿营将官,其升迁完全是按照另外一套模式进行的,简而言之就两个字——军功。

军功有大有小,至于多大的军功才能升迁或是获得世职、世爵,朝廷对此是有一套细密的规定的。借此机会,御史就与诸位讲一讲军功方面的内容。

先来讲八旗军功

八旗将官被分为两个层次,副都统以上采取的是“部议”的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由兵部奉旨议功,然后由皇帝特批。这些高级八旗武职,大多都有出身背景,他们晋升或授爵的机会相对要高很多。

副都统以下采取的是“功牌制度”,什么叫功牌呢?其实就是兵部颁给立功的证书,和现在部队里的一等功、二等功的性质是一样的。

功牌有具体的形制,按照《大清会典》的记载,功牌为紫绫面纸裹螭纹边,上面书写了具体的立功年月,并盖有兵部大印。一等功牌长二尺八寸,二等长二尺四寸,三等长二尺二寸,四等长二尺,五等长一尺八寸。

每次战事结束之后,兵部都会统计官兵的战功,立一等功者颁给一等功牌,以此类推,立五等功者颁给五等功牌。

假如官兵所立之功无法评等,那么则一律颁给三等功牌,这类情况通常是不常见的。

八旗官兵的品级与爵位是挂钩的,即什么品级与爵位基本是同等的,比如一等轻车都尉一般授三品官。所以,对于八旗将领来说,获得世职和爵位,就等于有了相应的官品。

当然爵位和世职也不是唾手可得的,朝廷有制度,凡八旗将士有功牌者可以授爵,只是标准定得比较高。

熟悉清代异姓爵位的读者应该都知道,世职、世爵的晋阶是以“云骑尉”为标准的,如二等轻车都尉再获一个云骑尉便是一等轻车都尉,三等男获得一个云骑尉便是二等男,以此类推。

同理,八旗官兵若是以军功授爵,也是以云骑尉为标准的。那么,要想拼出一个云骑尉有多难呢?

按制,八旗一二品官,有一等功牌2个,二、三、四、五等功牌各1个,可加一个云骑尉;三、四、五品官,有一等功牌3个,二、三、四、五等功牌各1个,可加一个云骑尉。

以此类推,级别越低,要求功牌的数量越多,七品以下规定要一等功牌5个,其他功牌各1个,才能获得一个云骑尉世职。

显然,朝廷一碗水没有端平,比较偏向于高级武职,这一点同样在绿营方面也有所体现,下面会提到。

再来说说绿营

绿营和八旗是两个系统,属于后妈生的,在军功议叙方面出台了不同的规定。

绿营军功的评等是以副将为分界线的,副将以上由兵部奉旨议功,经皇帝点头批准。

副将以下实行的“功加制度”,不颁给任何荣誉证书。一等功者称为功加一等,并军功记录二次;二等功者功加一等,军功记录一次;三等功者无功加,只军功记录三次;四等功者军功记录二次;五等功者军功记录一次。

相比较八旗而言,绿营官兵获得世职、世爵的难度更大,这也符合清代重满抑汉的基本国策。

可以说绿营官兵要想获得一个云骑尉比登天还难,具体的规定是:

提督需功加十等(要获得十次一等军功),总兵需功加十二等,副将需功加十四等,参将十六等,游击十八等,都司二十等,守备二十二等,千总二十四等。

很明显对于绿营中下级武职而言,绝大部分人都不太可能获得云骑尉世职,就是提督、总兵级别的也为数不多。

军功的等级是如何划定的?

前面讲了军功的分等,那么什么功劳才算是一等功呢?对此,兵部则例中也是有明文规定的。

一是两军对阵。敌军守我军攻,前三个冲进敌营的为一等功,后三人为二等功,从第六人至第十人为三等功,第十人至第三十人分别为四等功、五等功。

二是攻城。攻城方面的规定比较复杂,首先城分四等,分别是府城、州城、县城、卫所城;其次是按照敌我兵力和攻城难易度定军功。

攻下府城为一等功,州城二等功,县城三等功,卫城四等功,所城五等功。

又,敌众我寡攻克者一等功;敌军虽众,我军攻城不甚艰苦为二等功;敌寡我众但守军战力彪悍,为三等功;敌寡我众,我军不甚艰苦为四等功;敌寡我众且战斗意志不坚为五等功。

这么说其实还有点含糊,没有具体到人。就拿八旗攻城来说,凡以云梯率先登城者,前六人授叙一等,第一人授一等轻车都尉,其后依次授二等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云骑尉。

同样是攻城,绿营的待遇就远不如八旗,率先登城的前六人俱授一等功,如果以身殉职或是致残,则由兵部另行议叙,基本上可以混个云骑尉。

除了对阵、攻城之外,还有水战、招降,凡是在战事中有突出表现的,都可按规定授予军功。限于篇幅,御史不再多说,想具体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

3 阅读:503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