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本生经》中关于波罗痆斯人民起义故事的记载分析列国时代印度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

让心灵来次旅行 2023-05-29 14:54:25

前言

列国的时代的印度社会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生产力的激烈变革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该时期印度社会发展出现最显著变化的方面。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原来已经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社会等级制度逐渐也由于是符合时代要求而被迫发生了变化,奴隶制度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奴隶逐渐成为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劳动力资源。

原来实行的种姓制度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冲击,但是这种原来界限相当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此时却出现了一些模糊的频繁的阶层流动。尤其是在婆罗门种姓和吠舎种姓两个社会等级中,出现了这种变化的最为明显,特别是彼此之间的经济地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更是出现了剧烈的变动。婆罗门作为神学贵族,由于经济实力出现巨大分化,部分婆罗门开始走向衰落。

缅甸版《佛本生经》

而吠舎阶层中的一些人通过借助商业经济发展的东风,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由此成为了当时社会中比较具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但是他们还是难以摆脱吠舎这与生俱来的身份限定和等级分化。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吠舎中那些富有的民众与贫困落后的婆罗门部分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是怎样的?我想肯定会出现一些心态上的不平衡,由此造成的社会阶级矛盾也就逐渐显露了。

在进入列国时代之前的印度社会尚未出现生产力的革命性的变革,但是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印度的社会经济开始出现了颠覆性的发展,这就为印度社会的阶级分化、贫富差距以及阶级矛盾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在列国时代的印度,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还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刹帝利与吠舎、首陀罗,甚至是婆罗门成员之间的关系难以和平维持,由此也出现了频繁的人民起义,以及国王被杀事件。

各国骑兵

《佛本生经》记载国王因忘恩负义而被民众进攻的事件

列国时代印度社会人民起义其实在频率和规模上都是非常惊人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混乱社会政局本就很容易滋生这种频繁的人民起义,因为民众本来就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当中,而各国统治者还要为本国,特别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断发动战争,这就自然会引发广大民众的反对。另一方面,在当时印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原来贫困且处于低等阶层的民众逐渐成为富民阶层。

这些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还要无条件忍受第一、第二种姓成员的高压和剥削,这就让他们的心理出现了失衡。如果说从前自己没有经济实力,大家都是一样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这种种姓制度反而会比较稳定,但是如今出现了这种失衡的情况,社会阶级矛盾自然也就开始尖锐起来。他们开始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他们要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为自己的自由而活。

残酷的战争

就是在当时这种社会形势和社会风气的引导下,印度民众是有非常明显的自主意识的。比如经典的印度佛教典籍《佛本生经》就非常详细、生动地记录了这种风气引发的民众起义。波罗痆斯应当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行政小国,但是《佛本生经》里面关于人民起义的时间多是发生在这个小国内部的。曾经有一个国王想要杀掉曾经救过自己生命的人,这就引发了广大民众的反对,他们一直认为国王忘恩负义。

这种反抗情绪甚至蔓延到了和国王统一立场的婆罗门种姓,由此这位国王一时间由于忘恩负义的举动成为了众矢之的。随后,整个波罗痆斯的各阶层民众联合起来向国王居住的宫廷发动了进攻,当国王率领象兵亲自出战之时,民众用弓箭、石块、木棍将国王杀死。忘恩负义的国王死后,人民拥立了那位曾经救助国王生命的人担任了新国王,可见好人身份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十六列国

《佛本生经》中记载的自私自利的国王被杀事件

从前文所讲述的《佛本生经》中记载一位国王因为忘恩负义的想法,并且尚未付诸于实践,就被广大社会民众联合起来杀死,推翻了其统治。由此可见,列国时代的印度社会民众是非常重视国王这位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为人品德的。类似的事件还在继续发生,不过此次国王被民众联合推翻、杀死,是因为这位国王的自私自利,这件事同样发生在波罗痆斯国。

根据《佛本生经》记载,当时波罗痆斯的一位国王雇佣了一位青年魔术表演家为他进行娱乐性表演。这位青年魔术表演者展示了高超的魔术技能,让人目瞪口呆,同时这位青年为国王变化出了一件宝物,顿时掌声雷动。可是观看表演的国王却非常嫉妒这位青年魔术家的技能和风采,因此他与旁边的婆罗门顾问商议,决定将次宝物据为己有,并且将其偷偷拿走,藉此刁难青年魔术家。

民众起义

随后,宝物被偷走,国王便开始严词质问青年魔术家是谁偷走了宝物,说不出来的话就要将他处死。这位青年魔术家很清楚当时国王和他的婆罗门顾问的所作所为,因此他并没有直接说出结果。相反,青年魔术家说出了一段极具教育意义和哲理性的话,他说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权力。比如,大自然赐予我们粮食,让我们免于饥饿,赐予我们水源,让我们免于干渴,赐予我们阳光和火,让我们免于寒冷,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如果人们合理利用的话,便会生活得很幸福、很舒适。

可是一旦人类因为自己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去食用过多的粮食、饮用过多的水、点燃过多的火,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撑死、胀死甚至是烧死。他说的话很有道理,这就是告诉人们,欲望能够成就人类,但是过度的欲望就会变得贪婪,从而走向毁灭。最后这位国王的所作所为被公之于众,于是全国民众联合起来将国王抓起来,生生将他和那个婆罗门祭司打死,拥立了那位青年魔术家为新国王。

国王的象兵

《佛本生经》中关于贪赃枉法国王被杀的事件

堂堂一国之王、一国之主在做出了引发群众不满的行为之后,就能够遭到全国民众的联合进攻,并最终被杀。由此可见,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发展的激烈变化,国王在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下也要必须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要将广大民众的利益放在主要位置,并且以身作则,否则就会被推翻。《佛本生经》中还记载了一次国王因为7包庇贪赃枉法行为而被群起而攻之的故事。

故事也是发生在波罗痆斯国,当时国王的得力助手婆罗门成员被授予担任主管司法和财政的重要官职。这位婆罗门官员不但没有严格按照司法要求进行事务处理,反而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大肆搜刮财富、歪曲事实,出现了不少冤假错案。他进行司法责任判定的时候,明显是在向自己支持的势力,或者向自己行贿的势力姓谢,由此引发了当时国家司法管理的黑暗。

婆罗门祭司

这位婆罗门有一次在财务纠纷的案件处理上,歪曲事实,将本属于原来商人的财产全部判给了通过不法手段掠夺财富的一方。对于这次案件的明显错判,有人将此事报告给了王子,王子在认真核查各方面材料和证据之后,对于此次错误判罚进行了纠正,还予了那位财产原有者的公道。可是,婆罗门官员却将此事报告给了国王,并且以谗言建议国王牺牲王子一家的生命,来获得长生和升神。

对此,糊涂的国王居然为了自己的私欲应允了婆罗门官员的建议,一度将王子、公主还有几个大商人抓了起来准备祭祀天神。人们在听说这件事之后,纷纷为王子的遭遇打抱不平,他们联合起来解救了王子和公主,并且将国王抓了起来。婆罗门官员当场被处死,国王虽然逃过一死,但是被逐出城,沦落为了一名印度贱民。此后,这位主持公道、坚持真理的王子成为了新一任国王。

王室贵族

评价

从以上《佛本生经》所记载的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列国时代印度政局发展具有一定的动荡性,然而这种动荡性的出现,只是因为百姓想要有一个合格的国王,而不是自私自利、贪赃枉法、横征暴敛的统治者。从这一层面来说,这一时期民众内心对于和平安稳的政治环境还是非常渴望的,正是当时那种动荡政权之间的关系,才酝酿了他们这种渴望和平的心理。

这三个故事均是来自于佛教文献资料的记载,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虽然值得怀疑,但是这毕竟是印度列国时代的重要遗存史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真实情景。特别是政权政治方面的现状,还是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内容的,从这一点来说,《佛本生经》的史料价值型还是非常高的。

波罗痆斯应当是印度列国时代的一个规模很小的政权,因为在“十六大国”之间根本没有发现这个政权的名字。正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国家,却在盛行着一种颇为民主的政治制度原则和指导思想,按照当时国王职位的存在我们可以判定波罗痆斯应当是一个君主国。

君主国讲究的就是国王专制,主导一切国家大事和政治制度,而在波罗痆斯这样的君主国内部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或许是当时《佛本生经》撰写者对于当时一种理想美好的政治发展趋势的渴望,希望能够在当混乱的社会政局和战争中,找出一丝清净美好之地生活。

参考文献:《佛本生经》

0 阅读:3

让心灵来次旅行

简介:让心灵在文字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