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除了华国锋外,还有四位国家领导人主动请辞,他们都是谁?

烛下青史 2023-10-24 16:46:29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在京召开,作为一次在关键时刻举行的重要会议,对我国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会议上,邓公提出要将工作重点,放在社会建设和经济改革两大方面。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继而为全面实现经济腾飞做贡献。

邓公深深地意识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有领导力、有知识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敢想、敢做、勇于创新、不怕挫折,所以老同志应该发扬风格,多给青年才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这种思想基调的影响下,邓公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的设想,而这也为接下来除华国锋之外,其他4位中央级别领导人辞职,埋下了一个重要伏笔。

第一位,“红色卫士”汪东兴

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时任副主席汪东兴主动提出辞职,这一举动也赢得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这位16岁参加红军,39岁荣膺开国少将,在伟人身边工作30年的忠诚卫士,每遇关键时刻都能挺身而出。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国家建设时期,汪东兴都能审时度势、顾全大局。他在伟人身边工作期间,从未出现过任何纰漏,所以也深得伟人的信赖。

汪东兴急流勇退的精神,也鼓舞了其他老同志“退位让贤”的信心,为顺利推进干部年轻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第二位,激流勇退的陈锡联

1929年,15岁的陈锡联加入红军,历经长征、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建国之后,陈锡联历任炮兵司令、炮兵学院院长,为我国的炮兵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接下来的抗美援朝和炮击金门中,由他训练的炮兵部队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59年之后,先后在沈阳、东北局、北京、军委等部门工作,调入中央后最高做到了副国级。

1980年,年事已高的陈锡联决定递交辞呈,为更多年轻人创造机会。此后,在邓公的安排下进入中顾委,并于1999年因病去世。

第三位,深受伟人赏识的纪登奎

抗战时期,纪登奎主要在后方从事组织、民运和支前工作,期间还曾参加过游击队。建国之前,在宣传、土改、剿匪等工作中,也都做出过一些贡献。

1951年,伟人视察路过河南许昌时,纪登奎身为当地的父母官,曾当面向伟人汇报工作。伟人对这位年轻干部十分赏识,而这也成为了纪登奎调入中央的一个契机。

从1968年起,纪登奎开始主政河南,并在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副总理,而这也成为了纪登奎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

1980年,纪登奎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自己的能力无法继续胜任接来下的工作,于是他也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辞职。

此后,他被调入农发中心,从副国级降级为正部级研究员。1988年,因病在京离世,年仅66岁。

第四位、主动降低待遇的吴德

吴德在上高中时期,就积极参与到了我党领导的革命工作之中,并于1933年入党。身为一位年轻的学生运动领袖,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积累下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吴德在组织的安排下扎根于河北,期间主要从事组织工作。后来,他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调回延安,参加了当时“延安整风”,并在情报工作中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解放战争时期,吴德重新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冀热辽地区工作,期间为了取得全面胜利,做了大量的后方工作。同时,也深受上级领导的赏识和青睐。

建国之后,吴德先后履职多个部门和地区,在主政吉林省时期,堪称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特殊时期开始之后,吴德被调回了北京,从代理市长、市长到卫戍区一把手,仅用了6年时间。

1980年,67岁的吴德决定向党中央递交辞呈,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让更多有才能的年轻干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害怕自己给国家增加负担。

吴德在辞职的同时,还主动表示降低自己的待遇,这种高风亮节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1995年,82岁的吴德于北京病逝,安稳的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岁月。

参考资料:

《汪东兴带着争议离职 不带争议离世》人民网——环球时报

《盘点:历届五中全会有哪些重要人事变动?》央广网

0 阅读:5

烛下青史

简介:用心创作,专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