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成药,把气血阴阳都补齐了
这个中成药温补气血,气血和阴阳同时补给到人体,它的名字叫益气养血口服液。
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党参、黄芪、鹿茸、仙灵脾、当归、麦冬、五味子、白术、地黄、陈皮、地骨皮、制何首乌
人参、黄芪、党参号称中药里的补气三剑客,这三味药经常一起用,又加了白术,突出了益气健脾的作用。陈皮行气,因为气不能壅滞,所以行气、补气是一体的,往往就同时进行。
当归补血,是常用的补血药之一,和黄芪还是经典搭档。何首乌炮制后入药,经过反复加工,药性更为中正平和,它可以补肝肾,补我们的精血。
这个中成药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有温阳的思路在里面,温阳就是温补阳气,用温热的药材把寒气散掉,使身体的温度缓缓升上来,身体温暖,气血的流通性会很好,当然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或者说,通过温补阳气,使气血不沉闷,气血活跃起来,就像春天到了,万物就此生发,发芽开花,这是自然的生机,我们用药也是在给身体制造生机,是在寻求最本质的东西。
用鹿茸给身体补充阳气,鹿有一个习性,会用自己的鼻子对着尾巴,尾巴这个地方刚好是督脉循行的起点。要知道古人对自然的认知是细致入微的,他们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据《本草经读》记载:“鹿为仙兽而多寿,其卧则口鼻对尾闾,以通督脉。”
有一种说法,热性的药材比温性的药材更能温暖身体,鹿茸比较特殊,它虽然是温性的,但补益之力却非常强大,因为鹿茸直接补到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
再配上仙灵脾,仙灵脾是一种草,虽然是草木,却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很多时候,因为体内寒气很重,温阳的力度弱了,气血补起来,效果就不是很好。等到我们把力度加大,整个配伍又过于温燥,吃了以后就特别容易上火,引起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之类,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而解决的方法就是滋阴。
所以这里面既有温药,又有凉药,麦冬、生地还有地骨皮,性质偏于寒凉。地黄指的就是生地,是没有经过炮制的生品,炮制以后叫熟地,熟地的滋补性虽然很好,但是性质不够活泼,对于脾胃来讲就是不好消化,脾胃本身就虚弱的人最好不要用,容易生痰。
麦冬和生地以滋阴为主,地骨皮以清热为主,三味药共同起到滋阴清热的作用。温阳的同时兼顾滋阴,阴阳调和,使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正常的水平,既不会太寒,又不会太热,太热了就上火。
另外,补气也容易上火,中医是这么认为的,气有余便是火,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加入些滋阴的中药。
五味子收敛正气,收敛正气就是收敛气血津液,使之不被轻易带走。
总结一下,这个中成药温补气血,温阳的力度很大,又能滋阴,在这个前提下,对气血虚弱引起的面色萎黄、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等,能够起到调理和改善作用。#健康科普##中医##图文作者打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