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为石窟大省,你一定想不到“石窟鼻祖”会是它!

尔蝶看旅游 2023-09-29 07:03:00

在有的人眼里,武威最值得一看的历史古迹可能不是天梯山石窟。

但毋庸置疑的是,天梯山石窟是武威不能错过的石窟文化与艺术胜地,它始凿于东晋十六国的北凉,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有“石窟鼻祖”之美誉。

当年在看完两遍《河西走廊》之后,就特别想去武威看看!

过了许久,终于如愿踏上这片古老的文明土地。

从武威市区自驾前往天梯山石窟的路上,脑海里就不断回响着雅尼作曲的《河西走廊之梦》,看着窗外的远山与大地,忍不住哼了起来。

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俗名大佛寺、广善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50公里处的天梯山北麓,地处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因山路崎岖,层层叠叠,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石窟”。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它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源头,是河西走廊上的文化瑰宝,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史学界尊誉为“石窟鼻祖”“石窟源头”。

现存洞窟三层(共18个),现存文物有塑像70余尊、壁画300多平方米,有北魏、隋、唐、西夏、汉藏文、西夏文写经等,是一个历经人间沧桑、世间灾难,却依然留存于世的石窟群之一。

今天的天梯山石窟所能见的目前只有对外开放的13窟,也是天梯山石窟中最大的洞窟。窟宽19米,残高约28米,进深6米。内现存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像,窟顶绘有佛本生图,窟内南北两壁残存彩绘壁画,为云纹青龙、大象经卷、猛虎花卉等纹样。

这些壁画与塑像也是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修缮,为天梯山之特征———“历代延续修建,文物层叠分布”。

目前所开放的、所能参观的就是眼前这尊大佛,为唐代开凿造像后世又有修给。大佛巍然端坐,右手作大无畏印,向对面的山推去,所指之处叫磨脐山。整体颇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

大佛左右两侧有迦叶、阿难、文殊、普贤和多闻、广目天王6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

石窟依山面水,天晴时碧波荡漾,时有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一幅浑然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不已。站在大佛身前,巨大的空间压迫感扑面而来,历史的长河在心底掀起了风浪,时空仿佛是将我送到北凉。

那是在一个午后,空旷的山间突然响起了一声凿刻声,接着是一阵,又一阵,此起彼伏的凿刻声像是惊动了大地,一尊尊大佛、一幅幅壁画在数十年间逐渐形成、数百年间不断完善。直至1600年后,飞鸟掠过头顶,我顿时醒了过来。

今天的天梯山石窟为何能看到的窟仅有一个?

据明朝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

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

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不得已要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

为了不让珍贵的石窟文物就此淹没,于是就对天梯山石窟内部分文物进行搬迁保护。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石窟内的数十尊造像、三百余平方米壁画、25箱文物残片,运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但由于当时的搬迁和运输条件所限,这些文物一经迁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坏。

现如今,大多部分壁画、文物被移交武威市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保护管理,还有部分在修复后于威武市博物馆展出,以天梯山石窟专题展陈。

而在天梯山石窟前的黄羊河水库下,不少窟址仍处水库淹没区。如果没有地震和其他客观因素,我想天梯山石窟一定会与后来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以及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五大石窟”,甚至有可能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置身佛前,护于手心,愿未来一切顺利,一切安康。

⚠️天梯山石窟禁止擅自飞无人机,如需航拍,一定要提前报备!!!

1 阅读:43

尔蝶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