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福州纵火案纪实,61死15受伤,纺织女工判死刑:他们活该去死

韦小宝谈社会 2023-12-16 13:40:26

1993年12月中旬,福州市一家纺织厂突然陷入一场惨绝人寰的火灾。这场火灾不仅夺去了61人的生命,还使15人受伤,成为福州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纵火案。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火灾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一名年仅19岁的纺织女工董扬玲,甚至在法庭上喊道:“他们就是该死!这都是他们应得的!”

她为何要采取如此极端的行动?她又是如何被抓捕和审判的呢?

董扬玲的故事始于贫困之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早早辍学,生活陷入困境。性格乖张、贪小便宜的她,在不断被父母安排的工作中都表现得不满意。

最终,她进入了福州市的一家纺织厂,成为一名女工。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她的态度,反而在纺织厂里继续了她的偷窃行为。

纺织厂里的工作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一份不易得到的工作,但董扬玲却并没有珍惜。她不仅频繁出错、耽误生产,还沿袭了偷拿东西的恶习。

这种行为引起了其他工友的不满,甚至遭到了厂长的批评。然而,董扬玲对这一切不以为然,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未损害厂家的利益,反而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1993年12月中旬,纺织厂接到了一份重大订单,需要大量的腈纶纱。这是一种高档合成纤维,价值较高。看到这个机会,董扬玲决定趁机偷走一些腈纶纱,无论是自己使用还是出售,都能过上好日子。

然而,她的这一次偷窃行为被监控录像记录下来,成为她罪行的关键证据。

第二天,厂长找到了她,质问为何偷窃腈纶纱。董扬玲不仅不悔过,反而变本加厉,拒不归还被盗的物品,并在与厂长的争执中言辞激烈。她的态度激起了厂长和其他工友的愤怒,董扬玲成为厂里的众矢之的。

厂方决定解雇她,但这并没有让董扬玲反省自己的行为。相反,她在愤怒中萌生了报复的念头。她心生怨恨,决定放火烧毁整个纺织厂,让那些她认为欺负过她的人付出代价。

于是,她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选择了纵火。

董扬玲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潜入厂区,点燃了棉花和棉纱,将车间引燃。接着,她又点燃了宿舍楼的储物间,迅速蔓延的火势使宿舍楼成为火海。为了确保火势更大,她还故意弄断电线,让火花四溅。

火灾发生后,大部分工友都已入睡,完全没有防备。宿舍楼紧闭的窗户让火势无法及时发现,加之电闸箱的短路使得宿舍楼内一片黑暗,没有任何警报声。工友们被困在火海之中,想要逃生成为奢望。

有人试图跳窗逃生,却因为宿舍楼的高度而跌落,摔伤甚至丧命。而另一些人则试图冲出门逃生,但被火焰和浓烟阻挡无法开启门扉。整个纺织厂瞬间变成了地狱般的场景。

董扬玲在纵火后迅速离开现场,她的内心没有丝毫的悔意,反而沾沾自喜。她觉得自己为正义而行动,为自己伸张了公道。然而,她的罪行并没有逃脱警方的查明。

警方通过对火灾现场的调查,发现了董扬玲的痕迹。监控录像显示了她偷窃的过程,而火灾现场的一些痕迹也暴露了她的行为。警方锁定了董扬玲为嫌疑人,迅速将她抓获。在审讯中,董扬玲并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极力辩解和抵抗。她声称自己被陷害,对放火一事毫不认错。

警方将董扬玲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在法院审理过程中,董扬玲对自己的罪行仍旧毫不悔意。法院最终判定她故意放火烧毁纺织厂,导致61人死亡,15人受伤。鉴于罪行的严重性,法院依法判处她死刑,并终身剥夺了她的政治权利。

福州纺织厂纵火案的发生,除了揭示了一个个体罪行背后的社会问题外,也教育着我们贪小便宜的代价是何等沉重。董扬玲的一时冲动,使得61人失去了生命,15人饱受痛苦。

这个案例提醒着我们,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可因为一时的私心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0 阅读:370

韦小宝谈社会

简介:社会学专家,剖析近现代社会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