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守孤城,以数千士卒抵挡十余万叛军数月,最终壮烈殉国

邓海春 2021-11-18 09:03:39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攻坚战,如南宋末年影响世界格局的“钓鱼城之战”。在这场持续了整整二十年的战役当中,以王坚为首的爱国将领们率领钓鱼城全体军民抵抗侵略者,不但拖住了蒙古军队铁蹄行进的步伐,甚至击杀了整个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大汗蒙哥。

除了钓鱼城之战,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西魏、东魏政权之间的玉壁大战同样非常激烈。面对东魏丞相高欢率领的大军,西魏名将韦孝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最终战胜了敌军。唐朝安史之乱期间,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指挥此战的将领文官出身,却在国家危难之际率领数千士卒成功抵挡十余万叛军数月时间。最终,这位将领于城破后壮烈殉国,并在日后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推崇,他就是张巡。

据《旧唐书》记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张巡生于蒲州河东县,也就是今山西永济一带。不过,《新唐书》则记载张巡是邓州南阳人。一种说法认为,蒲州是张巡的祖籍,而他本人则是生于邓州。明万历年间,邓州知州赵沛在花洲书院立起了一座刻有“唐忠臣封邓国公张巡故里”的石碑,更加确定了张巡生于邓州的说法。

据史书记载,张巡不但从小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还对军事很感兴趣,通晓兵法、阵法。与此同时,张巡拥有强大的记忆力,他看书三遍就能终生不忘,写文章也从不打草稿。开元末年,张巡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清河县令。担任县令期间,张巡不但政绩相当出色,还对陷入困境前来求助的人慷慨解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任满回朝后,张巡因不愿攀附得势的杨国忠而主动请求再次外任。于是,这次他被封为了真源县的县令。来到真源县后,张巡采用强硬手段整顿风气,将在当地作威作福许久的华南金依法处死,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部队仅仅数月就攻下了洛阳,并宣布登基称帝。第二年,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叛军,而张巡管辖的真源县正是在谯郡的治下。面对昔日上司杨万石的招降,张巡十分气愤,当即宣布起兵与叛军对抗。不久后,张巡与单父县尉贾贲合兵一处,以两千余兵马成功夺下了雍丘,逼得敌将令狐潮弃城而逃。

至德元年(756),令狐潮率领一万五千人马攻打雍丘,贾贲出城迎敌,但兵败身死,张巡随即被推举为主将,率领众将士守卫城池。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令狐潮自知难以夺下张巡固守的雍丘城,于是会合了其他几位叛军将领,集结了足足四万大军围攻雍丘。见敌军的人数足有己方的二十倍,城中军民都很恐慌,但张巡却表示叛军知道城中人少,所以大意轻敌,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兵袭击。

于是,张巡亲自率领数队精锐出城迎敌,并成功让叛军陷入混乱,被迫先行撤退。第二天,叛军主动发起攻城,张巡则“束刍灌膏以焚焉”,也就是将草扎成束、灌上油、点上火后投掷攻城的士兵。作为一个兵法爱好者,张巡深知久守必失的道理,所以常常亲自率军出城袭扰。如此经过两个月时间,张巡率兵大大小小已经经历了数百场战斗,将人多势众的叛军打得被迫退走,甚至作为主将的令狐潮都差点被生擒。

草船借箭的故事家喻户晓,但那不过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在守城过程中,张巡却真的来了一次“草人借箭”。作为守军,能够远程攻击的箭矢非常重要,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张巡一方的箭矢严重不足。为了获取箭矢,张巡下令于夜间将数百个套上黑衣的稻草人用绳子拉着从城头放下。

敌军远远看到城上下来了人,纷纷争相射箭,张巡将浑身是箭的稻草人拉回城上,轻松得到了数十万支箭。没过多久,张巡又选了五百敢死队于夜间吊下城楼,这次敌军以为又是稻草人,于是根本不设防,结果被突然袭击,再次陷入了混乱。

随着战局变化,张巡放弃雍丘,转移到了睢阳,唐肃宗则为了表彰其贡献封其为副河南节度使。然而,除了名义上的封赏外,张巡几乎没能得到朝廷的任何帮助,甚至虢王李巨还将本属于睢阳的粮食强行调到了其它城池。至德二年(757)十月,睢阳城粮草已尽,士兵几乎死伤殆尽,率领数千残兵坚守睢阳孤城长达十个多月的张巡于城破后被俘,又因为坚持不投降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为了国家,张巡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也将忠义二字贯彻始终。在其死后,唐肃宗追赠其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此后,历代帝王都对张巡尊敬有加,直到清代,象征着忠勇的张巡还被请入太庙,享受皇家祭祀。不过,与此同时张巡为了守城不惜让士卒吃掉城中老弱妇孺的做法也一直饱受争议。对于其中的是非曲直,或许站在不同角度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巡本来就只是一位名将,而非一个完美的人。

0 阅读:259

邓海春

简介:热爱传统,思考历史,热衷文艺,品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