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典故:车载斗量

郑懿 2023-05-13 20:34:0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54/100天

车载斗量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

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

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

“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

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惧怕人家?”

一番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

赵咨答道:“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意思是说,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

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

释义

形容数量很多。

反思

赵咨故意贬低自己,抬升吴国民众的整体才能,做出局部牺牲,换取更大利益,是舍小家为大家。

军人的训练、生活很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没有岁月静好,是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比如得了阑尾炎,如果不进行处理,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时候,就要把阑尾切掉。

学习也是一样,先苦后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习,要先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花费大,见效慢,有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

但这是值得的,要坚持。只有先投入,先下苦功夫,才能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拿得出手。

磨刀不误砍柴功。

时间是宝贵的,之所以会用在学习上,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效率,之后做事更方便。

我以前用的是拼音打字法,虽然很熟练,但是重音字多,有时候打一个字需要进行挑选,很麻烦。

虽然可以搭建个人词库,但有些电脑没联网,这时候就不方便了。

后来我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学习双拼输入法,大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和五笔输入法一样,基本上每个字都有对应的按键,不用再进行选字,打字效率更快些。

现在手机上又有语音输入法,学习成本更低,打字效率更高。

我学习骑自行车是在小学时候,爸爸在旁边扶着我,一开始肯定是不会骑的,骑得歪歪扭扭,有些时候还会摔倒。

但后来掌握了平衡,骑多了,就会了。

我还记得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骑车带着我的姑姑,也没摔倒。

一开始学骑自行车、电动车,后来考汽车C1、摩托车D驾照,都在前期花费了时间、金钱,但之后就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好处。

我现在写文章,每天一小时左右,虽然算不上绞尽脑汁,但也要花费一番功夫,进行构思。

通过写文章,我一方面学习了成语,一方面回顾了我的过去经历,温故知新,一举两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每天写一篇文章,通过写作带来思维的活跃,享受其中的乐趣。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