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国家不乏有落难见真情的故事,因为相比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实属难得。而这一点在粟裕大将的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了错误的批判,此后长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这一次的错误一直到粟裕去世后才得到纠正,粟裕晚年生活深受这次批评的影响,以至于很多老战友都不敢上门来看望他。
粟裕的夫人楚青在回忆这段落难史时,常常为粟裕同志报不公,并且直言:“除了萧劲光,没人敢上门!”对于粟裕同志的遭遇,楚青还是有意见的,戎马半生的战友情难道不值得上门看望吗?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段历史,看看为什么萧劲光会上门,为什么其他人没有上门。
萧劲光与粟裕的患难情
粟裕出生于湖南怀化,萧劲光出生于湖南长沙,如果不是革命工作,他们两个人大概率一辈子都不会相遇,但是怀揣着共同的信仰他们相遇在红七军团,并且结下一段共患难的战友情。
1931年,萧劲光担任红七军团政治委员,同期粟裕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
他们两个人能遇到,并且能相识,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明白这一点必须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萧劲光曾就读私塾、新式学堂、长郡中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红军学校、列宁格勒军政学院,接受过系统性的文化知识、军事理论、政治理论教育。在当时红军队伍中,萧劲光也是少数喝过“洋墨水”的高级知识分子。
粟裕曾就读小学、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在1925年就被秘密转移到武昌,进入了叶挺24师教导大队。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短短数年就完成了一个基层士兵转变为高级指挥官。但是粟裕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军校教育,实战中积累的经验使他成为一个“土博士”。
顾顺章叛变后,王明、博古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他们的决策下,留学苏联、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干部被提拔上来,从战争中锻炼的“野路子”则是不被认可,逐渐边缘化。
“洋墨水”和“土博士”的碰撞,在当时的背景下能不发生矛盾就不错了,想要相处好那可真是不容易。
萧劲光和粟裕的关系是特例,因为萧劲光从不以喝过“洋墨水”而自居,他经常虚心请教粟裕问题,想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粟裕的实战经验补足自己实战经历不够丰富的短板。
粟裕也是积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弥补自己欠缺军校教育的不足。
就是抱着这种互相学习的态度,两个人一起进步,同时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意外来的是那么的突然。
1934年,萧劲光因“黎川失守”被问责,军事法庭要判五年有期徒刑,并且开除萧劲光的党籍、军籍。
黎川失守的责任怪到萧劲光的头上,说实话,这不公道。因为当时黎川只有70多人,而进攻黎川的国民党军高达两万多人,这种情况下坚守黎川就是以卵击石。而且对萧劲光如此重判,很明显是王明的借题发挥,报复萧劲光曾经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有意见。
这个判罚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毛主席、李富春、粟裕为萧劲光据理力争。考虑到这些同志的意见,最后对萧劲光改判,只是免去萧劲光的一切职务,不再追究开除党籍、军籍一事。
在萧劲光免职后,粟裕还主动找到中革军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他在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面前力陈萧劲光的能力、履历,为萧劲光据理力争,并且恳求周恩来为萧劲光重新安排工作。
什么时候能见真情?一句话,患难见真情。就这一段经历,让萧劲光难以忘怀,尽管在日后他们不在一起工作(萧劲光在四野,粟裕在华野),萧劲光也时刻关注着老战友的成就,粟裕落难后,萧劲光不仅上门看望粟裕,甚至还带粟裕去海军部队看看(粟裕被要求远离部队)。
除此之外,萧劲光还在毛主席面前力陈粟裕大将的为人:粟裕为人比较正派,他对党和国家都没有二心。
处于当时的背景考虑,粟裕担心会因为自己牵扯到萧劲光,于是委婉的劝说萧劲光跟他保持距离,不要再来看望他。萧劲光听完倒是不以为然,而且还不信邪地说:“我不怕!我就是又来,我看谁敢说什么。”
萧劲光当时主持海军工作,没有人批评他,但是1965年萧劲光就被剥夺了海军的领导权,虽然71年短暂主持过海军工作,但是因为“上贼船”的问题,萧劲光到1979年才得到平反。对于粟裕大将的遭遇,萧劲光很难出大力,只能多加慰籍。
萧劲光的慰籍让粟裕夫妇铭记一生,也让后人见识到这段烈火都焚烧不断的战友情。不过与萧劲光相比,华野无人上门就显得有些微妙,其实在我看来,这和粟裕大将的短板有关。
粟裕大将的短板
粟裕大将长于军事,但是弱于政治。他是军中为数不多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优秀指挥官,但也是军中为数不多的独行侠,许多粟裕的老部下与粟裕的关系很是疏离,只是保持上下级关系,并没有太近的私人交情。
在粟裕落难之后,老部下大致分两种态度,其中一种态度是以张震、王必成为代表,比较积极;另一种态度就是以韦国清为代表,比较疏离。
我举个例子,粟裕被批评后,参会人要对粟裕发表评价,当时王必成就站出来“揭发”粟裕的“阴谋”:
我跟随粟裕作战多年,对粟裕的大阴谋,有两点体会最深,那就是‘大’和‘谋’”。记得济南战役即将胜利尚未结束时,粟裕就向党中央、毛主席建议打淮海战役,基本解决蒋军的主力。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我们取得了决战淮海的胜利。这个谋有多大,我不敢评论,也没资格评论。至于阴的一面,我不知道,也没有体会,请知情者揭发。
王必成在关键时刻,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维护粟裕。这一点就很难得了,而且粟裕去世后,王必成还参加粟裕的葬礼,并且怒斥那些没有参加粟裕葬礼的老部下“不识好歹”。除此之外,王必成还为粟裕平反一事奔波,遗憾的是王必成于1989年病逝,未能看到平反的那一天。
张震就更别提了,为粟裕平反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还积极推动为粟裕大将的平反工作。
有积极的,就有不积极的,华野的其他上将就没有明显积极动作。在粟裕落难后,我没见到有什么特别发言,态度比较疏离。
在总政工作的韦国清甚至都没有处理粟裕的平反报告,以至于粟裕的秘书鞠开对此事心有不平,公开表示:他对粟裕老首长有成见。解放战争时期,他的部队擅长打阻击,用他的部队打阻击打得多了,部队的损耗大,缴获少,他有意见。(出自《张雄文对粟裕原秘书鞠开老人的采访》)
至于许世友,许世友的女儿曾经为父亲辩解,称父亲与粟裕私下关系比较好。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楚青的证实,只不过确实有一件事,那就是许世友曾经帮忙照顾粟裕的老母亲(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粟母在南京,粟裕在北京)。
楚青的“除了萧劲光,其他人没人敢来”一话可能也是气话,除了萧劲光以外,林彪也曾看过粟裕,在疗养院时陈赓也曾慰籍粟裕。而且华野有些部下还是为粟裕仗义执言,比如张震、陶勇、王必成等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确实有一些华野部下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登门看望粟裕,而且看望粟裕的人也不是很多。
粟裕去世后,只有一千多人前往粟裕家致哀,去八宝山见最后一面的也只有两三千人,与同级别的一些追悼会相比,人数要少许多。(出自楚青著《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
参考资料:
粟裕回忆录编写组著:《粟裕传》
楚青著:《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
《张雄文对粟裕原秘书鞠开老人的采访》
《粟裕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