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驾崩当晚,雍正为何要立刻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

老舍纪史 2023-02-16 16:55:42

康熙、雍正与乾隆,是开启清朝百年盛世的重要皇帝。

康熙从顺治手中将大清江山接过后,一生励精图治,让清朝变为了“天朝上国”。但他绝对不会想到,晚年的自己会无力改变血肉相残、诸子夺嫡的情况,也绝对不会想到,皇四子雍正登基后,会立刻处死跟随父亲康熙60年的心腹。

雍正帝玄烨是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他与废太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相比并不出众,从小养在皇贵妃佟佳氏膝下。正因如此,雍正帝如何继位、继位是否合法的疑云,总是笼罩在人们心中。

康熙驾崩当晚,雍正便要立即处死跟随父亲60余年的心腹赵昌,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其巩固统治之路并不太平。

赵昌其人,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

在意大利神父马国贤所著的《清廷十三年》中,他对赵昌有过这样的记载:

“康熙皇帝死后不几天,上述的葬礼还在进行的时候,继位皇帝雍正颁布了一条谕令,以一种让整个帝国感到吃惊的方式显示了他的掌权。在他的命令下,官员赵昌被抓了起来,戴上了重重的镣铐,宣判以枷刑处死。”

康熙帝于畅春园去世的那段时间,朝内外都诸事繁杂,按照正常的道理,雍正帝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处理朝政、拉拢官员之上,为什么他会突然向自己父亲的近侍发难呢?这就要从赵昌与康熙帝的渊源开始说起。

康熙皇帝于1654年出生,而赵昌则是1658至1660年间出生,两人年龄相仿,这就让赵昌得以有机会与皇子相处。

根据鲁日满神父的记载,在康熙帝居住在宫外私房的时候,因为缺少玩伴,康熙有过召集同龄人的经历,赵昌正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康熙的侍童。

康熙帝的母亲佟佳氏在宫中地位并不高,一方面因为她是汉军旗出身,与满蒙福晋相比,不能得到顺治帝的看重;另一方面,顺治帝在统治后期遇见了自己的“真爱”,对皇贵妃董鄂氏宠爱有加,这就让其他皇子继位的可能性不断下降。

在这个时候,赵昌出现在康熙帝身边,便很容易成为其心腹。因为根据冯秉正所记载的内容,赵昌是康熙帝之父顺治帝随从中的一名一等大员的儿子。拉拢赵昌,便能使康熙帝的地位更加稳固。

冯秉正

当然,赵昌能获得随侍康熙60年的资格,不仅是因为他的家族势力强大,还因为他本人能力强大,善于理解康熙的心思与旨意。

“该皇帝对此青年王爷怀有很强的尊重心情,以至在他临朝的漫长岁月中,从来都不愿意离开此人。皇帝对此人全心全意地信任,把他视为全部朝臣中最可信赖者,他同时也是往处理政府中最困难和最棘手的事务中,最容易取得成功的幸运者。”

康熙在史书上被描述成一个喜欢学习西方知识的皇帝,在实际情况中,他的确对欧洲远道而来的传教士们以礼相待,并且派出自己的心腹赵昌处理相关事宜。早在1668年,安文思神父一众人便可以通过赵昌接触年仅14岁的帝国统治者。

太监老照片

在60余年陪伴康熙帝的过程中,赵昌虽然官职一直不高,但是其职位的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皇帝对他的信任。

康熙21年,康熙帝28岁,赵昌24岁左右,他出任了“御前侍卫”一职;康熙41年,“御书处赵昌”;康熙48年,“养心殿赵昌”;康熙53年,“御前大臣”;康熙57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景山炮鸟枪监造赵昌”、“养心殿监造六品官兼景山火器总管臣赵昌”。

这种始终伺候康熙左右的特殊地位,让神父们对赵昌尊敬无比,时人甚至有传言道,赵昌是皇长子看重的人。

虽然赵昌在康熙帝在世的时候地位不低,但是他既然深知皇帝心意,知道太多内情,就免不了会在康熙死后,被雍正第一个开刀,成为了雍正巩固自己政权的“垫脚石”。

就这样,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赵昌,一生历经荣辱沉浮,最后落得一个“庾毙狱中”的结局。

争夺储位,雍正处死父亲随侍的原因

康熙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畅春园度过的。细数康熙的几十个儿子,在废除了太子之后,他最满意的当属皇十四子。皇十四子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为一个在皇贵妃佟佳氏身边长大,一个在亲生母亲德妃身边长大,所以境遇也就大有不同。

虽然养母佟佳氏来自于康熙帝的母家,雍正的地位因此水涨船高,但是与弟弟相比,他并不能得到康熙的偏爱。

在康熙眼中,皇十四子单纯、率直、能干,无论是在西北作战还是平定叛乱的过程中,都为大清留下了汗马功劳,而雍正在众兄弟之中则显得格外低调,并不刻意寻求康熙的赞扬。康熙对兄弟俩迥然有异的态度,加剧了雍正帝谋求储位时谨慎的心理。

皇十四子

康熙51年,先皇后所出的嫡子被康熙第二次废除。他对废太子失望至极,为了不在立储之事上再生波澜,康熙决定不先行立储,而是颁布了一道诏书,表明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继承人的标准。

这份诏书的出现,让雍正争夺储位的心思更加强烈。

下属戴铎在前往湖广地区就任时,曾秘密给雍正写过一封书信,雍正虽然表面上没有对夺储一事持肯定态度,但他和自己的下属都一致认为,现在是“君臣利害之间,终身荣辱之际”的关键时刻。

雍正需要延续之前谦虚、低调、纯孝的作风,同时也要在文武官员中拉拢更多的人马。

虽然满人是在马背上夺得天下,但是入关之后,汉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为了更好地获得文人集团的支持,雍正的八弟与十四弟都对文人学子礼遇有加,以获得好名声。雍正与他们的想法一样,但是手法更加隐晦。

在被封为雍亲王的时候,雍正的小集团已经有戴铎、年遐龄等人,前者从始至终都表达了对雍正登基的支持,而后者则通过联姻的方式,让自己与雍正关系更加密切,间接体现了对雍正的支持。

年遐龄有一女直接嫁给了雍正为侧福晋,有两个儿子年希尧和年羹尧,更是在官场上成为了坚定的皇四子党。年羹尧进士出身,康熙48年出任了四川巡抚,60年升任了川陕总督。年羹尧对军队的强大掌控力,让雍正在登基之初有肃清朝廷内外的绝对力量。

在中后期,雍正的小集团内还加入了隆科多与皇十三子。隆科多实际上是皇贵妃佟佳氏的父亲,康熙生母的侄子,有这一层姻亲关系,佟佳氏在康熙朝可谓是炙手可热。正因如此,隆科多与其家族成员一开始并没有将雍正列为自己的支持对象。

但废太子失势后,隆科多便快速转投雍正的阵营。康熙在畅春园病逝的时候,隆科多主内,而年羹尧驻外,朝内朝外完全被雍正的势力所把握。即使皇八子、九子、十子对雍正继位有所不满,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雍正前期卧薪尝胆,从组建幕僚群体,到拉拢各级官员,每个环节都付出了极大的心神,所以最后康熙病逝,他顺利继位后,便对自己的皇位十分重视。

除去为康熙操办仪式,雍正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立威,让自己的统治初步稳定下来。赵昌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成为戴罪之人。

作为先皇帝的近臣,他知晓许多关于康熙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康熙本人也不一定如赵昌这般了解自己。雍正必须想办法处置赵昌,否则赵昌有意无意以康熙的名号透露宫廷内幕,就可能会损害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动摇其统治。

巩固统治,雷霆手段整治朝廷内外

十三日夜晚康熙帝病逝,雍正当即和隆科多从畅春园出发,在宫内迎接康熙帝的棺木。十四日,雍正嗣位,并任命了四位总理大臣,除此之外,他还急忙下诏,召回正在外征战的皇十四子。

在争夺储位的时候,雍正帝表现的谦虚低调,但登基后他对皇八子集团以及隆科多、年羹尧的处置措施,展现了其性格中残酷坚决的一面。雍正帝统治前期,他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整治吏治、清查亏空、实施地丁合一新制度,把康熙朝末期的弊病一一去除。

但同时,他也不忘清算之前与自己做对的皇八子集团。最初,雍正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方法,他想要在打击皇八子集团的同时获得一个好名声,于是便把自己的八弟封为了亲王,并对其身边的姻亲下属大肆加官进爵。

与皇八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九子与皇十四子,前者被雍正流放青海,而后者则被雍正罚去看守皇陵。

皇八子

仅仅如此,并不能让雍正放心,皇八子和皇九子在民间向来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如果两人不死,天下之人难以归心。于是,雍正罗织了一系列罪名,让皇八子在自家府邸去世,而皇九子则死于青海返京途中。

雍正无疑是一位冷酷果断的皇帝,他能够在康熙去世当天,对其近侍赵昌下令处死,自然也就能够罔顾人伦亲情,想要对自己的同胞弟弟皇十四子下手。最后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的,是他对自己纯孝名声的看重。

康熙曾经颁布过一封诏书,里面提到纯孝是皇位继承人的标准。

如果雍正不顾正常伦理杀害自己的亲弟,就表明他并不顾及亲生母亲德妃的感受,“纯孝”二字沦为笑柄,雍正继位的立足之本也会动摇。种种因素共同作用,让昔日的大将军皇八子能够保全性命。

皇八子集团彻底倒塌,但雍正的脚步不会停下。他对外彻底打压了自己昔日的对手,对内则向扶持自己的功臣年羹尧与隆科多下手,一步步收回军权和内政大权。

年羹尧

年羹尧是年遐龄的儿子,其妹妹是雍正的侧福晋,可以说,年家是雍正的坚定支持者。无论是在争夺储位期间还是继位时,年羹尧手中的重兵都是对雍正最大的支持。不过,当雍正初步整治了内外政策,年羹尧如日中天的权势便让他如鲠在喉。

如何一步步削弱年羹尧的权势?这对雍正而言十分简单,那就是“捧杀”。面对年羹尧日益居功自傲的表现,雍正并没有斥责他的行为,而是火上浇油,众人愈弹劾,年羹尧所得到的赏赐便越贵重。

雍正这样的表现,让年羹尧成功放下戒心,认为两人的郎舅关系会永远维持下去。然而,在年羹尧第二次回京述职时,雍正对年羹尧突然发难,一方面让众位官员列举年羹尧的罪状,一方面收回他的兵权,令其失去在西北地区的地位。

没有了军队的年羹尧便是砧板上的鱼肉,年家最后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年羹尧如此,隆科多也一样。虽然隆科多表面上被雍正称呼为舅舅,但这个亲昵的称呼并不意味着雍正对隆科多十分尊敬,而意味着隆科多一时对雍正有用。

相继将皇八子集团、年羹尧清算整治后,雍正便开始对隆科多下手。雍正3年五月,雍正将隆科多的罪行公布。雍正5年五月,隆科多因私藏玉牒被逮捕。雍正6年,隆科多死于禁所。

皇八子、年羹尧与隆科多相继被清算,是因为雍正帝需要进一步收拢自己的中央权力,保证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无论是处置赵昌,还是杀害手足,其雷霆的手段让人们惊讶其冷酷果决的性格,也让人们感叹盛世君主为巩固统治殚精竭虑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结语

“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雍正争夺储位中使用种种谋略、接受康熙遗嘱后处置父亲老人、功成后清算敌人打击下属的行为让人们承认,他的确不是仁善之君。但人们也必须承认的是,雍正帝上承康熙之治,下启乾隆盛世,是清朝百年盛世重要的推动者。

0 阅读:3

老舍纪史

简介:历史的尽头,是谁持长笛,倏然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