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被誉为“稻作科学之父”,比袁隆平还更早成功尝试杂交水稻

文史有料见真章 2024-02-24 16:16:14
春节期间,本人无意间闯进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官网,有幸阅读了一位袁隆平式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很快便对丁颖院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对于丁颖这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许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位为开拓、发展我国农业科教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丁颖院士。

笔者之所以起这个文章标题,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本人并没有比较两位科学家谁更优秀的意思。毕竟大多数人对农业科学都不是很了解,我引入袁隆平这位大众熟悉的杰出人物,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丁颖院士的地位和贡献。

丁颖院士跟袁隆平所出生的时代不同,丁颖院士比袁隆平院士大了整整42岁。

两人都是研究提高粮食产量的著名科学家。不过袁隆平还在求学的时候,丁颖已经是农科院的院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门研究“杂交水稻”,是稻作物其中一个分支领域,丁颖院士被誉为“稻作科学之父”,他研究的稻作科学涵盖了包括水稻作物等领域。

吃水不忘挖井人,后人都要铭记先人们的伟大功绩。

丁颖(1888一1964),字君颖,号竹铭,广东高州人。中国优秀的农业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曾任原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注: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颖不仅在国内享有威望,而且蜚声国外。

1888年11月25日,丁颖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亲身经历了贫生活磨难,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父亲为了拔除贫穷的根源,决心借债送子上学。这样,丁颖成了丁家的第一个读书人。

1912年,丁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日本。他力排轻农的世俗偏见和家境拮据的困扰,几度辍学,三渡扶桑,成为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第一个攻读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经过11年的奋斗,直到36岁他才学成回国。

留学生涯,不仅使丁颖掌握了现代农业科学理论,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逐步产生了“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思想。

丁颖学成回国后,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任教授,毅然担负起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事业拓荒者的重任。

他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并对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很多调查,写出《改良广东稻作计划书》和《救荒方法计划书》,建议政府每年拨出1%的洋米进口税作为稻作科研经费。

但是,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这些饱含拳拳学子之心的考虑均石沉大海。面对重重困难,他决心立足现实,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

1927年,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当作经费,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随后,又用“卖青草"预售良种等办法解决经费问题,先后增设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虎门(沙田)、东江(梅县)、北江(曲江)等试验分场,旨在选育优良稻种,改进栽培技术,对发展华南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从1924年回国到1964年逝世,整整40年,他初衷不改,全身心地投入农业教育和稻作科学研究。他把“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远大理想化为脚踏实地的爱国行动,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他潜心稻作科学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在水稻品种选育、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水稻品种的生态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实验研究,和同事们一起培育出60多个水稻优良品种,其中的“中山1号”持续推广达60年之久,为我国的水稻粮食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1955年,丁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他为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并称誉他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丁颖不仅是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也是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行者,“为振兴中华农业而兴办教育”的指导思想贯穿其一生。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丁颖就阐述了对兴办农业教育的基本观点:一是为了振兴农业、复兴农村、安定农民生活;二是为了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三是为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在抗战极为艰苦的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带领农学院全体师生,历尽艰辛,将学校搬迁到湖南宜章的一个小山村栗源堡坚持办学。他靠人格的力量,吸引知名教授来校任教;他创建实验基地,改善办学条件,令许多有志青年慕名前来深造,使农学院在困境中得以复苏发展。

他一心为大众谋福祉的人格魅力,竟让打家劫舍的土匪深受感染。抗战期间,中山大学迁校到粤北期间,丁颖是农学院院长,经常夹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来往于农学院与校本部之间的山区。一次遭到土匪拦路打劫,广东省政府为此给他赔偿损失,他分文不留,如数交给农学院购买兽药为农民防治牛瘟。他的清廉作风和为农民造福的高贵品德,使匪徒亦受感动,自觉把抢劫之财物并附上道歉信寄还给他。

新中国成立后,丁颖出任华南农学院第一任院长。他带领师生进行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华南农学院进入了全国知名大学行列。

丁颖身体力行,为培养学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不遗余力。他认为农学是应用的科学,要学有所用,不应该离开生产实际问题来进行理论研究。

他从不穿着皮鞋站在田坎上“参观”和“指导”,而是卷起裤管就下地插秧、收割,和农民一个样。他十分重视对师生进行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思想教育,反复强调农业教育必须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他身体力行,感召后人,为华南乃至中国的农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培养了一批批农学科研人才。他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在他培养的学生中,共有5位成长为共和国院士。

黄耀祥,1936年进入中山大学农艺专业求学,师从丁颖教授。后来,黄耀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的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1952年曾在华南农学院跟随丁颖学习。20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时任院长丁颖的秘书、科研助手。卢永根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硕果累累。1993年11月,卢永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蒲蛰龙院士、赵善欢院士、著名昆虫生态学家庞雄飞院士等也都是丁颖的学生。

中国农业界素有“南丁北赵"之说。“北赵"是中国著名农学家、细胞遗传学家赵连芳。“南丁”正是指的丁颖。

在中国稻作学史上,他创造了多个第一:1927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稻作试验基地南路稻作育种场;1933年,他选育出的新品种“中山1号”,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余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著作140多篇。

丁颖院士部分论文

丁颖院士发表的著作

丁颖院士的荣誉奖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稻起源于印度”的说法在国际学术界流行一时。丁颖并不认同这种说法。1933年,他发表了《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一文,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中国是比印度更早的栽培稻原产地。

又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他从历史学、语言学、古生物学、人种学、植物学暨地理分布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1956年发表了《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引起了国际轰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丁颖有句名言:“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丁颖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科学家的良好学风于一身,其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治学风范,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永远为世人敬仰。

参考资料:

华南农业大学官网:“中国稻作之父”——丁颖

华农人物:中国稻作科学之父——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教授

0 阅读:1

文史有料见真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