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六大国家擎天柱,他们在,国家在,他们亡,国家亡!

读史明心 2024-03-31 04:39:56

华夏历史上彪炳后世的战将不计其数,今天要说的这六位可称是国之柱石、擎天栋梁,有他们在,国家在,他们一旦身死便国破家亡。

1,伍子胥。

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和谋略家。他本是楚国人,因父亲被楚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投靠在公子光门下,当时的公子光是吴国的将军,伍子胥助公子光杀掉吴王登上吴国君主之为,即吴王阖闾。之后伍子胥率军大破楚国,为父报仇,使吴国强大,使阖闾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阖闾去世后,伍子胥奉命辅佐少主,即吴王夫差,夫差继位后,打败越国,勾践投降。此时,伍子胥建议夫差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越国,可是,夫差听信奸臣之言,没有听取伍子胥的建议。伍子胥深知勾践绝非等闲之辈,此时不除掉勾践,吴国日后必败,于是将自己的儿子送去齐国。伍子胥的这一举动,被奸臣抓住机会,诬告其有谋反之心,夫差听信谗言,将伍子胥处死。

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真被勾践所灭。而这个结果是伍子胥早就料到的。

2,李牧。

李牧

李牧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是战国末期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

李牧早期驻守赵国雁门郡,抗击匈奴,那时的匈奴频繁入侵中原,在李牧驻守期间,一战歼灭十万匈奴兵,打的匈奴不敢再犯。之后,李牧被调回朝廷,那时的秦国已经一家独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而且当时赵国的名将赵奢、蔺相如已去世,廉颇也出走他国,李牧几乎成了赵国最后的屏障。

事实也确实如此,秦国征伐六国时唯有在赵国连吃败仗,原因就是有李牧的存在。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则派李牧率军抵抗。王翦知道有李牧在,秦军很难获胜,于是便利用离间计,让奸细在赵国散布谣言,称李牧有叛国之心,昏庸的赵王信以为真,将李牧处死。李牧死后仅仅三个月,秦军就攻破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被俘。

因此有“李牧死,赵国亡”之说。

3,陆抗。

陆抗

陆抗是东吴后期名将,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陆逊。

陆抗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虎父无犬子”,继承了陆逊优良的基因,陆抗最辉煌的战绩就是西陵之战。孙皓继位后,陆抗被封为大将军,领兵镇守西陵。公元272年,东吴的西陵都督步阐背叛东吴,投降西晋,西陵对于东吴异常重要,一旦西陵失守,等待的东吴将是灭顶之灾。

陆抗得知步阐叛变后,迅速做出防御,而西晋也派出名将羊祜率八万人马攻打西陵,救援步阐。陆抗只带领三万人马,便大败晋军,并诛杀叛将步阐,使羊祜铩羽而归。之后,西晋虽然强大,但有陆抗坐镇,也不敢再贸然进犯。

直到西晋灭亡蜀汉后,再次有了吞并东吴的举动,而陆抗建议孙皓要提前防御西晋的进攻,孙皓荒淫无道,面对陆抗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而陆抗有心救国却无力回天,公元274年,陆抗去世,陆抗去世之后,东吴也再无名将。5年后,东吴被西晋所灭。因此有“抗死吴亡”之说。

4,檀道济。

檀道济

檀道济是东晋名将,刘宋的开国功勋。

檀道济出身贫寒,早期投身北府军,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著名的刘裕北伐中,檀道济充当先锋,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刘裕建立刘宋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裕去世后,檀道济与其他三位顾命大臣废刘义符,立刘义隆为帝,即宋文帝。辅佐宋文帝期间,檀道济平定了同为顾命大臣的谢晦的反叛,解救刘宋政权。之后,檀道济率军与刘宋最大的敌人北魏交战,大败北魏。此时的檀道济位高权重,其心腹爱将都是能征善战之辈,而且几个儿子也都十分争气,因此受到了宋文帝的猜忌,加上宰相刘义康的唆使,檀道济被宋文帝处死,一起被处死的还有檀道济的左膀右臂以及他的儿子们。

殊不知,宋文帝此举乃是自毁长城,刘宋政权失去了檀道济,再无与北魏抗衡的资本。15年后,北魏大军长驱直入,北宋无人可挡,宋文帝站在城头,感叹到:“若檀道济关在,怎会到如此地步!”

5,斛律光。

斛律光

斛律光是北齐名将,也是“北齐三杰”之一。

斛律光年少便以武艺闻名天下,十七岁便俘虏了宇文泰,斛律光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有百步穿杨的箭法,曾一箭射下一只雕,因此有“落雕都督”之称。高洋建立北齐后,斛律光征战四方,屡立战功。之后,斛律光参与了与北周几乎所有战争,基本全都取得了胜利,大名鼎鼎的宇文宪、韦孝宽都是斛律光的手下败将。斛律光不仅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身居高位却生活朴素,从来不收取贿赂,也从来不参与朝政。北齐拥有此等名将,仿佛拥有了定海神针,是北齐之幸。

可惜北齐君主高纬是个昏庸之辈,韦孝宽深知北齐有斛律光,北周无法取胜,于是利用离间计,令人在北齐散布谣言,称斛律光有谋反之心。因高纬亲信奸臣,这些奸臣又憎恨斛律光,高纬本人又昏庸懦弱,最终斛律光被高纬满门抄斩。

斛律光被处死后,北齐再没有与北周抗衡的资本,没过多久,北齐就被北周攻破。北周武帝宇文邕感叹到:“若斛律光还在,我如今岂能站在邺城!”

6,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是明末名将。

明朝灭亡于崇祯帝,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有连年不断的天灾,当然崇祯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就有用人失策的原因,名将孙传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崇祯帝用对了孙传庭,那么明朝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孙传庭起初是奉命镇压陕西起义军的,当时的陕西起义军首领是闯王高迎祥和李自成,孙传庭到了陕西后,一仗便俘虏高迎祥,之后又辗转各地,先后平定了多股起义势力,后又打的李自成差点全军覆灭,李自成仅带着十几人逃跑。如果此时乘胜追击灭了李自成,后面就没有李自成的事了,崇祯帝却在这时将孙传庭调回京师,给了李自成壮大的机会。

孙传庭建议将自己的军队留在陕西,以防起义军死灰复燃,这一建议与杨嗣昌产生了矛盾,紧接着崇祯帝听信杨嗣昌谗言,不分青红皂白将孙传庭囚禁。孙传庭被囚禁的3年,李自成逐渐壮大,已经拥兵十万,而且明军无人可挡,崇祯帝不得已再次启用狱中的孙传庭。

孙传庭到了前线,还没来得及弄清局势,便被崇祯帝催促着上前线,孙传庭只能仓促应战,加上后方粮草供应不上,导致军心不稳,许多明将纷纷投降,最终导致汝州大战战败,孙传庭战死疆场。孙传庭死后一年,明朝灭亡。

汝州大战是关乎明朝生死存亡的一场战争,明军在此战中不是没有机会,孙传庭带领明军一度有扭转之势,可惜种种原因导致最终的失败。因此有“孙传庭不死,明朝不亡”之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6

读史明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