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清时代的教育和取仕制度

云飞四海 2023-12-06 15:10:48

我国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对教育科举取仕都很重视,他们都把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科举取仕的预备场所。学校发展加快,教育管理制度也比过去更为详尽细密。

清朝学校教育大体沿用明朝旧制,所以明清时学校教育体系基本相同。两朝代学制系统都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亦称太学;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主要设府、州、县学。国子监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也是全国最高学府。

中央和地方各级学校的学生因其来源和出身不同,称呼也不尽相同。地方府、州、县学的学生每年皆有确定数额,随着求学人数的增多,遂增加名额并将学生分为3类: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初设廪食者为廪膳生,简称廪生。增广者为增广生,简称增生。此外又增取若干则为附学生。廪生按月补给廪米,增生无廪米,地位不及廪生。由初人学者谓之附学生,通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只有廪生才有资格充岁贡进入国子监读书。凡未人学,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孺童,也叫童生。童生经州县与本府考试,再经学政院试,三试合格才有人学资格、俗称秀才,亦称生员。庠生是府、州、肥学生员的别称。

国子监学生统称太学生,其来源不一,有的来自地方官学,有的直接来自官宦子弟。地方官学考选在学生员人监学习者称贡生。其中又因出贡之途不同而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之别。与别贡合称“五贡”。岁贡是各府、州、县学每年由廪生中按学业和资历深浅依次出贡者,这是五贡中的正规生。恩贡是国家遇有庆典之事,在岁贡之外特许加贡者。拔贡是每隔一定年限(12年)由省学政选拔保送入监者。优贡为府、州、县学举其品学兼优者送监读书。别贡是应直省乡试未能中举,取在别榜,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另有通过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例贡。实际上贡生一般并不人监读书,只取得太学生资格,一方面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一方面通过“诠选”出任官职,主要是担任地方学校教官。国子监学生中非由地方官学出贡者统称监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等类型。

明清取仕仍沿用科举。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到清时在乡试前又加童试。童试既是地方县、州、府学的人学考试,也是获取“秀才”资格的考试。乡试每3年1次,逢子卯午酉年秋季在省会举行,亦称“秋闱”。乡试合格为举人,第1名举人称解元。武科乡试与文科乡试在同年举行,中举者称武举,会试是乡试的第2年春季在京师举行,因明时由礼部主试,故亦称“春闱”或“礼闱”。会试合格称贡士,第1名贡士称“会元”。

贡士又由皇帝在朝廷主持策试,叫殿试,亦称廷试。殿试发榜分为1、2、3甲。第1甲3人,赐进士及第,第1名称状元,第2名称榜眼,第3名称探花。第2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3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获得第1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3元”,第1甲第1、2、3名,合称“3鼎甲”。

科举取仕是隋唐以来我国封建社会补充官员的重要途径,读书人通过10年寒窗,层层选拔,一旦金榜题名,便可步入仕途。学历层次越高,官职品位越大。1甲3名进士立即授职,分别任翰林院修撰、编修。2、3甲进士需再经“朝考”,择优任翰林院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部员),或分往外地任县官。举人会试落选者居多,为给这些人以出头之日,经连续3次以上落榜的举人中也挑选授官,这一措施称“大挑”。被挑者最高授知县,大部分任地方学校教官。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取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但其流弊也十分严重,致使后来士学风气颓败,形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那么你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代的高考,哪个竞争更激烈?

1 阅读:44

云飞四海

简介:写好的文章,推荐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