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席位或大洗牌?芬兰呼吁踢俄罗斯出局,英国被建议让贤给印度

普识百知说 2024-09-25 18:52:3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来自两千多年前中国农民起义领袖的怒吼,如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回响。近期,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激进”提议,以及新加坡前外长马凯硕关于印度“接替”英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言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将联合国改革,尤其是安理会权力结构的争议,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场看似关于席位和否决权的争夺,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交织着历史恩怨、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在审视着自己的筹码,权衡着自己的利益。而最终的结局,或许将决定着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

联合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二战废墟中诞生以来,始终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由战胜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

首先,全球力量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以欧美为中心的“单极”世界早已不复存在,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中国家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旁观者”或“跟随者”,他们渴望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渴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其次,近年来,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联合国在应对这些危机时,却屡屡显得力不从心。从叙利亚战争到巴以冲突,从新冠疫情到俄乌战争,联合国似乎始终难以扮演“灭火器”的角色,更不用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背后的原因固然复杂,但“五常”机制的僵化和效率低下难辞其咎。

更重要的是,“五常”制度本身,以及其所代表的“一票否决权”,也日益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批评。这种批评并非针对个别国家,而是直指其背后的权力结构的不合理性。正如斯图布在采访中所言:“如果来自全球南方,也就是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国家不能在这个体系中获得代理权,他们就会背弃联合国。”这句话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也真实地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担忧。

在这样的背景下,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抛出的“重磅炸弹”,无疑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这位来自北欧小国的领导人,突然之间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斯图布的提议乍一看似乎是在“革所有大国的命”,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其真正目标或许只有一个:俄罗斯。作为俄罗斯的邻国,芬兰对俄罗斯的一举一动都保持着高度警惕。俄乌冲突爆发后,芬兰更是坚定地站在了反对俄罗斯的立场上,甚至不惜放弃长期以来的军事中立政策,加入北约。

因此,斯图布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提议,与其说是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不如说是为了借机削弱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他深知,仅仅依靠芬兰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撼动俄罗斯在联合国的地位,因此他需要借助更强大的力量,而美国无疑是最佳选择。

然而,美国真的会为了“正义”而牺牲自身的利益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回应斯图布的提议时,虽然表面上对“踢出俄罗斯”表示支持,但他话锋一转,又强调这“一点都不现实”,并建议芬兰总统“务实一点”。

美国的“冷处理”背后,其实隐藏着其深谋遠慮的战略考量。一方面,美国希望利用联合国平台,继续对俄罗斯施加外交压力,但另一方面,美国也不希望看到联合国权力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更不希望看到任何可能削弱其霸权地位的改革方案。

在联大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的发言,进一步暴露了其“双标”行为。美国一方面支持非洲国家“入常”,试图拉拢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希望扩大“一票否决权”,试图将新“入常”国家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牢牢掌控话语权。

美国的如意算盘能否得逞,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联合国改革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在芬兰总统斯图布的“重磅炸弹”引爆国际舆论的同时,远在亚洲的新加坡前外长马凯硕,也抛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英国应该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禅让”印度。

马凯硕的言论,与其说是对国际秩序的理性思考,不如说是对印度“大国雄心”的一种直白表达。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自身视为“世界大国”,并渴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军事实力等硬指标来看,印度的确有资格被称为“世界大国”。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印度在历史责任、国际贡献、自身发展等方面,与真正的“世界大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回顾历史,印度在二战期间并非完全独立的国家,而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一部分。印度在战争中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英国的军队和资源实现的。换句话说,印度并没有像“五常”国家那样,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付出过巨大的牺牲,也没有像“五常”国家那样,在战后承担起重建国际秩序的重任。

至于马凯硕提到的英国,虽然近年来在经济实力上有所下滑,但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北约的重要成员国,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远非印度可以比拟。

更何况, “五常”席位并非可以随意“禅让”的物品,而是二战胜利的象征,也是国际权力的体现。英国即使实力有所下降,也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地位。

因此,马凯硕的“建议”,更多地反映出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自身实力增长的过度自信,以及对国际政治游戏规则的误解。

芬兰总统“激进”的改革提议,印度“跃跃欲试”的“入常”野心,以及美国“口惠而实不至”的支持,将联合国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展露无遗。这场看似关于席位和否决权的争夺,背后实则是关于权力与责任的博弈,是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场“零和游戏”。

不可否认, “五常”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在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常”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它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五常”制度过于强调大国特权,忽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 “一票否决权”的存在,使得“五常”国家可以轻易地阻挠任何不利于自身的决议, 导致联合国在处理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时,常常陷入瘫痪。

其次,“五常”制度缺乏透明度和 accountability,容易滋生腐败和滥用权力。 “五常”国家在享有特权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却充满了争议。

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彻底颠覆现有的权力结构,取消“五常”特权,实现国家地位的完全平等。然而,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也不符合现实情况。 “五常”国家不会轻易放弃自身的既得利益,而其他国家也未必有能力和意愿承担起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任。

还有一些国家主张对现有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例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限制“一票否决权”的使用范围等。这种改革方式相对温和,也更容易被各方接受,但改革效果可能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联合国改革任重道远,芬兰总统的提议或许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印度的“入常”之路也充满荆棘。然而,这些努力并非毫无意义,它至少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在未来,联合国改革需要秉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寻求最大限度的共识, 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 联合国改革需要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维,摒弃“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 联合国改革需要平衡大国与小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 构建更加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

0 阅读:41

普识百知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