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惠能大师:“你可读过《金刚经》?”

海蓝聊佛法 2024-06-01 08:41:45

接上文:

弘忍看了惠能一眼,说:“我知道你悟性不同一般,只是寺中人多,我担心有人会加害于你,所以,特意安排你去礁房舂米。”

惠能说:“弟子知道。老安师兄也曾提过,弟子深感师父的关怀,正因为如此,弟子平日里只管作务,不引人注意。”

弘忍又问惠能:“你刚进寺时,回答我说,岭南人的佛性与我的佛性本无差别,这话是谁教你的?”

“并无人教。”

“那次见面,旁边有人,未能深谈,现在你能不能再发挥解说一下?”

惠能点点头,说:“佛性原就存在每个人心中,佛性无偏爱好恶,师父的佛性与惠能的佛性完全一样,不仅如此,世上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他们的佛性与师父和惠能的佛性也完全是一样的,无所谓高下、好坏、善恶的差别。”

弘忍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我们见到有的人聪慧,有成佛的气象,而有的人浑浑沌沌,终生不明事理呢?”

惠能说:“佛性具足,但是,佛性是随着他们的慧根和修证而或隐或显的,隐则终生混沌,显则立即成佛。”

弘忍问:“佛性有形状吗?”

惠能答:“没有。”

弘忍又问:“既然没有形状,又如何或隐或显?”

惠能答:“关键在悟或迷,开悟了的人,他的佛性就会显现;执迷不悟的人,他的佛性就会隐藏得很深。”

弘忍点头称是,然后又问:“你可读过《金刚经》?”

惠能摇摇头,说:“弟子出身贫寒,没有读过书,所以一字不识。”

“那么你写的那首诗偈……”

惠能知道弘忍要说什么,便接口说道:“那首诗偈的确是弟子做的,只是由张别驾代为题写在墙壁上。”

惠能继续说:“弟子在新州时,曾听人读过《金刚经》,当时心中有所触动,又听说师父您极力推崇《金刚经》,弟子便千里迢迢,赶来此处,为的正是能亲耳听到师父讲解《金刚经》啊。”

弘忍说:“很好。你慧根颖利,天资过人,我为你讲解《金刚经》。”

弘忍垂眼盘坐,惠能屈膝跪坐,两人净心相对。

弘忍从《楞伽经》说起。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开始,百余年间,都以《楞伽经》相印证,所以,后人也有称那时的禅宗为“楞伽宗”的。

在四卷《楞伽经》里,确实谈到了禅,也谈到了修禅。

《楞伽经》里所讲的修禅,是“藉教悟宗”一路,也就是要以经典教义为依据,为准绳;修禅的方式是渐修,是静坐。

菩提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大师,开始兼以《金刚经》为典据,因为《金刚经》与《楞伽经》相比较,《金刚经》文句简单,没有繁琐的名相束缚,念诵《金刚经》,能单刀直入而求得开悟。

《金刚经》为印度佛教大乘空宗初期的经典,它主张我空、法空。人是空的,外界事物也是空的,一切皆空,一切都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并且这种假象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因而一切无可执着,一切不值得执着。

《金刚经》的要点在:“破一切因缘和合、空幻不实的假相”。

“相”,指的是事物的形相、状态。事物的一切相状都是虚幻不实的,事物本身也不过是一些假象而已。

因而,人们要想得到解脱,要想达到彼岸世界,就必须破除所有的“相”,就不能执着事物的任何一端,不能有任何贪慾,不能有任何执着,通过修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获得无上般若智慧。

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此时彻底明白了。

惠能对弘忍礼拜说道:“弟子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不垢不染的;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无生无灭的;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不增不减、具足圆满的;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不动不摇、平等无别的;种种佛法都是从人自己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

弘忍知道惠能已经认识到了佛法的本质,便对惠能说:“不能从根本上认识问题,学习佛法便不可能得到好处;只有认识到了本质,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貌,才能叫作大丈夫,叫作天人师,这也就是成佛了。”

说到这里,弘忍站起身来,走到桌旁,拿起一样东西,交给惠能。

明日更新。

0 阅读:6

海蓝聊佛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