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粤军将领蒋光鼐,他是十九路军总指挥,指挥过“淞沪抗战”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2-24 13:41:01

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接着又在上海制造事端,把魔爪又伸到上海,但这一次日本人的进攻遭到了十九路军的顽强抵抗。

国民党十九路军是粤军的部队,第一任总指挥是陈铭枢,后来陈铭枢当上广东省主席,就把总指挥的位置让给了蒋光鼐。

蒋光鼐和陈铭枢是铁哥们,二人早期都在南京的军事学堂读书,武昌起义爆发后,蒋光鼐和陈铭枢等人,一起跑去武昌加入起义军,参加了“武昌保卫战”。蒋光鼐是一个积极的革命党人,他不光参加了“武昌起义”,后来还参加了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

孙中山在广东建立大元帅府后,蒋光鼐回到广东加入了粤军,参加过平叛陈炯明和滇桂联军的战斗。北伐战争爆发后,蒋光鼐率兵北上,并且升为粤军师长,后来又率兵返回广东,参与了驱赶张发奎和桂系黄绍竑的战斗,帮陈铭枢坐上广东省政府主席位置。

中原大战爆发后,陈铭枢为了支持蒋介石,就派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北上,攻打反蒋联军,因此蒋光鼐也升为十九路军总指挥。可是随着“淞沪抗战”的爆发,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不满蒋介石对日妥协态度,双方矛盾开始出现。

后来蒋介石派十九路军到福建“围剿”红军,蒋光鼐和十九路军的将领,彻底看穿蒋介石的真面目,于是发动了反蒋的“福建事变”。

蒋光鼐

1888年,蒋光鼐出生于广东东莞,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爷爷考中过进士,在翰林院当过官,父亲也是举人,在北京当过小官,母亲也是大家闺秀。

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地当官,蒋光鼐跟着母亲在老家生活,并且在舅舅的私塾里面读书。

1903年,蒋光鼐的母亲去世,由于母亲的娘家都是读书人,母亲从他们那里知道,将来要想有好的发展,光靠读书是不行的,所以母亲在去世前,让蒋光鼐弃文从武。在母亲去世后十天,蒋光鼐又收到噩耗,父亲也在北京病逝了,难以想象蒋光鼐在那半个月是怎么熬过来的。

1904年,父母去世后,以后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蒋光鼐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东莞师范学堂,并且拿到优秀学生的补助,在学校吃住是不用花钱的。

陈铭枢

1906年,从师范学堂毕业后,蒋光鼐弃文从武,考入广州陆军小学堂,和陈铭枢是同学,并且在陈铭枢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

1909年,蒋光鼐和陈铭枢一起升入南京的第四陆军中学。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打响推翻清王朝第一枪,南京的革命党人也想起义,由于南京的衙门管理枪支严格,没有机会起义,因此蒋光鼐和陈铭枢、陈果夫等人,一起跑去武昌参加起义。这个陈果夫是陈其美的侄子,日后在国民党也是大人物,和兄弟陈立夫一起是中统的掌门人。

10月底,蒋光鼐等人到了武昌后,被起义军编入中央第二敢死队,在汉口和清军作战,汉口被占领后,起义军全部退守武昌。11月16日,黄兴指挥起义军反攻汉口,蒋光鼐担任督战队员,结果起义军被袁世凯的北洋军打败,蒋光鼐跟着起义军又逃回武昌。

黄兴

由于几次被北洋军打败,起义军士气动摇,很多人逃跑,但蒋光鼐、陈铭枢、陈果夫等人却留下来了,因此黄兴很欣赏这批年轻人。没过几天后,黄兴不满起义军的各自为战,就决定离开武昌去往南京,因此蒋光鼐、陈铭枢等人,也跟着去了南京。

1912年,民国成立后,蒋光鼐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

1913年6月,由于革命党领袖宋教仁被刺杀,“二次革命”爆发,李烈钧在江西起兵反袁,蒋光鼐和一些同学前往江西,加入了起义军。蒋光鼐在方声涛的右翼军里面当少校参谋,结果起义军被北洋军打败,蒋光鼐和同学张廷辅一起逃往福州,然后去往上海。

1913年底,蒋光鼐和张廷辅通过关系,靠着在一艘日本货船打杂工的方式,来到日本投奔黄兴。当时黄兴在东京成立了“浩然庐”,这是一所专门收留流亡革命党人的军事培训机构,在黄兴的推荐下,蒋光鼐进入了“浩然庐”,陈铭枢也在里面。

1915年,蒋光鼐返回国内,并且偷偷回到老家看望了下妻子和孩子,由于蒋光鼐的影响,家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当时北洋政府一直在通缉蒋光鼐等人,蒋光鼐只好逃往香港,在一家报社里面工作。

李烈钧

1916年,反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爆发,李烈钧担任护国第二军司令,向袁世凯的心腹广东都督龙济光发动进攻。听说李烈钧组建了护国第二军后,蒋光鼐从香港绕道越南,然后进入广西,加入了护国第二军,在老长官方声涛手下当少校参谋。

不久后,护国军进入广东,龙济光被迫离开广东,率兵退往琼崖地区,这时候广东的军政大权被陆荣廷的桂军控制了。由于和桂军将领不合,蒋光鼐和陈铭枢等几人,到广州的六榕寺当了一段时间的俗家弟子,专门学习佛法,有了一个叫“憬然”的法号。

1917年9月,“护法运动”时期,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任命方声涛为大元帅府卫戍司令,这时候蒋光鼐又跑到方声涛那里当参谋。

陈炯明

1918年,当时的粤军只有几千人规模,孙中山怕粤军被桂军吃点,于是让陈炯明率领粤军到福建南部发展,等援闽粤军成立后,蒋光鼐在司令部当少校参谋。

1919年6月,蒋光鼐跟随朱执信去往香港,为粤军返回广东做准备工作。

1920年下旬,当时陈铭枢在肇庆当营长,朱执信让蒋光鼐去联络陈铭枢,让他率兵配合粤军反攻广东的行动。

1921年,粤军反攻广东成功,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蒋光鼐在总统府警卫团担任少校副官。

1922年6月,蒋光鼐升为警卫第二团的中校副团长。孙中山和陈炯明因为北伐问题出现分歧,陈炯明的部队突然在广州发动叛乱,当时忠于孙中山的部队,已经在江西和北洋军作战,所以广州城内的防守空虚,孙中山能指挥的部队只有总统府警卫团。

蒋光鼐

叛军进攻总统府的时候,蒋光鼐率兵英勇抵抗,最后孙中山被迫坐上军舰逃往上海,蒋光鼐被孙中山派往香港,联系逃往到香港的粤军军官。

1923年2月,在东西两路讨贼军的夹击下,陈炯明率兵离开广州退守惠州,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建立大元帅府。蒋光鼐回到广州后,被任命为粤军第二旅的营长,当时蔡廷锴是这个营的连长,本来营长是他的,突然蒋光鼐空降成为营长,这让蔡廷锴受不了,于是赌气辞去连长职务。

8月,蒋光鼐升为粤军第一师的补充团团长。

1924年1月,李济深成为建国粤军第一师师长,他任命蒋光鼐为第二团团长,这时候蔡廷锴又回到部队里面,在第二团里面当营长,从此二人成为关系密切的搭档。

蔡廷锴

1924年11月,广东军政府第一次东征,蒋光鼐的第二团担任先锋,和陈炯明的部队打了几场恶仗。

1925年中旬,孙中山去世后,杨希闵和刘震寰的滇桂联军,在广州发动叛乱,蒋光鼐的部队被调回广州参与平叛。

7月,滇桂联军的叛乱平息后,广东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李济深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陈铭枢为第十师师长,蒋光鼐为副师长。

1925年底,为了消灭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国民政府组建了南征军,李济深担任总司令,蒋光鼐率领二十八团担任先锋部队,和十二师一起前进。不久后蒋光鼐听说十二师的官兵和敌军有勾结,他孤军防守单水口,和敌军大战三天三夜,多次打退敌军进攻,最后联合友军,一起打败了邓本殷的部队。

1926年7月,广东的局势稳定后,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蒋光鼐跟随第四军北上,参与了湖南境内的平江和岳阳等战斗。在进攻湖北武昌的时候,蔡廷锴率领二十八团,率先攻入武昌城。

蒋光鼐

在武汉休整完后,蒋光鼐和张发奎一起率兵去往江西,在德安一带打败孙传芳的部队。11月,陈铭枢升为第十一军军长,蒋光鼐为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蔡廷廷为副师长。

1927年3月,蒋介石和汪精卫的矛盾越来越大,这时候陈铭枢站在蒋介石一边,率兵前往南昌投奔蒋介石,蒋光鼐被蒋介石任命为二十二师师长,但蔡廷锴却留在了武汉,被张发奎任命为第十师师长,叶挺为第二十四师师长。

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形成宁汉对峙的局面。7月,武汉国民政府让张发奎的第十一军东征讨蒋,叶挺的第二十四师为先锋,蔡廷锴的部队由叶挺指挥。

不久后,“南昌起义”爆发,在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时候,蔡廷锴趁机率领第十师脱离起义军,撤往江西的铅山县。

叶挺

7月,蒋光鼐找到蔡廷锴的部队,在蒋光鼐的劝说下,蔡廷锴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并且开始重建二十四师,蒋光鼐担任第十一军副军长。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前往福建,当时谭曙卿的新编第一军,在福建军纪很差,蒋光鼐和蔡廷锴率兵强行解散新编第一军,使他们的部队得到加强,然后率兵返回广东。

1929年1月,第十一军被缩编,蒋光鼐担任第三师师长,蔡廷锴为独立第二旅旅长。8月,蒋光鼐改任为六十一师师长,蔡廷锴为第六十师师长。

1929年底,张发奎联合桂系的黄绍竑,企图控制广东政权,然后利用两广的力量反蒋。陈铭枢任命蒋光鼐为右翼总指挥,率兵把张发奎和桂系的部队赶回梧州。

2月,张发奎和桂系部队反攻广东,当时蒋光鼐率兵攻打黄绍竑部队,使张发奎被迫回援,双方在北流大战,最终张发奎和黄绍竑战败。在赶走张发奎和桂系部队后,蒋介石任命陈铭枢为广东省主席。

张发奎

1931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张发奎和桂系又加入反蒋联盟,并且占领了长沙,威胁到武汉的安全,蒋介石赶紧让陈铭枢出兵。陈铭枢派蒋光鼐和蔡廷锴,率领六十师和六十一师,偷袭张发奎和桂军的后方,张、桂联军再次被打败。

由于阎锡山的晋军大举进攻山东,蒋介石任命蒋光鼐为第一纵队司令,率兵前往山东,联合陈诚的部队一起和晋军作战。蒋光鼐率兵在泰安打败晋军,接着又占领了济南,使蒋介石的压力小了很多。

8月,蒋介石任命蒋光鼐为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本人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率领十九路军在陇海线进攻冯玉祥的部队。蒋光鼐联合胡宗南的部队,一起在汝南、新郑切断冯玉祥的后方,这一仗蒋光鼐收编了冯玉祥的三万人。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光鼐率领第十九路军前往江西。

蒋光鼐

1931年4月,蒋介石对江西的红军发动第二次“围剿”,十九路军参与就军事行动,由于蒋光鼐身体不舒服,把指挥权交给了蔡廷锴。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宁粤矛盾缓解,陈铭枢担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蒋光鼐率领第十九路军进入南京、上海一带,以保障粤方代表的安全。

1932年1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偷袭上海闸北地区,蒋光鼐和蔡廷锴率领第十九路军顽强抵抗,日军发动四次进攻,都被十九路军打退。10月,蒋光鼐凭借“淞沪抗战”的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奖章,但十九路军和蒋介石的矛盾也加深。

“淞沪抗战”结束后,第十九路军进入福建,蒋光鼐担任福建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

李济深

1933年11月,蒋介石逼蒋光鼐进攻福建的红军,蒋光鼐看穿蒋介石的真面目,现在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敌人,蒋介石不想抗日,居然想用进攻红军的方式,来削弱地方武装的力量。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在福建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发出反蒋抗日的口号。

不久后,蒋介石派中央军进攻福建,“福建事变”失败,蒋光鼐前往香港。

1935年,蒋光鼐又联合原十九路军将领通电反蒋,主张联共抗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光鼐担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

1946年,蒋光鼐参与组建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蒋光鼐担任广东省政府委员、纺织工业部部长等职务。

1967年,蒋光鼐在北京病逝。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6

复杂历史简单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