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倍晋三墓地:普通寒酸,墓碑只刻着5个字,全都是中国汉字

慧言说个史 2024-08-29 22:16:39

在日本山口县长门市有一片安详静谧的墓地,墓地中有一座普通到有些寒酸的坟墓。

若不是因为墓碑上刻有五个汉字:安倍家之墓,任谁也无法想到长眠于此地的,竟然是一位曾担任过本国首相的人物——安倍晋三。

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使人产生疑问。

为何堂堂一国首相的坟墓如此简单呢?其墓碑上的碑刻又为何要使用中国汉字呢?

这是日本一直以来的规矩?还是单单针对安倍晋三此人呢?

从死亡到入土

众所周知,安倍晋三在2022年7月8日,正在奈良县演讲时被一颗子弹正中心脏,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虽然行凶者已经归案,但却无法用此人的性命换来他的活命。

为何日本会频频发生这样的事件?这是日本人惯用的伎俩。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确定了君主立宪,然而,由于各个党派之间意见不同,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清朝末年,赴日谈判的李鸿章就曾被日本激进青年暗杀。

幸好躲得及时,没有丢掉性命,这一事件在当时的国际引起一片哗然。

如今,日本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见潜伏在这个国家的恶灵并没有完全被根除,仍旧会时不时跳出来作祟一番。

安倍晋三去世后,按照日本的丧葬礼仪,要为其准备两场葬礼。

第一场是由其亲人举办的私人葬礼,第二场则是由国家举办的国葬,以示官方对其尊重。

私人葬礼在其遇害四天后举行,当地时间7月12日,安倍家族的亲友团在东京的增上寺举办了第一场丧礼。

在寺院举办丧礼是日本的传统,这个传统始自于公元6世纪左右。

彼时我国正值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场景。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自然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慢慢地就形成了葬礼在寺庙举办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其他一些礼仪。

私人葬礼结束后,就是火葬,火葬结束后就是入土为安。

可安倍晋三迟迟没有入土,因为还有一场国葬等着他。

为什么官方迟迟不让其入土为安呢?

理由是内阁正在核算丧葬所需的各项费用,从遇害日到国葬日,中间竟然隔出了整整八十一天。

不知中间有人故意使坏,还是这些账目确实难以核算?

身为局外人,无法切实看透内幕,只能依据一些事实作出一些合理的推测。

若是一个公司核算某个项目的开支情况,难道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吗?细品之下,方知其中暗藏着不为人知的事情。

最后官方敲定的费用是16.6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8193万元。

9月27日,国葬仪式终于开启。

在国歌的伴奏下,时任首相的岸田文雄首先致以了沉重的哀悼,致辞细数了这位前首相曾对大和民族作出的具体贡献。

之后,立法、行政等部门的长官依次鞠躬。

最后,菅义伟以其朋友的名义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接下来就是入土的仪式。

按照安倍家族的习惯,他的骨灰盒被带回了山口县长门市的家族墓地。

没有豪华的装饰,也没有丰厚的陪葬品,墓碑就是由一块普普通通的大理石雕刻而成。

墓碑周边是一些碎石,唯一鲜艳的就是碑前迎风飘动的花朵。

如此高额的丧葬费用,为何落到死者本人身上却是这样一个局面?钱到底跑到哪儿去了?

解释只有一种:钱跑到某些人的口袋里。

因为墓地的规格,他们对外可以宣称本国领导人不尚奢华,对内又方便大兴贪贿之事。

窥一斑而知全貌,由此可以推断日本内阁,应该还有许多无法拿到台面上的事情。

那墓碑上的汉字又是何意?难道是在向我国示好吗?

汉字的影响

二战以后,老美与其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日本早就成为其在东亚的代言人。

当前,老美最害怕的就是我国的崛起,此时,日本怎么敢和我国穿一条裤子呢?

因此,示好是不可能的,安倍生前的做法也可以充分彰显这一点。

访问那些被日本伤害的东亚国家时,伪装出一脸的歉意,回国后转身到靖国神社参拜。

这种人怎么可能在死后向我们示好呢?

之所以他在墓碑上使用我国的汉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南北朝之后,隋文帝杨坚再次统一全国,然而隋朝历二世而亡。

之后,中华民族便进入了唐朝,一个繁荣开放、文化昌明的时代。

平心而论,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眼看着大唐繁荣,岂会不产生学习的心态?他们多次派遣使者访问大唐朝廷,表达了渴望到此地学习的想法。

于是,许多日本人远渡重洋到彼岸开始了学习的历程。

唐朝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有一位名叫阿倍仲麻吕的青年,十九岁时进入长安,是当时有名的遣唐使(留学生)。

后来为方便在我国生活,专门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晁衡。

可见,当时能到中国学习文化,拥有一个中国名字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

就像今日很多年轻人都以使用苹果手机为荣一样,当时的大唐比今日的美国影响力更大。

因此,当中国汉字大规模进入日本时,原来本地所形成的“神代文字”很快被取代。

“神代文字”原始简陋,与已经形成书法艺术的汉字相比,好比是糙汉子与盛装女孩。

行书、楷书、隶书等千变万化的字体令日本人瞠目结舌。

同样一个字竟然有这么多种写法,奇怪的是每一种字体都是那样漂亮,或飘逸,或端庄,或大气。

后来,日本明治维新时,中华文化在本国一度处于被贬斥的地位。

毕竟,代表中华文化的大清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

1866年,有着“日本邮便之父”之称的前岛密提议废除使用汉字。

认为日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教导孩子们明辨事理,而不应该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繁琐的汉字。

结果这项提议没有被通过。

毕竟,汉字在这个国家已经流通了一千多年,自王室到达官贵人,无数人都沉迷于中华的琴棋书画中。

让他们摒除自己的爱好,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况且,工作之余习练书法还能修身养性。

当然,还有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拿我中华民族当成其敌人。

他们渴望成为亚洲一带的老大,首先要打败的自然是我国。

而要打败对手,如同《孙子兵法》所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为了了解对手,必须要学会对手的汉字,要比对手更了解他们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指挥甲午中日海战的日本指挥官东乡平八郎,曾在战后接受记者采访,有人问他:

“为何能够打败号称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

他给出了如下回答:“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号称中国最后一个完人,一生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

一个日本人用我们的文化打败了我们,难道不令我们汗颜吗?

由此可知,汉字已经浸润到日本的日常文化当中。

官方曾做过一个调查,至今,日本有近半数的人口仍习惯使用汉字。

安倍晋三生活在政治世家,生于二战后的他肯定也受到了父辈的熏陶,被我国文化深深地吸引。

其生前参加公众活动时,多次在需要签名的地方使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通过以上分析,其去世后在墓碑上使用汉字就是一种家族传统,而并非有其他的寓意。

0 阅读:5

慧言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