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比亚迪!暴赚3000亿,出口94万辆,最有心机汽车巨头闷声发财

二狗看影视 2024-09-03 13:24:35

2023年,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汽车行业更是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车企一边在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的泥潭中挣扎,一边还要面对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不少曾经的巨头都跌落神坛。

然而,就在这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一家来自中国的车企却悄无声息地杀入了《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它就是奇瑞控股集团。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远没有特斯拉、比亚迪那么如雷贯耳,甚至还带着一丝“老土”的味道。

但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奇瑞全年销量创下188.13万辆的新记录,同比增长超50%,奇瑞集团的股价更是实现了惊人的“十二连涨”。

2024年上半年,奇瑞累计销量超110万辆,同比增长48.4%,首次半年度销量突破百万辆。其中,海外市场更是成为了奇瑞的“第二增长曲线”,连续21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2023年出口量更是突破9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00%。

奇瑞的成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闷声发大财”。它不像一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那样高调,也不像一些传统车企那样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是一直保持着低调务实的风格,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海外市场拓展,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1997年,安徽芜湖,一家名为“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企业在一片废弃的砖瓦厂里悄然成立。彼时的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合资品牌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自主品牌举步维艰。谁也不会想到,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会在20多年后成长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而它的掌舵人,就是一位来自安徽巢湖的“理工男”——尹同跃。

尹同跃,1962年出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一汽集团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工艺员一步步成长为车间主任,并当选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然而,就在仕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放弃“铁饭碗”,回乡创业。

1995年,尹同跃接受家乡芜湖市的邀请,担任“951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这个工程的目标,是引进一条福特汽车的发动机生产线,为芜湖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基地。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芜湖,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地方政府能够提供的启动资金只有区30万元,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厂房都没有。

无奈之下,尹同跃只能带着他的团队,在一间破旧的砖瓦厂里开始了他们的“造车梦”。条件虽然艰苦,但尹同跃和他的团队却充满了激情和斗志。他们白天在废旧的厂房里组装生产线,晚上则挤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学习技术、讨论方案。

为了节省资金,他们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市区和工厂之间,一路上风吹日晒,但他们却毫不在意。用尹同跃的话说:“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让中国老百姓都开得起车”。

然而,造车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由于缺乏技术经验,奇瑞在引进发动机生产线后,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而那些高薪聘请来的外国专家,却并不愿意将真正的技术交 给奇瑞,他们工作敷衍,甚至故意拖延进度,企图让奇瑞陷入困境。

面对外国专家的“技术封锁”,尹同跃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坚定地选择了自主研发。他带领着仅剩的7名技术骨干,没日没夜地攻克技术难关。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成功地将发动机生产线组装起来,并生产出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那一刻,整个工厂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雀跃,庆祝着属于奇瑞的胜利。

1999年12月18日,奇瑞第一款轿车——风云正式下线,标志着奇瑞汽车正式迈入了整车制造领域。这款车无论是在外观、配置还是性能方面,都达到了当时国内同级别合资车的水平,但价格却只有合资车的一半,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也让奇瑞在国内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就在奇瑞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整车生产资质。

按照当时的规定,没有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汽车生产许可证,企业是不允许生产和销售汽车的。而奇瑞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获得这个“准生证”。

为了能够让风云顺利上市销售,尹同跃四处奔走,最终找到了上汽集团。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奇瑞最终以出让20%股份的代价,获得了上汽集团的生产目录,从而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准生证”。

2001年,奇瑞汽车正式进军海外市场,第一批出口的目的地是叙利亚。这标志着奇瑞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实现整车出口的自主品牌车企,也开启了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先河。

在获得“准生证”后,奇瑞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

2003 年,奇瑞推出了 QQ 这款车型,以其小巧玲珑的外观、经济实惠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一款“现象级”产品,也让奇瑞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都能开上车”的梦想。QQ 的成功,不仅为奇瑞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让奇瑞在国内汽车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奠定了其自主品牌领军者的地位。

然而,奇瑞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005 年,奇瑞推出了首款 SUV 车型——瑞虎,凭借着时尚的外观、宽敞的空间和可靠的品质,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中国 SUV 市场上的佼佼者。瑞虎的成功,也标志着奇瑞在 SUV 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后,奇瑞又陆续推出了艾瑞泽、风云 2、瑞虎 7、捷途等一系列车型,不断完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打破合资品牌的技术垄断,奇瑞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研发,不走“拿来主义”的捷径。

为此,奇瑞每年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领域,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

目前,奇瑞已拥有包括北美、欧洲、上海等在内的八大研发中心,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网络,并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2018 年,奇瑞发布了“奇瑞雄狮”智能化平台,标志着奇瑞全面进军智能汽车领域。

该平台集成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多项前沿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奇瑞还积极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例如博世、大陆、采埃孚等等,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兴起,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

奇瑞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这一次,他们要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早在 2009 年,奇瑞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并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轿车——瑞麒 eQ。

2016 年,奇瑞发布了“iPOWER”新能源技术平台,涵盖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为奇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奇瑞制定了“瑶光 2025”战略,计划在未来 5 年内投资 1000 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奇瑞还将推出 39 款新能源车型,覆盖轿车、SUV、MPV 等多个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智能化方面,奇瑞也加快了步伐。

2023 年,奇瑞“大卓智能”旗下的无人驾驶网约车 Robotaxi 成功实现公开道路载人试运行,标志着奇瑞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与此同时,奇瑞还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智能驾驶技术,并推出了搭载鸿蒙智驾系统的智界 S7,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水平。

从安徽芜湖的一家“小草房”到如今的《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奇瑞的成功之路并非一 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回顾奇瑞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一、 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奇瑞深知,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奇瑞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并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深耕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奇瑞很早就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单靠国内市场很难做大做强。

因此,奇瑞从一开始就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并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道路,成为了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代表。

**三、 坚持“马拉松”式的长跑,不骄不躁,稳扎稳打。**

汽车产业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不可能一蹴而就。

奇瑞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一种“马拉松”式的长跑精神,不追求一时的速度和规模,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奇瑞最终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尊重。

面对未来,奇瑞已经制定了新的目标——成为“世界品牌 500 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奇瑞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深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奇瑞这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必将在世界汽车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END-

参考资料:

《财富》:《2024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观察者网:《尹同跃:奇瑞只能算“世界500大”,“世界品牌500强”是下一目标》

AHTV第1时间:《“奇瑞驶入Self-Agentic汽车机器人赛道”——2024雄狮科技AI智能体生态开放大会》

新京报网:《奇瑞挺进世界500强后,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0 阅读:1

二狗看影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