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长天静美如画,有关秋水的诗词,一望无际,让人心旷神怡!

诗意文化有美学 2024-09-25 21:22:44

秋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平静而澄澈。它倒映着天空的湛蓝、云朵的洁白,将整个世界纳入其中,仿佛一个梦幻的平行宇宙。秋水,是秋天的灵魂,它用它的美丽与宁静,诠释着大自然的诗意与浪漫。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走进秋水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让心灵在这片宁静的水域中得到洗礼与升华。

秋水长天 静美如画,有关秋水的诗词,一望无际,让人心旷神怡!

秋水

宋-徐积

水与秋月色,清无一点瑕。

有情山共远,无限日初斜。

鹭下沈寒苇,雁空遗暖沙。

旋将堤畔木,学泛斗边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澄澈的秋水画卷。开篇 “水与秋月色,清无一点瑕”,将秋水与秋夜的月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纯净、毫无瑕疵的意境。秋水在月色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澈透明,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世间的一切。

“有情山共远,无限日初斜”,诗人将目光从秋水转向远方的山峦。山峦在秋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悠远。而 “无限日初斜” 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

“鹭下沈寒苇,雁空遗暖沙”,白鹭从寒冷的芦苇丛中飞下,大雁在天空中飞过,留下温暖的沙滩。这两句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白鹭和大雁的出现,为宁静的秋水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 “旋将堤畔木,学泛斗边槎”,诗人将思绪从自然景观转向自己,想象着自己乘坐着堤畔的树木,像天上的星槎一样在水中飘荡。这一想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秋水

明-李应兰

百川随地涌,一色接天清。

壑冷鱼龙蛰,波浮日月明。

南连湘浦远,东注海门平。

望望美人隔,扁舟无限情。

诗的开篇 “百川随地涌,一色接天清”,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秋水的浩渺气势。百川奔涌,秋水仿佛汇聚了大地的力量,而那与天空相接的清澈一色,营造出开阔无垠、澄澈纯净的意境。这不仅让人感受到秋水的雄浑,也体会到一种天地之间的广阔与宁静。

“壑冷鱼龙蛰,波浮日月明”,此句描绘了秋水之下的景象。寒冷的沟壑中鱼龙蛰伏,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大自然的节奏。而水面上浮动的日月之光,又为秋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壮丽。日月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梦幻的氛围。

“南连湘浦远,东注海门平”,诗人将目光从眼前的秋水延伸至远方。秋水向南连接着遥远的湘浦,向东注入海门,展现出其连绵不断、奔腾不息的动态之美。这两句既写出了秋水的广阔连接,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世界的无尽想象。

最后 “望望美人隔,扁舟无限情”,诗人的情感由对自然的描绘转向内心的情思。望着远方,仿佛有美人相隔,扁舟之上,满是无限的情思。这里的 “美人” 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或向往,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情感色彩。

秋水

明-释今音

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

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

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

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

“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开篇便呈现出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霜叶漂浮在澄澈的秋水之上,缓缓地在石矶边荡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湛湛形容秋水的清澈深沉,悠悠则体现出水流的从容不迫,霜叶与石矶的组合,增添了秋的萧瑟之感。

“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这里进一步描绘秋水的特质。秋水如同一面镜子,能照见万物的形态,但又给人一种虚幻之感,仿佛一切在水中的倒影都即将消逝。当触及到物体时,它所散发的气息也是微弱的,暗示着秋水的轻柔与内敛。

“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鸿雁在秋空中飞过,却难以在秋水中留下长久的影子,芙蓉在秋水中绽放,花瓣如易解的衣裳般轻盈。此句通过对鸿雁和芙蓉的描写,既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又突出了秋水的空灵与澄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扁舟上的游子。在这寒冷的夜晚,划着船桨的人不知来自何处,却在思念着归家的路。这一句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人间烟火气,也使得秋水的意境更加深远,引发人们对人生羁旅和归乡之情的思考。

秋水

明-冯大受

气爽高秋天地清,方诸应候百川平。

寒摇梦泽流云影,冷浸潇湘夜月明。

一色混涵连碧落,三山浩渺接蓬瀛。

那堪极目蒹葭外,忽漫怀人感自生。

“气爽高秋天地清,方诸应候百川平”,开篇以秋高气爽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天地一片清朗,仿佛所有的尘埃都被洗净。“方诸应候” 暗示着顺应时节,此时百川平静,水面如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景象。

“寒摇梦泽流云影,冷浸潇湘夜月明”,此句将目光聚焦于特定的地域 —— 梦泽和潇湘。秋水寒冷,摇动着梦泽上流云的倒影,清冷的光辉浸泡着潇湘之地,在月夜中更显静谧。这里通过对特定地点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地域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间。

“一色混涵连碧落,三山浩渺接蓬瀛”,秋水的颜色与天空融为一体,连接着高远的碧落。远处的三山浩渺无垠,仿佛与仙境蓬瀛相接。这两句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空间感,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让人对那神秘而美好的远方充满向往。

“那堪极目蒹葭外,忽漫怀人感自生”,最后诗人将视线投向蒹葭之外,那无尽的远方引发了诗人的怀人之感。在这辽阔的秋景中,诗人的情感油然而生,或思念远方的亲友,或感慨人生的聚散离合。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诗歌在宏大的意境中又增添了一份细腻的人文情怀。

秋水

明-黄渊耀

交秋溪水清,历历见其底。

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

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

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

“交秋溪水清,历历见其底。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秋水清澈,能清晰地看到水底,落叶纷纷飘落,白色的石头错落有致。这几句营造出一种宁静、澄澈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宁静。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 诗人静静地寻找秋水的幽静之处,只见芦苇在风中萧萧作响。水鸟突然飞起,游鱼衔着水草跃出水面。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使整个意境更加生动。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 随着诗人的视角转移,画面变得更加荒凉和寒冷。青苔的颜色似乎在诉说着秋的深沉。远处传来渔者的歌声,前溪的暮霞呈现出紫色。这几句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深远、神秘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寂寥与凄美。

菩萨蛮·秋水

明-归淑芬

湖光万顷澄如镜。白蘋荡漾菱花盛。

一色映长天。峰青江上烟。

鸳鸯相对浴。鱼跃溪边曲。

不碍木兰舟。枫飘万点秋。

“湖光万顷澄如镜。白蘋荡漾菱花盛。” 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现出秋水的澄澈宁静。广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明镜一般,白色的蘋草在水中荡漾,菱花盛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水之畔。

“一色映长天。峰青江上烟。” 秋水与长天相接,融为一体,呈现出同一的色彩。远处的山峰青翠,江上烟雾缭绕,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这里的景色既开阔又富有层次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鸳鸯相对浴。鱼跃溪边曲。” 诗人将目光聚焦于水中的生灵,鸳鸯在水中相对嬉戏,鱼儿在溪边跳跃,为宁静的秋水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这两句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不碍木兰舟。枫飘万点秋。” 最后一句中,木兰舟在秋水中自由行驶,不受阻碍。枫叶飘落,如万点秋色,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浪漫与凄美。这里既体现了秋水的开阔,又暗示了秋天的到来,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感。

秋水

清-罗秀惠

西风吹梦逗黄村,采采伊人醉客魂。

帘幕波回迷落雁,荷池秋冷怯眠鸳。

澄神洛水空无色,清影潇湘月有痕。

愿托微词通海誓,婆娑静话雨初昏。

“西风吹梦逗黄村,采采伊人醉客魂。” 诗的开篇以西风、梦境和黄村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悠远的氛围。“采采伊人” 则增添了一份诗意的美感,让人仿佛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秋景中令人陶醉。

“帘幕波回迷落雁,荷池秋冷怯眠鸳。” 这里通过帘幕在水波中的回影以及荷池在秋冷中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略带忧伤的画面。落雁迷失在波回的帘幕中,眠鸳在秋冷的荷池中怯怯而卧,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澄神洛水空无色,清影潇湘月有痕。” 此句将洛水的澄澈与潇湘的清影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意境。洛水无色,仿佛能净化人的心灵;潇湘的月影则留下淡淡的痕迹,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愿托微词通海誓,婆娑静话雨初昏。”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微妙的词语传达海誓山盟,在婆娑的树影下静静交谈,此时正是雨初昏的时刻,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南浦(其二)秋水,用碧山乐府韵,同蘅圃赋

清-李符

好景在沧浪,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

前度浣衣人,西风里、安排碧砧初遍。

载诗载酒,画船重到风澜浅。

藕塘万叶憔悴尽,换了芦花一片。

临流曲榭依然,早不见双双,掠波紫燕。

远浦夕阳含,秋奁影、但有烟鸿苍点。

泠泠绕郭,几曾解洗江南怨。

莫愁湖畔停兰拽,梦入鲈鱼乡远。

词的上阕开篇以 “好景在沧浪,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 勾勒出一幅秋景画卷。沧浪之水映照着乱山、冷枫与翠渚,红色的枫叶将景色渲染得绚丽而又带着一丝清冷。“前度浣衣人,西风里、安排碧砧初遍”,引入了对往昔人物的回忆,在西风中,碧砧初遍,增添了几分怀旧的氛围。“载诗载酒,画船重到风澜浅。藕塘万叶憔悴尽,换了芦花一片”,描绘了诗人带着诗酒,乘坐画船来到此处,却发现藕塘的荷叶已憔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芦花,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下阕 “临流曲榭依然,早不见双双,掠波紫燕”,曲榭依旧在水边,但曾经的紫燕却已不见踪影,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之感。“远浦夕阳含,秋奁影、但有烟鸿苍点”,远浦被夕阳笼罩,秋水中的倒影如同妆奁,只有烟鸿留下苍点,画面空灵而悠远。“泠泠绕郭,几曾解洗江南怨。莫愁湖畔停兰拽,梦入鲈鱼乡远”,泠泠的流水绕郭而流,却不知能否洗去江南的哀怨。在莫愁湖畔停下兰棹,仿佛梦入鲈鱼之乡,充满了对远方的遐想和对故乡的思念。

南浦·秋水,用玉田韵

清-王韵梅

枫冷落吴江,漾涟漪一镜,澄清初晓。

云梦到潇湘,芙蓉外、一段清愁难扫。

苍茫独立,半空飞下鱼云小。

旧日莲塘零落尽,剩有蘋花蓼草。

芦汀荻渚舟横,问季鹰归未,莼鲈误了。

落日古荒湾,西风里,空溯浣衣人到。

馀情渺渺,洞庭木叶波生悄。

行遍陂塘三十六,消尽秋心多少。

词的开篇 “枫冷落吴江,漾涟漪一镜,澄清初晓”,以冷落的枫叶和吴江的涟漪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晨氛围。平静如镜的水面在初晓时分显得格外澄清,为整首词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基调。

“云梦到潇湘,芙蓉外、一段清愁难扫”,将视线从吴江拓展到云梦和潇湘之地,芙蓉花外,那一段清愁难以扫除。这里通过对广阔地域的联想,增添了词的意境深度,同时也暗示了愁绪的绵延不绝。

“苍茫独立,半空飞下鱼云小。旧日莲塘零落尽,剩有蘋花蓼草”,描绘了词人独自伫立在苍茫天地间的情景,半空飞下的鱼云显得渺小。往日的莲塘如今已零落殆尽,只剩下蘋花和蓼草。此句通过对莲塘的今昔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芦汀荻渚舟横,问季鹰归未,莼鲈误了。落日古荒湾,西风里,空溯浣衣人到”,芦汀荻渚间,小船横卧。词人发出 “问季鹰归未” 的疑问,感慨自己是否也像张翰一样,因贪恋美味而耽误了归乡。落日下的古荒湾,在西风中,徒然追寻着浣衣人的身影。这里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又有一种孤独和迷茫之感。

“馀情渺渺,洞庭木叶波生悄。行遍陂塘三十六,消尽秋心多少”,最后以馀情渺渺作结,洞庭湖畔的木叶在水波中悄然飘动。词人行走在陂塘之间,心中的秋意不知消尽了多少。此句将情感推向了一种空灵而深沉的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南浦(其二)秋水,叠前韵,同分虎赋

清-沈皞日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

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

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

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

数峰侧映苍茫,看閒鸥、对对江边去了。

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而今渺渺。

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

词的上阕开篇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清晨画面。隔岸有人采摘芙蓉,柴门轻启,横塘之上露水湿润,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将天空比作明镜,远处的汀洲在视野中延伸,如雪的芦花影子摇曳,却不知谁来清扫,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荒沟曲港中,断桥旁红叶飘落随水流来,小小的红叶增添了一抹秋的色彩和动感。“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傍晚时分,渔歌从云外传来,衰草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下阕 “数峰侧映苍茫,看闲鸥、对对江边去了”,数座山峰在苍茫中侧映,闲鸥成对地在江边飞去,画面宁静而悠远。“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冷落的旧苔痕让人回忆起曾经采莲的时光,增添了一份怀旧之情。“而今渺渺。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如今一切都显得渺茫,有谁独自倚靠在红楼上悄然无声。说潇湘并不遥远,但天际的归帆却还很少,表达了一种思念和期待之情。

0 阅读:6

诗意文化有美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