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有什么特点,这种性格如何形成的?

我是小医生 2024-02-26 12:40:11
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有什么特点,这种性格如何形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

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作为一个人个性特征的自我中心,显然它的产生是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的发展而形成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畸形产物。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其前提的,从知道我与外界的区别,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理想。这其中,个体进入青春期而引起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突变的里程碑。

自我中心者从孩童时期起,就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的快乐和痛苦上,没有勇气面对困难,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也缺乏社会兴趣,解决人生问题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会兴趣的介入, 以及与其他人合作、交际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会出现各种强烈的自卑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自卑感种类繁多,但“逃避”与“迟疑不决”是它的主要类型。作为一个被放纵的孩子,他发觉自己建造的个人优 越目标, 以及不想和人打交道的情况被破坏了, 便认定失败会一直跟随他。 这种高度强化的情绪,总是因为担心最终的失败到来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相互影响产生了焦虑症。

缺少交往的生活经验,是“自我中心”形成的根本原因。缺少交往的生活经验,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与人交往,而是说他们缺少互相理解和角色变换式的交往。一方面,家庭环境使他们成为单向度的交往对象,他们是关心、关照对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对象。交往者互相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或者说没有理解和沟通。可以说,家庭中的交往是不对等的。

更为突出的是,家庭中没有与其身份平等的交往对象,这不仅使他们面对孤独,也使他们缺少对他人的理解和沟通,也没有倾诉对象,这也许是独生子女的负面效应或发展代价;另一方面,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与身份平等的他人去交往。以升学为取向的教育模式,使人进入学龄后就开始了竞争发展的角逐。一切为了升学发展,一切围绕考试转,除掉学习,几乎再没有任何交往的内容和空间。

要解决以自我为中心所带来的危害问题,追根溯源就是要解决以自我为中心这个不良习惯问题,也就是要重塑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周边亲朋好友们给予淳淳教诲,在精神上循循善诱,在外部环境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不断的纠正他们错位的思想领域。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0 阅读:13

我是小医生

简介:各种医疗健康知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