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王朝,不仅国力强盛,还极善创新,在税法、兵制、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今天主要介绍下大唐在官吏考核、选拔方面的一些成果。
一、出台“铨注之法”的背景
唐时官员选任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封荫袭爵。魏晋时期的门阀之风在大唐仍有很大市场,高官权贵子弟可继承祖辈官职爵位,无须奋斗即能平步青云。二是参加科举。科举制起于隋文帝,大唐将其全面接收并逐步规范。这项制度绝对是一个伟大创举,其重要性怎么高抬都不为过,因为它给予寒门子弟一个改变命运的现实渠道。
唐朝初期,由于国家草创于乱世,又不断有新的地盘纳入大唐疆土,官员岗位空缺很多,加之在乱世中有条件读书的人相对较少,因此考生只要成绩过线就可成为大唐官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国家疆域已经基本稳定,而想要通过读书实现阶级跨越的人却越来越多,官员岗位也就变得稀缺起来,呈现出“僧多肉少”的局面。
为了保证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从众多考生中选拔名列前茅的优秀人才,吏部侍郎裴行俭开创了“张榜公示、铨注考察、计资量劳”的官员选拔、考核、任用机制。
二、方法、内容及程序
(一)考核内容。大唐文臣考核由吏部组织,内容主要有“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身”即体貌状况,形象要好,不能过于歪瓜裂枣;“言”即言谈举止,说话要有条理,逻辑要清晰,谈吐文雅;“书”即书法,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古时没有现在的科技条件,下达诏书、呈奏公文全靠手写,没有一笔漂亮的书法,简直无法在官场立足;“判”即拟制各类公文、奏折,这点与现在机关干部要求相类。
(二)方法流程。考核分为笔试、面试两大部分,按以下程序分步实施:
1.笔试查看“书”、“判”功力;
2.面试考核“身”、“言”状况。
3.进一步了解通过上述考核人员的专业特长,为下步量才授官做好铺垫;
4.当众宣布名次并张榜公示;
5.将中榜人员名单、排序提交尚书省、门下省审核;
6.奏请皇帝批准并颁发“告身”,授予官职。
武将考核程序与之类似,由兵部组织,内容有“骑射”“翘关”“负米”三项。骑射无须解释,翘关指举重,负米则是要求考生背负5斛重(约150斤左右)的米粮行走二十步,类似于现在的体能考核。三项考核内容全部通过,考生再能写三篇关于兵法方面的文章,则会优先录用。
考虑到大唐疆域广袤,黔中、岭南、阆中等偏远地区,由吏部委托当地大都督从土人中选授。
做上官员后,朝廷每年还要考查一次,六品以下(大唐共九品、十八阶)官员需经历四次考查方为满期。
三、对后世的相关影响
铨注之法出台后,不仅在有唐一代成为“永制”,再也没人改变,而且对历代封建王朝,甚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虽然于清朝末年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张榜公示这一形式,在现代的高考以及干部任免中仍在使用,只不过方式有所创新。
而不论是在选拔机关干部时的“读、记、算、写、画、传”,还是考察评价领导干部的“德、绩、勤、能、廉”中,我们都能依稀看到唐时所定“身、言、书、判”的影子。
人类文明其实就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后人站在前人肩膀上不断前行超越,并不是后人有多高明,而是前人打牢了基础。作为后人的我们既不能鄙薄前人,也无须妄自菲薄,聚精会神做好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为我们的后人奠定好坚实基础,这才是文明得以永续发展的应有之意!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