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让汉景帝对周亚夫起杀心,是皇帝心眼小,还是周亚夫自傲?

红尘三千问 2023-11-20 15:29:01

在干燥的秋季,阳光照射在长安城外的一座孤零零的坟墓上,这是周亚夫的墓。尘土飞扬,一片寂静,仿佛是周亚夫一生的沉寂和落幕。

周亚夫,铁血豪情,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他出生于公元前199年,卒于公元前143年,一生历经战火洗礼,却始终刚毅不屈。

他从小便追随父亲在军营中长大,听着军号、看着父亲的勇猛,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将领。在父亲的教诲下,他学习兵法、研读战略,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将在外,钧命有所不受。”这是周亚夫的名言,也是他对君臣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一个将领应该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被君主的命令所束缚。

这种言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十分大胆的,但这也正是他的个性使然——不畏权贵,直言不讳。

在公元前152年,西汉的汉景帝五年,丞相陶青因病辞职,汉景帝决定任命周亚夫为新任丞相。周亚夫的才华和智谋让他在当时备受器重。然而,不久后的一件事却让汉景帝开始对他产生疏远。

当时,汉景帝打算废掉太子刘荣,但周亚夫却反对这一决定。他的反对让汉景帝感到不满,对他开始有了疏远之意。同时,周亚夫也和一些权贵有所矛盾,其中就包括梁王。梁王每次到长安,都会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这也让周亚夫的处境更加困难。

此后,有两件事情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

第一件事情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事件。

窦太后希望汉景帝能够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然而,汉景帝并不愿意给予王信封侯,因为他知道王信并没有真正的功劳,也没有在朝廷中建立显著的业绩。

当汉景帝与周亚夫商量此事时,周亚夫引用刘邦的话反对封侯,认为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封侯。他的言辞激烈,甚至有些傲慢,这使得汉景帝对他更加不满。周亚夫的态度和言辞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批评。

然而,周亚夫的反对并不是出于个人恩怨或者嫉妒心理,而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他深知封侯对于一个臣子来说是一种荣誉和责任,而王信并没有真正的功劳,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才能和忠诚。如果给予王信封侯,那么将来可能会引起其他臣子的不满和抱怨,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虽然周亚夫的言辞激烈,但他的出发点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长远考虑。然而,汉景帝并没有理解他的用心,反而对他更加不满。这也为周亚夫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第二件事情是匈奴将军封侯事件。

当时,匈奴的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汉景帝非常高兴,想要封他们为侯。但周亚夫再次反对,认为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不能被封侯。汉景帝听了后非常不高兴,但还是勉强封了那五人为侯。周亚夫见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便托病辞职。

此后,汉景帝将周亚夫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要试探他的脾气是否有所改变。然而在宴席上,周亚夫因为没有得到筷子而向管事的抱怨,并最终愤然离去。

这使得汉景帝对他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叹息道:“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周亚夫的儿子因为私自购买国家禁止的甲盾而被佣工告发,涉嫌谋反。这个消息传到汉景帝耳中后,他非常震惊和愤怒。他决定派人调查此事,以确定周亚夫的儿子是否真的涉嫌谋反。

汉景帝派出了专门的调查官员,他们来到周亚夫家中,对周亚夫的儿子进行了询问和调查。

在审讯中,周亚夫被问及为何要谋反时,他回答说自己购买的物品都是丧葬品,并非谋反。

但廷尉却讽刺他说:“那你这意思是,就是不在地上谋反,到了地下也要谋反?”

周亚夫戎马一生,怎么能受此屈辱,他无法忍受,也无从反驳,于是开始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五天,随后吐血身亡。

这场宴会成为周亚夫命运的转折点,他的抱怨和直率让他在君主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匈奴将军封侯的事件和皇后兄长封侯的事件更是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虽然他以忠诚和智谋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最终却因直言不讳而遭遇不幸。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忠诚直言的臣子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剧。

但是,历史是公正的。在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条侯周亚夫”。

站在周亚夫的墓前,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个曾经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在朝堂上直言不讳的将领,如今只能在一片孤寂中长眠地下。但他的精神和传奇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悲剧色彩,但他是西汉王朝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作为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周亚夫的军事才能无疑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小说更具有戏剧性。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汉景帝或周亚夫。事实上,他们都是封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限制和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

0 阅读:1

红尘三千问

简介:浮生小,幻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