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原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为什么敢接?只有这三个原因

冷玉看文化 2024-07-30 10:22:34

​春秋战国时期,起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221年,前后共计550年。

五百年沧海桑田,有多少次城头变幻大王旗,有多少位英雄竞折腰,又有多少功名归尘土。

这段浩瀚的历史风云变幻,说不完也道不尽,但是有一位人物必定人尽皆知,那就是蔺相如。

可是有人会问了,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凭什么说蔺相如最知名呢?

因为,人们可能不了解战国历史,但一定知道“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故事小学语文是学过的。

而蔺相如就是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战国末期,中华大地上有七个大的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而秦国就是其中最为强盛的那一个。

秦王听闻赵国获得楚人的“和氏璧”,尤为欣羡,致信赵王,欲以十五座城池相交换。

赵王非常担忧,不答应呢,怕得罪了秦国;答应呢,又怕秦国反悔,得了玉璧,却不给城池。

为此,赵国君臣一筹莫展,只有蔺相如站出来说:“这次我们必须得答应,因为秦国提出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如果不答应则错在我们,而答应以后秦国反悔则错在他们。”

赵王听后深以为然,便问:“那派谁去合适呢?”

蔺相如说:“臣愿奉璧前往。城入赵则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后来,蔺相如不仅顺利完成任务,完璧归赵,还使赵国赢得了秦国的尊重,避免了两国刀兵相见。

那蔺相如是如何从“羊入虎口”到“金蝉脱壳”,而又从“金蝉脱壳”到“凯旋而归”呢?

我认为他是抓住了三个关键。

摸准了秦王心理

蔺相如深知秦王绝不会真心以城池交换玉璧,只会以巧取豪夺来试探赵国底线,因此和氏璧只是个幌子,摸清赵国对秦国的态度才是秦王的真正目的。

既然摸清了秦王的真实想法,蔺相如就能够确定此行唯一的最终的目标就是维护赵国威仪,而完璧归赵就是对赵国威仪最大的维护,也是对秦国的最有力威慑。

所以,蔺相如只要锚定了完璧归赵的目标,那自然就有了胜利的希望。

反之,如果存在侥幸心理,对秦王用城池交换有所期望,那就极有可能会一败涂地。

掌握了斗争手段

要办成事,光有目标还不够,必须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手段。

蔺相如与秦王周旋,主要采取了三种手段:

一是示之以诚。

蔺相如携璧只身入咸阳就是对秦王最大的诚意,也是对天下最大的诚意,只要有了诚意,就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上,就可以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反客为主。

秦王拿到玉璧以后就露出不讲信用、巧取豪夺的真面目,绝口不提“城池”二字。

蔺相如此时没有了玉璧,便失去了主动权,于是他欺骗秦王说璧有微瑕,欲示之众人,将玉璧又骗回手中,他还声称秦王如不遵守约定,他将与璧玉石俱焚,这一招反客为主使秦王投鼠忌器,失去了“耍赖”的机会。

三是暗度陈仓。

秦王对蔺相如虚与委蛇,答应依前诺以城换璧,蔺相如识破其险恶用心,声称璧乃神物,赵王奉璧前曾斋戒五日,也要求秦王斋戒五日,秦王权且答应了。

趁秦王斋戒之时,蔺相如令随从假扮商客将和氏璧密送回国,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令阴险狡诈的秦王也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认清了天下大势

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做到了完璧归赵,顺利完成了赵王交代的任务。

可是有人会问我了,他就不怕秦王杀了他,强抢玉璧,致使任务失败吗?

我认为这是问到了事情的关键,但我们毋须为蔺相如担心,因为他清楚当前形势,断定秦王绝不会动他一根汗毛。

强秦灭赵之心路人皆知,可秦王为了一块玉璧,却自降身价欲以十五座城池相交换,说明他还不具备强推赵国的底气,亦或是对其他六国的实力还有所忌惮。

加之,和氏璧虽宝贵,却也只是个不足轻重的小玩意,而蔺相如虽然也是小人物,但毕竟是赵国使臣,代表的是整个赵国,秦国没必要冒着被天下人耻笑的风险,为了一个小玩意去杀死一个小人物,这是显而易见的。

当一个人认清了天下大势,知道对手还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轻举妄动时,他还会有性命之忧吗?

因此,蔺相如是安全的。

以此收尾

赵国大将廉颇曾经瞧不起蔺相如,可最后却自愧不如,负荆请罪,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被誉为“赋圣”、“辞宗”的司马相如,也是因为非常敬慕蔺相如的为人,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相如”。

我觉得他们是有眼光的,因为蔺相如值得他们尊敬,“完璧归赵”便足以说明一切。

0 阅读:7

冷玉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