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六夜,“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学术考察精彩瞬间回顾

信韬评旅游 2024-08-16 16:50:48

贵州,中国的“山地公园省”, 联结中原与西南的重要区位,让贵州的文化融合经久不息,奇绝的世界级山水风光下,是山地造就的“文化千岛”。125.8万个山头,深藏着全国数量排行前列的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贵州,实在是令人惊艳的文化宝藏大省!

近日,一场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联合组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的“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学术考察活动在贵州圆满落幕。

“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考察团队

在凯里学院与中国阳明文化园合影。

就让我们以贵州作为“西南胸腹”的文明互鉴、文化融合为线索,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重学科视野,去感受此次学术考察活动中的精彩瞬间!

01

沿着江河前行

探寻“西南胸腹”贵州的人文融合之路

“贵州过去并不比其他地方落后,水路很发达,并不只是被动吸收,也曾向外界输出过文化。”在沿着贵州的江河,考察了铜仁中南门古城、镇远古城、凯里下司古镇等一座座历史上的水路通衢、商贸枢要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岳永逸教授感慨道。

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丘陵,因此有“山地公园省”之称,这也造成了外界长期以来对贵州的刻板印象——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然而,贵州从来不是一片封闭之地,贵州境内有发达的水系,青山之间984条10km以上的长河,正成为其沟通外界的脉络,而一座座水路通衢的商贸枢纽,则成为贵州文化融合的明珠——

镇远古城,被称为“湘黔咽喉”,区位十分重要。

譬如,作为黔东门户的铜仁,历来水系通达,商贸繁荣,文教兴盛;位于㵲阳河畔的镇远古城,历史上是贯通云贵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节点之一;凯里下司古镇,则是清水江上的商贸重镇,有“小上海”之称。而围绕着这些古镇进行的人文探访,正成为此次学术考察的重要线索。

“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考察团队探访下司古镇。

坐落在武陵山区的铜仁位于四省市交界之地,通过梵净山下的众多河流与外界沟通,也成为黔东地区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窗口。位于铜仁沿河的鸾塘书院,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这里是贵州有史可考的最早书院,为南宋绍兴年间所建,兴黔一代文风,比其时“海内第一”的白鹿洞书院尚早存三十年。清康熙中邑人孝廉朱可熹兄弟曾在此读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杨念群教授对此印象深刻,认为在南宋初期,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以儒学教育为主的机构,进而推测当时应该有儒家士人在此传播文化,体现了贵州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与融合。

铜仁文庙记录着当地文教变迁。

摄影/吴学文

另一处此次活动深入考察的水路通衢,是位于黔东南地区的镇远古城。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客商深入镇远经商,舟楫云集、商贾辐辏,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此次考察,就探访了此地为纪念朱熹及其理学而建的紫阳书院,也考察了儒释道等文化元素兼具的镇远青龙洞。

“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考察团队探访青龙洞万寿宫。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杨念群教授认为,镇远作为交通要道,与明代军民有别的卫所制度密不可分,今天来看镇远,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它有一部分是明代军屯的,有一部分是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相当明显,而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后,这种融合就体现得更为深入。

这一处处基于山川水系的文化交流之下,是贵州长期以来作为“五方杂会”的移民大省的文化脉络。贵州建省较晚,作为西南通衢,全境并没有一个长期磨合、固定统一的历史地域空间,这也使得多元族群与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移民对于文化融合的影响,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一以贯之。

屯堡地戏体现贵州与中原、江南文化元素的融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云峰教授就此延伸,探讨了明初大规模的集团性移民后,在黔中地区留存至今的明代贵州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屯堡文化,在他看来,“屯堡人”的社会文化结构,与中原传统文化的脉络是一脉相承的。

而当代历史里的移民发展与融合,同样进入了此次考察的学术视野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大批内地专家、工人迁徙至都匀,为国防工业做出重大贡献,也促进了贵州与外来文化的再一次融合。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帆在参观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后的感想,三线建设为当地带来先进技术,也影响日常生活,当地民众参与建成凯里第一个篮球场,正有一种投身于时代发展的自豪感。

02

一场“龙场悟道”的诗意直播

探索王阳明如何在贵州发掘“知行合一”

诚如前文所言,基于贵州“西南胸腹”区位的移民、融合与交流,是贵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外来精英士子与贵州的文化交流,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

王阳明,正是这种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而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经历了百死千难后,终有所悟,史称 “龙场悟道”,此后他提出广为流传的“知行合一”学说,为贵州士民宣讲自己的思想。从而奠基了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阳明心学,也在贵州形成“黔中王门”遍贵州、拓文教的兴盛局面。

贵州,如何促成了阳明心学理念的形成?

玩易窝,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的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地。

摄影/吴学文

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所言:“要理解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阳明在贵州首次提出知行合一,马上就有人认同……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指知行本体,本体是指本来面貌,即不被别的东西污染的本来面貌。在当地人民质朴的品性与风俗影响下,知行合一在这里得到了最初的印证。”

基于此次考察活动,杨立华教授在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以“知行本体的确立:阳明赴谪思想历程诗证”主题进行直播,剖析王阳明赴谪期间的诗作,深入解读“龙场悟道”背后的阳明精神世界。

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可观看直播回放

想要理解“龙场悟道”,除了从阳明的哲学思想入手,还应当辅以他的诗歌来理解,因为他兼具哲学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在龙场期间,阳明写下数十首诗歌。可谓是阳明诗歌的创造巅峰,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都具有极高的赏析价值。

“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考察团队

探访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

这其中,《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正代表了他的诗作巅峰水准。在杨立华教授的深入解读下,我们仿佛看到了这首诗背后王阳明的心路历程——阳明作为高官世家子弟,初到龙场甚至没有住所,可以说他的人生到了谷底,但他在诗中没有一个怨字;当地人接纳了他,帮着他搭建居所,他也“缅怀黄唐化”,联想到这正如同黄帝唐尧时教化下的淳朴民风。

正因如此,就王阳明与贵州人文环境之间的互动,杨立华教授表示,“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贵州,自然(山水环境)、文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民生(老百姓的生活),我觉得这里是这些要素融合得最完美的地方之一。”

王阳明的著述对贵州文教产生重要影响。

图为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

阳明心学在贵州诞生后,王阳明如何对贵州产生影响?专家学者们也以其他视角探讨了这一命题。杨念群教授便从历史学的角度强调,王阳明作为江南士绅群体的代表,贬官至贵州后,自发地以民间的、私人的方式来传播儒学,不仅培养人才,拓展文教,而且在传播儒学的过程中,客观上造就了贵州的儒学化,在这一文化融合中,贵州形成了对中原的文化认同。

03

贵州“文化千岛”

如何成就一处处“跨学科交流现场”?

“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丘陵,125.8万座山头之间,以苗族、侗族、彝族、仡佬族等为代表的18个民族世代共居,造就“文化千岛”。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也造就了文化底蕴独特的众多村寨,此次行程里对大利侗寨的考察,就成就了一处多学科视角讨论当地文化底蕴的“交流现场”。

贵州山地村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图为美德侗寨。

大利侗寨,正是贵州山水与人文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走进鼓楼,可听到好似天籁之音的大歌与自然韵律相协调。溪水穿寨而过,为寨子分立两侧,依河而建的木楼赋予水之灵动。漫步于石板铺就的田间小道,不禁让人想起传唱数千年的上古遗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大利侗寨,人们在风雨桥上劳作、生活。

摄影/张罗

在为村寨依山傍水的格局、精妙的鼓楼技艺赞叹的同时,大利侗寨的一处四合院引起了专家们的别样兴趣。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清乾隆时期的一位杨姓老者所建,令人称奇的是,他从未去过北京,仅凭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制作图纸而成。杨念群教授感叹道:这一四合院的设计建造,表明了当地人对自己想象中的汉族文化进行模仿,也体现了其对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开放心态。

大利侗寨的四合院,有一种文化融合之美。

摄影/张罗

而一场国家级非遗侗族大歌的体验,则成为专家学者们从社会学、人类学等多角度跨学科交流的契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铭铭教授与卢云峰教授就侗族大歌的文化底蕴展开了一场讨论。侗族大歌作为音乐,一方面拉近了人们的心灵,促进了族群之间的和谐有序;在另一方面,同样以音乐为基础,划分了歌者的社会地位,这正体现了侗族人民独特的社会生活与秩序建构方式。

大利侗寨侗族大歌体验现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帆则特别注重一首《蝉之歌》里对传统文化的演绎,这首歌情感真挚,但并非是直白式的宣泄,而是先从自然界的事物引入,运用赋比兴式的方法来呈现自己的情感,这正与《诗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诚如此次考察活动的带队顾问王铭铭教授所总结:“这种文明智慧并不单独属于任何一个民族,而是属于共同在这里创造历史的不同民族的文明,这种文明互鉴与文化融合,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非常重要”,在此次学术考察中,像这样考察文化融合的时刻还有很多。

国家级非遗德江傩戏。

在体验了国家级非遗德江傩戏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铭铭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杨念群教授都注意到傩戏里的道教与民间宗教融合特征。王铭铭教授认为,在傩戏表演中,含有正一道和关公信仰的元素,这体现了傩戏背后有中原与西南文明互鉴、文化融合的印记。而在黔东南凯里学院,贵州本土的学者则就贵州人孙应鳌对宋明理学发展的贡献等主题,与考察团队展开了跨越省域的文化交流。

七天六夜里,专家学者正是从文化的融合、沟通这一视野出发,行走于江河之间的古镇,发掘“文化密码”,也赞叹于傩戏、苗绣等精彩文化遗产背后的海纳百川,为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哲思历程而感慨万千……贵州的文化深厚底蕴,正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发掘、考察。

远望贵州山地村落,探索“贵州山水间的文明智慧”。

文 | 后果、散木

编辑 | 后果

图片编辑 | =G

头图 | 陈伟红

封图 | 周睿曦

未署名图片来源|陈伟红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0 阅读:0

信韬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