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去世=价格上涨”,艺术市场的“死亡效应”定律

文化财富聚 2024-02-24 01:55:50

长久以来,“ 艺术家去世 = 价格上涨 ” 似乎已成为艺术市场的一个定律,很多人将其称之为“死亡效应”,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艺术家去世后作品价格的涨跌?

画家名气

一般来说,名家的作品,其市场价格会高于普通画家。比如,张大千的《桃源图》在2011年的嘉德秋拍上,以2.36亿的天价成交。

而在2020年,齐白石的《花草工虫册》在荣宝斋春拍中,以1.2995亿的天价成交。由此可见,名家作品的市场价格,是普通画家的数倍之多。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知名画家的去世,他们的作品也变得越来越少。这些知名画师的作品,其价格也随之而涨,已然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的主力军!

作品题材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欣赏具有历史背景、吉祥寓意的绘画题材。例如,齐白石的《祖国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就是非常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而且,如果同一幅画的画面内容,能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这幅画的收藏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齐白石作品

艺术价值。

对于藏家来说,购买藏品时,最注重的就是作品的的艺术性。因为,一件艺术水平高的艺术品,不但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一件好的艺术品,还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点,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所以,艺术价值越高的艺术品,就越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存世量。

对于收藏家来说,都希望自己的藏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获得收益回报,而已故的画家已不在人世,留下的作品屈指可数,一定不会再有新的画作诞生,因此存世的作品就属于绝品,不可再生,物以稀为贵,所以名画的收藏价值只会越来越高,价格也只会越来越贵。

这不难理解。如果艺术家还在世,那么他们就有可能随时创作,作品供给是在增加的;但艺术家的逝世却使得不可再生的艺术品总量出现定格,藏家一定会惜售,能在市场流通的作品可能更加稀少,因此升值是必然结果。

“艺术家去世才值钱”仿佛成为了艺术圈的魔咒,大众所熟知的艺术家在世时好像大多过得穷困潦倒,死后被世人捧上神坛,死亡对艺术家市场表现的影响在如今仍不容忽视,赵无极就是典型案例。他在生前已是市场宠儿,在2013年去世后,其艺术品价格更是直线上升。2018年,作品成交量达到了89%,其中超过五成的作品超过了原有成交价数倍之多!要知道,再好的画,只要数量不断增多,也会变得稀疏平常、不再值钱了。

毕加索作品

艺术总是超前的,尼采的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艺术先于哲学

画家大都很有个性、特立独行、思想前卫、突破传统学术规范、世俗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三重框架。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里总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才不被理解,自恃清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艺术家们往往是孤独的,也正因为这份孤独,他们才看的到别人感受不到的风景。

思想对于一位画家来说是灵魂,世界上从来都不缺画匠、一个比一个画的像,当然不是说画工不重要,画工是基础是地基,但是在画工之上,堆砌起来的是宫殿还是平房,就是看一位画家的思想。纯粹为了技巧就没什么价值了。

张大千作品

市场对艺术家最好的致敬就是他们作品拍卖价值的呈现,不论是马航失联逝去的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蒙高生等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因病去世的黄土画派开创者刘文西、中国当代焦墨第一人周广和以及今年4月刚刚去世的玉雕泰斗袁广如,他们在世时的市场地位和时代意义毋置疑。对比他们逝世后作品的升值情况而言,在他们逝世后,他们的遗作价值呈现一个爆发式增长。

艺术品拍卖不仅反映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估值趋势,同时也体现出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偏好。艺术家逝世后,好的作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拍卖价格也会不断上涨,艺术家逝世,激烈的市场竞争只会让好的作品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被烘托的超高的价格,如果能有好的机会拿到此类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失为一项好的投资方式。

0 阅读:0

文化财富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