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浩潜评星座 2024-10-05 15:26:43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③;其次,畏之④;其次,侮之⑤。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⑥。悠兮⑦,其贵言⑧。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⑨。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最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自在,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①太上:指的是最好的统治者。在古代汉语中,“太上”意味着至高无上,最高级的,用来形容最理想的状态或人。

②不知有之:人民不了解统治者的存在,即统治者的存在对人民来说是无感的。《古代汉语词典》中“知”解释为“晓得,了解”。

③亲而誉之:指人民亲近并称赞统治者。《说文解字》中“亲”解释为“至也”,“誉”解释为“声誉”。

④畏之:指人民畏惧统治者。《说文解字》中“畏”解释为“惧也”。

⑤侮之:指人民轻蔑统治者。《说文解字》中“侮”解释为“轻也”。

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导致人民不信任。《古代汉语词典》中“信”解释为“诚实”。

⑦悠兮:形容统治者的悠闲自在。《说文解字》中“悠”解释为“久也”。

⑧贵言:引申为不轻易发号施令。

⑨自然:意味着百姓认为一切的发生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外力强迫。

[评析]

在《道德经》第十七章中,老子提出了他的政治理念,即“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统治者是那些人民几乎感觉不到其存在的统治者,因为他们的治理方式是如此自然和不显眼,以至于人民能够自由地生活,不受强制和压迫。这种统治者不频繁地发布命令,而是让事物按照其自然的趋势发展。

“亲而誉之”意味着统治者通过仁义获得人民的亲近和赞誉,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理状态,但仍然低于“太上”的境界。“畏之”和“侮之”则分别代表了统治者依靠权威和恐惧以及被人民轻视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是老子认为不理想的治理方式。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强调了统治者的诚信对于获得人民信任的重要性。如果统治者不能做到诚实守信,那么人民自然不会信任他们,这可能导致治理的失败。

“悠兮,其贵言”描述了理想的统治者应该是悠闲自在的,不轻易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少言寡语来实现无为而治。“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表明,当治理成功时,人民甚至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是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这一章的内容体现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即最好的治理方式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让万物自然成长和发展。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这些观点,虽然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但仍然为理想的政治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0 阅读:0

浩潜评星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