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刘备都是汉中王,为啥刘邦统一天下,刘备不能,差距在哪?

历史战争 2024-10-16 08:27:50

汉高祖刘邦和汉昭烈帝刘备同是刘氏的子孙,又同样为汉中王,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按理来说这时刘备的军事实力比当时的刘邦还要强。

再来看看汉中,川蜀之地,国富而民强,地势险要,而且西川,地势广袤,足以屯兵百万,诸葛亮在公元前208年的《隆中对》中就提到,君欲成天下大业,当先取荆州,后取西川,然后屯兵,休养十年,在挥师北上,如此大业可成。

如此看来,西川八十一郡确实是十分的重要,历史上有两位汉中王都曾经拥有过巴蜀之地,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同,一个成为了汉高祖,一个惨死在白帝城,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一,是他们称帝的时机不同,公元前260年,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便分为汉中王,此时的刘邦,没有马上反对项羽在汉中称帝,而是烧毁栈道,依据天险,在巴蜀之地休养生息。等待时机一道,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的项羽措手不及。

而刘备不同,在公元219年,刘备在攻下西川之后,急于称帝,惹来当时,魏吴两国的忌惮,于是魏吴两国,一个白衣渡江攻打荆州,一个派七路大军坚守樊城,合力攻打刘备,导致刘备兵败夷陵,公元233年只得在白帝城托孤。

其二就是占领汉中之后的他们人生的态度不同,刘邦占领汉中之后,没有骄傲,反而是重用了韩信,张良,萧何等人,而反观刘备,攻取汉中之后就逐渐迷失自我。常言道忠言逆耳,不听取诸葛亮的建议,我行我素,为了给关羽报仇,执意攻吴,不仅丢失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动摇的蜀国的根基。

其三就当时的战局不同,刘邦在汉中称王的时候,只有项羽对他有威胁,而刘备在做汉中王的时候,刘备腹背受敌,南边有孙权,急于夺取荆州,而北方有曹操,虎视眈眈。

其实最关键还是性格不同,刘邦属于,胸怀大志,杀伐果断的人,刘邦野心极大,但是善于隐忍,在鸿门宴上,明明知道,人为刀斧我为鱼肉,但还是赴宴,降低项羽的猜疑,在赴宴的途中逃跑后,又送金银和玉石给项羽,让项羽以为刘备已经臣服,虽然当时的刘邦只是汉中王,但他的心里想的是天下,也不在乎什么道德礼法。

而刘备太过仁义,妇人之仁,张松带西川地图来投降,被他拒之门外,导致最后不得不以牺牲庞统的代价来夺取西川,如果庞统不死,岂能有魏吴两家什么事情呢?

《三国演义》中提到: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得天,而刘备得到了这两个人的辅佐,却还是没有成功的统一三国,一手好牌打个稀烂。也许就像刘备自己说一样,自己以仁义治理天下。仁义二字是他立命之本。

如果刘备放弃的他的仁义之心,刘备、关羽、黄忠、赵云等良将又怎么会跟随她,没有他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诸葛亮怎么会出山帮助他,毕竟他是靠着孔明的计策和五虎上将,才成为了汉中王的,如果没有一颗仁义之心,恐怕以他连战连败的记录来看,他连汉中王都做不到,只是诸葛亮虽已得其主,但不得其时,最终只能帮刘备走到这个位置。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终身信仰,刘备也是。刘备将仁义二字看的比性命还重要,即使失去生命有何妨,何况是小小的帝位。

所以这也导致了这刘邦和刘备最终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谁有又能说刘邦比刘备更聪明呢,到了晚年的刘邦还不是糊涂无道,先是杀死韩信,然后又仗杀萧何,逼死张良和樊哙等人,最后导致后宫当政。

0 阅读:25

历史战争

简介: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