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戚家军”凭什么这么厉害?

素戈儿 2024-11-14 14:04:56

以将领姓名来命名军队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十分罕见,“戚家军”算是其中典型。

说起“戚家军”,自然离不开明朝著名将军戚继光。

单凭战绩而言,戚继光不算非常突出,即使限于有明一代,戚继光也很难与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名将相提并论。

那么,戚继光凭什么这么厉害?甚至还拥有这支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英雄往往是由特定时代所造就的。说到戚继光,就不得不提及明朝时期的倭寇。

其实,自元末明初倭寇就在中国沿海出现了。

当时的日本,南北分裂,战乱不断。一些商人、海盗、武士和浪人等相互勾结,到海外谋求发展,于是成群结队来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掠夺骚扰。

明初几位皇帝还是生猛的,也比较智慧。

永乐大帝整饬军备,加强海防,同时使用外交力量,倭寇没有造成大规模破坏。正统之后,朝政紊乱,海防松弛,倭寇的势力又起来了。

到了嘉靖年间,形势进一步恶化。倭寇还是那么猖獗,一些中国人也加入为乱,代表人物如汪直、徐海等。

内外勾结,局面变得复杂起来。倭寇在总量上不算庞大,但为害严重,而且一直清除不了。

正是在此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戚继光登场了。

嘉靖七年(1528 年),戚家诞生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男孩。

戚景通在紧张不安中等到了儿子的出生,当他看到朝阳初升,光芒四射,心中万分喜悦,于是给这个儿子取名“继光”。

戚景通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为人老实肯干,但官运还算不错,一直升迁到神机营副将。

照理说,戚继光作为明军高级将领之后,生活应该相当优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戚景通为人正直,廉洁自律。

明朝官员工资收入有点低,戚景通一家人就比较清贫了。

戚景通对儿子进行严格教育,盼望他将来可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正是在良好家庭氛围熏陶下,戚继光自幼刻苦读书,萌生了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当戚继光十岁时,他的父亲办理了退休手续,于是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就转让给了戚继光。

也就是说,还是小学生的戚继光就已官居四品,成为名义上的将军了。此后生活并无多少实质性改变,戚继光在父亲与老师的教导下不断努力,知识日渐增长,意志日益坚定。

青年戚继光接过父职,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即登州卫指挥佥事,那年戚继光刚刚十八岁。

戚继光面临重大挑战,因为登州乃山东沿海重镇,他需要管理差不多上万号人。面对一批经常手脚不干净的老兵油子,戚继光颇为不满。

他进行了雷厉风行的改革,整顿军纪,严格考勤,可是收效甚微。年轻的戚继光接触到了冷酷而严峻的现实,学到了社会大学第一课,深刻体会到了良好愿望与实际成功之间的巨大差距。

热血的戚继光也是务实的,他刻苦锻炼,勤奋思考,全面提升个人能力。

在浙江,戚继光带兵打了几仗之后,发现原有士兵基本上是帮老兵油子,冲锋时半心半意,逃跑时则全心全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戚继光请求重新练兵。

巡抚胡宗宪被戚继光的诚意和决心打动,同意了。

戚继光不搞什么花架子,而以实战为主。他精选教官,武艺高强者方可出任。士兵的成绩分为九等,考核方式简单实用:双人对打,赢者升一级并赏银一分,输者降一级,另赏五棍。

通过这种地狱式训练,军队战斗力迅速提升。

后来,戚继光在一次出差途中,看到义乌人与永康人为争夺矿产而进行的群殴,见识到了义乌人剽悍尚武精神。

于是,他决定大量招收义乌兵。经过严格挑选,戚继光召集了一批极具战斗力的队伍。接

下来,戚继光在实战中去检验成果。义乌军意志顽强,作战勇猛,与倭寇作战不落下风。

然而,日本武士与浪人等也非等闲之辈,武器精良,技艺精湛。

几次遭遇战之后,戚继光认为与对方硬拼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正当戚继光一筹莫展之际,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来到浙江,送给戚继光一本专著《武》。

唐顺之是位高人,所著内容常人难以通晓,但戚继光是个例外,他不仅读懂了,还能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得到启发后,戚继光发明出独特阵型“鸳鸯阵”。

它是一种近身格斗阵法,每阵由十一人组成,配合使用盾牌、标枪、狼筅、长矛与短刀等五种武器。

“鸳鸯阵”能产生极强的战斗力,可对单兵形成碾压式优势。

后来,为了适应部队在狭窄空间作战以及追击战,戚继光又在“鸯阵”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五行阵”“三才阵”等新阵型,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作战方法。

“戚家军”是通过一场接一场的残酷战争打出名声的,其中台州大战具有代表性。

嘉靖四十年(1561 年)四月,两万余名倭寇侵犯台州,著名的台州大战正式上演。

宁海前哨战打响,戚家军试验了“鸳鸯阵”的威力,效果很好:

倭寇死伤二百多,戚家军仅一人轻伤。

戚继光敏锐感觉到,宁海之战很可能只是个诱饵,敌军的重点应在其他地方。果然,他们收到军情,倭寇另派了部队去偷袭戚家军的大本营新河城。

听闻消息后,明军将领们不淡定了,因为他们的家眷都在新河,而那里只有一些老弱兵力在留守。于是,大家极力要求全军火速回援。

此时,首领戚继光表现出了高超军事家的天才直感与超常冷静。

他认为,倭寇在抛烟雾弹,后面还隐藏着更大目标。戚继光安慰下属不要惊慌,并保证新河一定不会失守。

同时,他派出游击将军胡守仁带领部分人马火速驰援。戚继光之所以如此肯定,因为他知道在后方还有他的夫人王氏,危急关头王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后来,正如戚继光所料,王氏有效组织了新河城的防御战,加上援军及时赶到,粉碎了倭寇的阴谋。

戚继光率领主力留在驻地,静观倭寇下一步动向。

就在戚继光派出胡守仁的第二天下午,他们得知倭寇主力将向台州进犯。戚家军迅速向台州赶去,一个晚上行军一百一十里,终于抢在敌军之前赶到目的地。

在距离台州城不远处的花街,两军相遇,直接开打。花街之战,以戚家军大获全胜、倭寇大败结束。戚继光率四千明军对阵两万倭寇,五战五胜,歼敌五千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二十,取得“台州大捷”。

戚继光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是长袖善舞的外交高手。内阁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都重用戚继光,张居正尤为突出。

戚继光很注意维护与朝中重臣之间的良好关系,为此他没少费心思,没少花钱。

倘若按照其父戚景通所教导的方法,戚继光无论如何是负担不起的,因此不少人指责戚继光的品行有问题。

但我们应该清楚,戚继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即保全千千万万百姓的生命。

戚继光担任将军三十余年,退休时家无余田,只有几千卷书籍。他的钱基本上花在了请客送礼上,而且是为了公事,他个人是清白的。

要知道,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尤其是严嵩专权时期,要想做点事真的是难之又难。

戚继光虽然业务水平极高,但是一旦后台出事,他就没法施展手脚了。

张居正死后半年,给事中张鼎思就上书说戚继光不宜在北方,朝廷马上将戚继光调到广东。戚继光知道自己的时代结束了,后来在老家登州去世。

有缺点的英雄终究还是英雄。

戚继光生前军事成就显赫,四十年中无人匹敌。在四百多年后的今天,戚家军的威名依然如雷贯耳。

当然,戚继光也是位有血有肉的平凡之人。为了抗倭与边防事业,他可以玷损自己的政治羽毛,甚至不惜背负骂名,只求取得战争胜利,祈愿苍生平安。

或许,历史自会给戚继光一个公正评价。

0 阅读:3

素戈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