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7万做局,骗走乾隆真迹转卖8700万的专家刘岩,后来啥情况?

平安说过这个去 2024-09-21 03:49:07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9年,朱云带着乾隆真迹《嵩阳汉柏图》到鉴宝节目《华豫之门》,这副画作是他外祖父的遗产,他希望能通过节目获得一份权威的鉴定结果,改变自己的经济情况。

然而,鉴宝师刘岩断定这幅画是仿制品,并表示其市场价值仅在三万元左右。随后,朱云在刘岩的建议下,以17万元将画作卖给他介绍的买家。

2011年,朱云惊讶地发现《嵩阳汉柏图》竟然以8700万元的高价成交,顿时察觉到自己被骗。不久,他便将刘岩告上法庭。

那么,“天价画作”一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刘岩后来啥情况?

嵩阳汉柏图的历程

众所周知,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经济与军事上,也显现在文化艺术的极致追求上。

乾隆帝不仅亲自作画,还收藏大量书画作品,其中不乏具有历史价值的真迹。这天,乾隆帝在河南嵩山时,看见一棵古老的柏树,它高大挺拔,树形奇特,引起乾隆帝的浓厚兴趣。

随后,乾隆皇帝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作。完成画作后,他还为这幅画作赋诗,表现他对古柏深刻的敬意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于是,这幅《嵩阳汉柏图》随后被小心翼翼地保存,流传下来。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的动荡让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分散流失,《嵩阳汉柏图》也不例外。

它经过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普通百姓手中,也就是朱云的外祖父。他深知这幅画的来历,也对其价值有所认识,因此将其小心保管,作为家族的传世宝物。

多年后,朱云的外祖父将《嵩阳汉柏图》传给朱云。可对于年轻的朱云而言,这幅画虽具历史意义,但因缺乏专业知识,他对其真实价值并不清晰。

因此,朱云只是将画作放在家中的一隅,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接着过自己普通的农民生活

21世纪后,此时古玩市场变得愈发活跃。2009年,朱云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华豫之门》这样的鉴宝节目,这些节目常常展示各种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并对其价值进行鉴定。

受到节目的启发,朱云决定将《嵩阳汉柏图》带到节目组,希望能借此机会,验证祖传宝物的真实性,也许能给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

几天后,朱云早早地来到河南台的《华豫之门》节目录制现场。只见场馆内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大家都抱着自己的收藏品等待海选的开始。

节目组布置得颇为专业,入口处设置简易的登记台和候诊区。随后,朱云按照流程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并把画作交给工作人员。

朱云观察到,现场的专家们不仅仅是看画的外观,还细致地询问每一件藏品的来源和历史背景。虽然朱云尽力描述画作的来历,但他明显感受到自己在专家们面前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性。

最终,节目组工作人员宣布朱云没有通过海选,他只好无奈地收拾好画作,准备离开现场。就在此时,一位身着考究的中年男性专家走向他。

从17万到8700万

这个人正是鉴宝节目中的专家刘岩,此时他言辞温和地告诉朱云,虽然画在海选中未能通过,但他愿意在节目结束后再看一看这幅画。见状,朱云感到一丝希望,随即跟随刘岩前往他所在的酒店。

来到酒店房间后,刘岩反复翻看画作,仔细端详每一笔每一划,期间并没有发出过多的评价。片刻后,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

刘岩告诉朱云,这幅画并非真正的乾隆原作,而是乾隆时期的仿品,价值仅仅在三万元左右。

朱云顿时心生不安,紧接着刘岩又提出一个建议,表示如果在他的帮助下,这幅画可以卖到17万元。

听到这个消息,朱云的心情略微放松。然后,刘岩向朱云展示一份名片,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职称,并承诺会尽快安排买家。

几天后,刘岩果然如承诺般带来一个潜在的买家。这个买家在看到画作后,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有些犹豫不决。

刘岩则在旁边积极劝说,称这幅画的收藏价值仍然值得投资。经过一番交涉,买家最终同意以17万元的价格购买这幅画。

对朱云而言,这笔交易虽然少于市场的真实价值,但仍然是一笔巨款,足以改善他的生活。于是,朱云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家中。

2011年,朱云得知《嵩阳汉柏图》在拍卖行以8700万元成交时,深感震惊。此时,画作的真正价值暴露无遗,他才意识到当年出售的画作确实是乾隆皇帝所绘的真迹,市场价值远远高于17万元。

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欺骗后,朱云联系刘岩,要求其归还画作或者支付相应的损失补偿。然而,刘岩以自己并未直接参与交易的理由拒绝朱云的要求。于是,朱云岩告上法庭,指控其在鉴定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

尘埃落定

然而,朱云在准备诉讼材料时,发现一个让人困惑的情况。在古玩鉴定界中,有两个“刘岩”专家。

一位是南方的刘岩,他是古玩学术研究的专家,拥有正式的鉴定资格证书,但他从未参与过《华豫之门》的鉴宝节目,也不可能出现在北方的拍卖活动中。

另一位是北京的刘岩,虽然没有官方的鉴定资质证书,但在鉴宝界也颇有名气,经常参与各种鉴宝活动和节目。

困难的是,朱云无法确定自己应该告哪个刘岩。此时,南方的刘岩拿出自己合法的资质证书,证明自己与案件无关。

经过调查,朱云和他的律师确认,真正涉及案件的应是北京的刘岩。于是,朱云将北京的刘岩作为被告,将他告上法庭。

案件开庭前,朱云和律师对案情进行详细准备,但由于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刘岩故意将《嵩阳汉柏图》低估,以达到低价购买的目的,这件案子打得很艰难。

在法庭上,刘岩声称自己在交易中并没有进行任何虚假陈述,自己所提供的评估只是个人意见,并没有强制朱云接受。

刘岩还指出,交易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双方自愿签订的协议中并没有任何强买强卖的成分。

最终,法院认为朱云在交易过程中已经签订相关的协议,并且交易属于双方自愿的行为。由于证据不足,法院一审判决驳回朱云的诉讼请求。因此,这场官司以失败告终。

虽然朱云尝试追讨《嵩阳汉柏图》交易损失未果后,但事件的广泛报道让刘岩和《华豫之门》节目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各大新闻媒体指出古董市场中的风险和不透明性,许多古董爱好者和收藏者也对鉴宝节目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担心在这样的节目中,专家的权威可能被滥用。

因此,《华豫之门》节目组在舆论压力下,进行内部审查,并表示将加强对鉴定师的背景审核以及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而刘岩的名声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他依旧能够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各种古董鉴定活动,继续获得一部分客户的信任。

结语

这个案件让我们看到鉴宝领域中潜在的风险和阴暗面。古玩鉴定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极高的诚信。

然而,像刘岩这样的专家,尽管在外界眼中拥有权威,实际上却隐藏着不可预见的利益动机。

所以,无论是对待收藏品还是其他宝贵资产,我们都应选择权威且透明的渠道进行鉴定。即使对方是专家,我们也要充分了解其背景和资质,避免盲目信任。

最关键的是,在签订交易合同时,务必确保条款明确,尽量在法律咨询的帮助下进行,以防未来产生纠纷。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应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和警惕,防止被不良商人利用。

虽然这一次,刘岩仍能活跃于鉴定领域,但一个人如果在一次重大事件中暴露出欺诈的本质,但公众的质疑和信任的缺失将持续困扰他。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真正做到诚信与专业,才能长久立足。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

<正> 一九五九年发现的《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是一部手写的百廿回《红楼梦》稿本,每十回一册,装订成十二大册。内中有些册的首页及末页破损相当严重,四十一至五十回原稿又完全佚失。收藏者杨继振根据摆字本补抄了十回另十九页半之多。补抄部分与原文相接处盖有杨氏印信,以示区别。这样严重的破损,应当是由于《梦稿本》在漫长的岁月中被翻阅的遍数过多所致。《梦稿本》的大多数章回,都没有被重新誊清过,许多章节字迹流畅而潦草,保留着涂改增删的原始痕迹。《梦稿本》的出现,立即引起了海内外红学界的极大兴趣。一九六二年范宁先生便为它写了长篇的跋文,附在《梦稿本》的影印本之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和上海古籍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平安说过这个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