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飞不能指挥许世友,看华野内部联合作战指挥,有哪些套路?

智胜聊历史 2024-09-08 19:30:39

关于孟良崮战役具体指挥问题,近些年来,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一些影视题材作品中,甚至包括一些战史专家,都持这样一个观点:孟良崮战役发起总攻时,陈毅决定采取委托式指挥,把总攻的指挥权统一下放给叶飞,除1纵本身外,还让叶飞同时指挥陶勇的4纵、王必成的6纵、王建安的8纵、许世友的9纵,共5个主攻纵队来围歼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

对于这个问题,帅克曾作过专门的考证,认为叶飞统一指挥许世友等五个纵队不成立。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一是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明令华野“战役指挥交粟负责”,而交粟负责后一连打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三个大胜仗。陈毅甚至称粟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打孟良崮战役最关键的时候,陈毅不可能剥夺“愈出愈奇、愈打愈妙”的粟裕的总指挥权,而将其转交给叶飞。以陈毅的政治智慧和站位,以陈毅对粟裕的高度信任和倚重,他只会更好地贯彻落实伟人明确的“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放手让粟裕心无旁骛地实施指挥,而不是干扰甚至是做出否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的决定。

二是孟良崮战役《阵中日记》明确记载,战役打了三天,粟裕共发出了16组作战命令。我们看一下5月16日战役最后总攻这天粟裕发的七组具体命令:第一组是令1纵所有机动部队和4、6纵歼击25师。第二组是令8纵解决芦山,4纵解决六OO高地。第三组是令4纵除一部打扫战场外,其余西去并6纵配合1纵,由叶飞指挥“消灭65师、25师,改为包围”。第四组是令王建安指挥2纵、8纵向南出击83师。9纵为总预备队。第五组是令9纵、4纵打扫战场,肃清残敌,1纵、6纵仍打25师;第六组是令停止攻击25师、83师,续肃歼74师;第7组是令1纵、4纵、6纵暂停对25师之攻击,2纵、8纵暂停对83师之攻击。《阵中日记》把粟裕在最后一天的总攻指挥活动记载得非常清楚明确,何来叶飞指挥总攻的五个纵队呢?

三是如果真有陈毅委托叶飞指挥5个纵队发起总攻,《阵中日记》按说肯定有明确记载。相反,我们非但没有看到,反倒是看到粟裕命令叶飞统一指挥王必成6纵、陶勇4纵去攻歼包围“65师、25师”。命令王建安统一指挥8纵和韦国清的2纵“包围83师”。如果陈毅下令委托叶飞统一指挥总攻张灵甫,而粟裕则下令委托叶飞统一指挥1、4、6去打黄百韬。这不乱套了吗?兵家最重军令归一。这该相信谁呢?当然是相信《阵中日记》的记载了。因为《阵中日记》是一种原始的、实时的、客观的作战日志与记录,它与作战命令、指示,与往来电报一样,是最具权威与可信的史料之一。

四是传说叶飞统一指挥许世友等五个纵队,指挥王必成、陶勇好理解。因为从抗战时期,叶王陶便在一起打过联合作战。而一旦需要统一指挥时,往往是叶统一指挥王陶。但说孟良崮战役中叶飞除指挥王陶,还统一指挥许世友、王建安,这未免太过主观与牵强。因为《阵中日记》明确记载,此时粟裕已委托王建安统一指挥2、8两个纵队包围83师,而许世友的9纵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因为到最后的时候已经把74师围在孟良崮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么狭小的战场范围,大部队是无法展开的。反倒是针对战场外围的复杂敌情,需尽快指定一个主力纵队作为总预备队,以防不测。

我们说,指挥是门科学、是门艺术,它要求极高,是有其内在特点规律的。孟良崮战役中叶飞可以统一指挥王必成、陶勇,但称其还统一指挥许世友、王建安这两个老资格,既是太过主观牵强,也不太了解我军指挥的特点规律。透过这个例子,梳理分析华野三年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我们还是不难捋出一个大致的脉络规律和惯例套路的。

根据“在陈统一领导下,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整个华野大军在一起实施作战时,指挥的主责当是粟裕。战略防御阶段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战略进攻阶段的济南战役,战略决战阶段的淮海战役等莫不是如此。而一旦分兵在不同的战略区遂行战略任务时,各自分别受统帅部的垂直指挥。比如华野外线西兵团打的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等,内线山东兵团打的潍县战役、兖州战役等,基本上属于此类。

至于再下一位的联合作战指挥关系问题,我们也不妨用一些实例进行举证。这些实例主要以华野的参谋长陈士榘和几个老资格司令叶飞、韦国清、王建安、许世友、宋时轮为例,捋出他们之间的指挥关系便可得出华野下一位指挥关系的大致规律和套路。

帅克觉得,论起粟裕以下担纲委托式指挥或是遂行独当一面战略任务的指挥,当属华野参谋长陈士榘为最多。华野“七月分兵”后有一小段的时间,陈士榘最多时曾指挥叶飞的1纵、何以祥的3纵、陶勇的4纵、王建安的8纵、宋时轮的10纵共5个纵队。陈粟曾一度上报中央军委成立西兵团时,建议的是“以陈士榘为司令,唐亮为政委,王建安为副司令”。透过这一任命建议,至少体现出陈粟在考虑指挥用人上,是按照陈士榘——王建安——叶飞、宋时轮这样的一个排序来安排的。实际上,早在鲁中作战时,叶飞便接受过王建安的统一指挥。在孟良崮战役时,王建安与韦国清联合作战时也是由王来统一指挥。

至于许世友与这几个老资格之间的指挥关系,通过后来许世友任山东兵团司令、王建安任副司令来看,至少是许王在一起实施联合作战时,当是许世友来指挥。而论起华野以一个兵团长期遂行独自的战略任务而论,也以许世友的山东兵团为最长。回过头来看,孟良崮战役叶飞可以指挥王必成陶勇,但不能指挥王建安和许世友。因为华野通过多次战役实践,已经形成了由许世友大于王建安再大于叶飞,这样的一个顺位实施指挥的递次关系与基本套路。

而再往下一级指挥关系看,等到打淮海战役时,在陶勇的4纵与张翼翔的1纵实施联合作战时,则由陶勇来统一指挥。因为叶飞此时因病未参加淮海大战。陶勇与张翼翔对比,显然是陶勇更适合统一指挥。 事物就是这样,有那些老资格的司令在,便轮不着陶勇、王必成以及张仁初、聂凤智等相对资历弱一些的中生代司令来指挥。这虽不是一种固化定格的指挥关系,但通常是联合作战指挥关系中不是套路的套路。

12 阅读:3838
评论列表
  • 2024-09-09 16:56

    写的比较实在,尤其是从华野分兵失利后,陈更是着重遵循主席战役指挥以粟为主的指示,而且还要考虑华东局华中局集体讨论的意见。

  • 2024-09-09 13:16

    陈没这权力

    天星 回复:
    主要是没必要,中央树立粟裕全权指挥华野各部肯定来自于陈毅的推荐或者首肯

智胜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