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二机场”来了?还是一座共享机场?最新消息揭秘

张鲁谈社会新闻 2024-11-11 03:28:25

近年来,关于深圳“第二机场”的讨论不绝于耳,10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关于《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随后,这一话题再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方案》中提出,深圳将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并明确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的作用,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深圳的“第二机场”究竟是否来了?又为何是一座“共享机场”?

深圳机场的现状与挑战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作为国内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近年来客运量持续攀升。2023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运量达到了5273万人次,仅次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然而,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宝安国际机场的容量逐渐趋于饱和。尽管宝安机场正在不断推进扩建工程,包括填海造陆修建的三跑道扩建工程,但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这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深圳机场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空域资源的紧张。由于深圳靠近香港,其空域资源更加有限,这使得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增加航班量变得尤为困难。因此,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宝安机场的压力,成为深圳航空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共享机场”概念的提出

在此背景下,“共享机场”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共享机场”,即指一个机场不仅服务于所在城市,还通过协同发展和互联互通,为周边城市提供航空服务。这一概念在大湾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圳也不例外。《方案》中提出,深圳将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这意味着深圳将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机场资源,以满足自身的航空需求。

惠州平潭机场作为深圳的“第二机场”,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惠州平潭机场距离深圳东部区域较近,对这些区域居民的出行有一定吸引力。

通过改扩建,惠州平潭机场将具备千万级旅客吞吐量的能力,从而有效分担深圳宝安机场的客流量。同时,这也使得深圳能够将有限的空域资源更多地用于开拓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线,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的国际竞争力。

惠州平潭机场的优势与潜力

惠州平潭机场作为深圳的“第二机场”,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其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深圳东部区域较近,便于服务该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其次,惠州平潭机场已经完成了飞行区的扩建,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2023年,惠州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61.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2.9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未来,惠州平潭机场还将继续推进改扩建工程,提升机场的容量和服务水平。随着深圳与惠州之间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如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两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将进一步缩短,从而增强惠州平潭机场对深圳旅客的吸引力。此外,惠州平潭机场还可以不断拓展相关航线,丰富航线网络,提高航空服务的便捷性和多样性。

大湾区“共享机场”模式的推广

深圳的“共享机场”模式并非个例,在大湾区范围内,这一模式正在得到广泛推广。例如,规划中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项目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被外界称为“广州第二机场”。这座新机场同样是一座“共享机场”,将服务于广州及周边城市。

此外,重庆等城市也在谋划建设第二机场,以缓解现有机场的压力。

这些案例表明,“共享机场”模式已经成为解决大城市航空需求增长与机场容量有限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和互联互通,不同城市可以共享机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在大湾区范围内,这一模式更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需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来支撑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而“共享机场”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深圳航空业的未来展望

随着“共享机场”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深圳航空业的未来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协同发展的格局。一方面,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作用,不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和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惠州平潭机场等“第二机场”将承担起更多的国内航线任务,为深圳及周边城市的旅客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航空服务。

0 阅读:0

张鲁谈社会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