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1975年,冯雪峰卧病在床,肺癌的折磨让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革命文人日渐消瘦。茅盾得知此事后,心中大震,立即安排药材送去,还亲自前往探望。
病房内,冯雪峰接过药材,神情复杂:“这东西太珍贵了。”这次探望,不只是一次普通的拜访,而是他们几十年友谊的浓缩,承载着文学和革命的共同记忆。
早年奋斗与“左联”岁月
1920年代初,冯雪峰在浙江义乌的乡村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父母以务农为生,家境虽贫寒,但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好学精神。
1921年,冯雪峰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成为他接触新思想的起点。在求学期间,冯雪峰接触到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文化思潮,对旧社会的不满在心中激荡。
1922年,冯雪峰联合同学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创办了“湖畔诗社”。他们在西湖边诵读诗歌,表达对理想和社会变革的渴望。
那时,冯雪峰的声音总是坚定而洪亮:“文学不应仅仅是美好的句子,更应该是燃烧的火焰。”
诗社的成员常在夜晚聚在一起,讨论时事和理想。冯雪峰的作品中充满激情与挑战,激励着身边的青年。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上下陷入白色恐怖,大批进步人士被捕或逃亡。冯雪峰此时已经深深参与革命活动,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意识到,单凭诗歌无法扭转时代的黑暗,必须通过更直接的革命文学来唤醒民众。他开始参与地下工作,为党的文艺宣传出谋划策。
1930年,冯雪峰担任“左联”党团书记,该组织成为革命文人和进步作家的庇护所。茅盾以“茅盾”的笔名迅速崛起,作品大胆揭露社会问题。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秘密会议上。会议室内的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味。“茅盾同志,我看过你的《幻灭》,写得好,深刻。”
冯雪峰主动伸手,语气中带着钦佩。茅盾点头,眼里透出锐利的目光:“雪峰,你的文章也有力,能直指问题核心。”
茅盾
他们开始频繁合作,每次讨论都延续到深夜。某个夜晚,两人围坐在桌旁,桌上堆满了革命报纸和未完成的稿件。“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文章,揭露黑暗,让民众清醒过来。”
茅盾提议,语气坚定。冯雪峰回应:“不光是揭露,还要给他们希望。”
1933年冬,冯雪峰被捕入狱。在那冰冷潮湿的牢房里,他蜷缩在角落,耳边是囚犯低声的叹息和狱卒的脚步声。
冯雪峰闭上眼,思绪回到“左联”讨论会上的热烈场景,想起那些为文学与革命奋斗的日子。茅盾在外多方联系,希望打探冯雪峰的消息,心中焦虑:“雪峰不会轻易倒下,他是战士。”
新中国的崛起与文化使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街头巷尾一片欢腾,冯雪峰结束了漂泊与战斗的岁月,终于回到北京。他看着焕然一新的城市,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希望。
冯雪峰被任命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和指导成为他新的使命。茅盾则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负责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冯雪峰在一次作协会议上发言:“新中国的文学,不能只停留在胜利的欢呼,还要写出人民的生活,写出他们的奋斗与梦想。”
茅盾坐在听众席,微微点头。会后,两人并肩走出会场,冯雪峰拍了拍茅盾的肩:“德鸿,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茅盾笑了:“总要有人扛。”
1950年代初,冯雪峰和茅盾开始推动全国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普及工作。冯雪峰亲自前往农村、工厂和矿区,搜集素材,了解人民的真实生活。
他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劳动,聆听他们的诉说:“你们的故事,就是我们要写的。”这句话常挂在他的嘴边。
1953年,冯雪峰在采风归来后,与茅盾会面,谈起了见闻:“工人的辛苦,农民的坚韧,都是无数动人心魄的篇章。”茅盾听后,深受触动:“这些,正是我们应该书写的内容。”
他们在会议室里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如何用文学反映人民的心声,成了两人的共同课题。
1960年代,文艺界的环境开始显得复杂。冯雪峰在创作中感到了一些阻力,但他坚持文学的真实性,不愿违背内心的信念。茅盾面临着文化政策制定中的压力,眼神中常带着沉思。
某次私下谈话中,冯雪峰叹了口气:“文学该真实,哪怕过程艰难。”茅盾眼中闪过一丝赞同,拍了拍老友的肩:“这就是我们该坚持的。”
1975年的最后岁月
1975年,冯雪峰的身体出现问题。起初,他感到胸口隐隐作痛,呼吸急促,但他并未多在意。几个星期后,病痛加剧,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
医生确诊为肺癌,消息传开后,整个文艺界都为之震惊。朋友们纷纷前来看望,病房内外总是人影闪动。病房里,冯雪峰倚靠在枕头上,脸色苍白,目光却依旧清明。
茅盾听到消息,眉头深锁,立刻让助手准备药材。那批药材是稀有的滋补品,获取不易。
茅盾亲自确认后,将药材送到医院,自己也赶到病房。推开病房门时,他看到冯雪峰微笑着:“老友,你来了。”声音虽低,却透出温暖。
茅盾走到床边,将药材递给他:“这对你有好处。”冯雪峰接过,手指微微颤抖,轻声道:“这东西太珍贵了。”两人对视,彼此的眼中闪着泪光。
回忆涌上心头,从“左联”时期的并肩作战,到新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共同努力,那些过往仿佛就在眼前。
几周后,冯雪峰的病情恶化,无法再下床活动。病房外,秋风夹着凉意吹过,树叶飘落,像是诉说着离别的讯息。茅盾再次来到医院,站在病床前,默默握住冯雪峰的手。
两人对视片刻,无需言语。冯雪峰微微点头,嘴唇轻动:“文以载道,直到最后。”
1976年1月31日,冯雪峰安详地闭上双眼,离开了这个世界。消息传到茅盾耳中,他在书房内沉默许久,窗外寒风呼啸。
他缓缓走到书桌前,拿起一封旧信,信纸泛黄,字迹清晰,正是冯雪峰的笔迹:“无论如何,文学是我们一生的路。”
结尾冯雪峰和茅盾的友谊,是一段充满革命热情和文学激情的旅程。他们用文字见证时代的变迁,用行动诠释彼此的信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