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要维护法律,但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期待”。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电影《第二十条》所探讨的话题颇为沉重,就是如何判定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然而创作者却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看似轻松的氛围。不得不承认,这种剧作手法不仅契合了春节档电影的风格,还略带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
无论是王永强的故事,还是张贵生的故事,再或者是韩雨辰的故事,都在围绕一个话题探讨:法律真的能带来公平吗?
嫌疑人夺门而出,将对方击倒在地,一番撕扯后双方分开。紧接着,嫌疑人冲入屋内,拿起剪刀,继续追赶上去,连捅对方二十几刀,致使伤者伤势严重,最终在 ICU 中不治身亡。
任谁单看了这个环节,都会觉得嫌疑人是蓄意杀人。
但这恰恰是这个电影的主线案件,也是贯穿全片的核心剧情:王永强案。王永强长期遭受村霸刘文经的欺凌,妻子在屋里被村霸强奸,如果恶与苦也分等级,这一幕绝对是让所有人血压飙升的最高级。
盛怒和惊惧交加的王永强,在冲动之下将刘文经捅成重伤,最终导致其不治身亡。事情发生后,王永强被拘捕,立案原因并非正当防卫,而是被指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按照过往的判例来看,王永强的罪行确凿,极有可能被以故意伤害罪起诉。
看起来样貌平平的小老头,却逼得残障的郝秀萍母女走投无路。
然而,检察官吕玲玲为了给王永强讨回公道,一直努力帮他寻找证据,并与韩明一同保护郝秀萍和女儿,使其免受村霸的威胁和伤害。
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来看,实施霸凌的一方遭受恶果是自食其果,但法律讲究的是法理和证据。当司法习惯与人情世故产生冲突时,人们应该如何抉择?而作为执法者,又该怎样去维护公平正义呢?这是影片提出的极具分量的质问。
正当防卫并非休眠的法条,其存在的意义是增加坏人的犯罪成本,而非提高好人自卫的代价。在听证会上,当韩检察官说出“正当防卫”四个字时,不禁令人热泪盈眶。我非常欣赏其中的女性角色,李茂娟、郝秀萍和吕玲玲之间的相互扶持,展现出了非常美好的“她”力量。
《第二十条》是按昆山龙哥案改编的,昆山龙哥案从故意伤害致死,改判正当防卫,恰恰是法治的巨大进步。
法律对弱者的保护意义如同天空中的太阳,无需我们额外付出,它便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将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倘若要靠闹事的混混去干扰才能推进进程,只有好人以死相搏才能得到解决,这并非法律的权威所在,而是法律的悲哀之处!
“是什么让一个聋哑母亲,抛下残疾的孩子,抛下狱中的丈夫,选择独自去死?”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办的不是案,是别人的人生啊?!”
《第二十条》的意义是他人有难时我们有勇气施以援手,是我们有危险时也有底气正当防卫 是为苍生请命,是为弱者鸣冤! 第二十条真的值得一看再看。
电影《第二十条》用喜剧方式打开现实主义,笑泪交织的过程中讲述刑法第二十条的真正含义,《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①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②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③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在现实里,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在哪?电影没告诉我们,它就是在呼唤法律人的良心。良心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或许各位看官自有感受。
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普通人的一生充满变故,环境在变、心态在变、磨难在变、挑战在变。存在着太多难以伸张正义的痛苦和无奈,守护正义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善的渴求,对于公平正义的普遍期待。因此总需要有文艺作品不断地进行表达和提醒观众,否则人们会逐渐习惯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最终变得麻木无情。
文艺作品的活力和魅力源于对时代的取材、对生活的挖掘,能够触动心灵,引发人们的深刻思考。制片人、导演不应只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去盲目迎合低级趣味。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一点我觉得《第二十条》做到了。
我想这部电影的主旨是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你,每一个我发声。它在鼓励我们做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而不是只能躲在背后冷眼相待。
善自有万钧之力。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