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设计不止于美,更是战略

代天看汽车 2024-07-07 14:24:29

“内卷”究竟是对是错,成为了这几天车圈争论最激烈的话题。

反内卷的声音也越来越多,那该怎么做呢?

吉利汽车副总裁陈政在近期的蓝皮书论坛提出“设计即战略”,认为内卷乱象需要靠设计破局的解题思考,很值得我们探讨探讨。

在价格战愈发猛烈的今天,一味追求高质量的设计不是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吗?“设计即战略”能消除内卷乱象吗?这个战略又该如何规划与执行?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设计即战略”这句话肩负了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它是在无限内卷的价格战中,在丑陋又无情的零和博弈里,追求美的一缕微光,也是破局内卷的一剂良方。

对此,陈政直言道,“当全球市场成为更大的赛场,粗暴、低维度的竞争手段,只是竭泽而渔,绝不是长久的战略。”

的确,在当下过度内卷的价格战背景下,在企业为了残酷的肉搏抠尽每一分成本、甚至不惜影响用户体验的环境里,只会增加成本的设计对只顾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者来讲,就像眼中钉一样碍眼。但无限卷低价一定会遭到反噬,人们对高品质的追求必然会回归——最能体现高品质的,一定是好设计。

也许正是看到这一点,并把它上升到战略高度,才能在吉利银河E8这种高价值的产品上,实现了比豪华品牌还早的、颇具价值感与辨识度的一体式发光前脸设计。

也才能在友商们无暇顾及前瞻探索的当下,坚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开发集AI概念与独家技术于一身的银河星舰,并在北京车展上态度鲜明地喊出“原创与创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坚信,人是需要怀揣着想象,才能活下去。”

我很能理解陈政的执着,只要你的企业战略是与用户在一起、以用户为中心,那“设计即战略”一定没错——设计师是离用户最近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利益,就是让一台车好看好用好有价值。

但说句实在的,如果能靠高价值赢得竞争,谁想无限地卷低价格呢。很多企业之所以没把设计当战略,并非不想追求美,而是不知道怎么做。

在“设计即战略”的目标与不再内卷的结果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规划动作,决定着这究竟是一句虚话,还是一剂具有奇效的良方。

这个动作的第一步是从上至下的思维共识。

去年12月的吉利设计国际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设计,就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统一思想高效行动。

第二步就是用体系来做好规划,比如吉利在去年底提出的“建立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中国车企想要建立设计话语体系,是想证明自己的设计是好看的唯一标准吗?

其实,在陈政看来,这个体系与美丑的评价标准无关。

就像曾经主导了设计话语体系的国际大厂们,通过严苛的零部件通用策略来降本增效、通过最小设计改动产生最大产品差异与用户价值的众多衍生版车型、通过固定的设计DNA赋予品牌清晰且值得信赖的形象以节约营销资源等,建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让偏感性的设计以一种更理性的方式赋能企业发展战略。

今天,吉利在包括产品规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汽车商业全链路上做功,目的也是要让设计成为与技术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且具有竞争力的价值体系。

举个例子,无论是在产品端通过银河系列以统一又各有特色的形象助力公司的战略焕新,还是在传播端以文化母体为根的品牌塑造,这些都是助力公司经营和品牌向上,而非为单一产品争个美丑的设计表达。

建立话语体系,其实还蕴含着另一层严苛的自我要求——你得是原创,才有资格建立话语权。

“在微差时代,要保持独特且原创的品牌特征很难,但往往难而正确的事情才有更大的收益,致敬的、容易的、保守的做法,只要不是原创,我认为都不是持久的。”

“抄苹果的越卖越便宜,但苹果却越卖越贵。”为了成为后者,除了努力建立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之外,吉利设计还进行了全球性的田野调查和文化溯源,解锁全球审美的共性;联动国内外顶尖学者、汽车设计领域资深专家,开启长久投入的产教体系;和集团其他品牌一起在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意大利米兰设立了四大设计中心,汇聚了超过20个国家地区,1000余位顶尖设计人才。

在陈政眼里,偶然的一两个爆品撞大运没用,战略靠的是久久为功的体系规划。

有了目标,有了规划,战略该怎么执行?

吉利设计一直把速度看做商业竞争的利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023年初银河之光亮相后,银河L7、L6陆续跟上,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0到10万的累计销量。到如今一年有余,吉利银河已经发布了6款车型。

其中有借助AI赋能企业技术战略的银河星舰,基于吉利自研的星睿AI大模型,以一张AI与设计师共创的“水舟岸”空间灵感图出发,演化为了将听起来较为抽象的GEA智能架构、AI数字底盘、天地一体化技术战略落地为具象表达的设计实践;

也有用中国设计应对全球审美、助力企业出海战略的银河E5,通过克制的减法设计,减去很多个性化、地区性过强的设计特征,用润玉流光的中国瓷器穿越时空与文化的隔阂,实现全球车战略的设计探索。

还有上市不到5个月,就斩获了红点、iF、IDA、MUSE、意大利A等5项国际设计大奖的银河E8。

实际上,吉利银河系列自上市以来,就在国际设计大奖评选中屡获大奖。最近,全球三大设计奖之一的红点奖举行颁奖典礼,吉利银河E8斩获“2024年红点产品设计大奖”,这背后不仅体现着中国汽车原创设计自信崛起,也象征着中国车企正在用“原创设计”重塑世界对中国品牌的全新认知。

当然,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表象的“美”,正如陈政所言,这是吉利对“设计即战略”坚定践行的必然,也印证了吉利对设计三要素的深刻洞察:

首先,设计,是99%的缜密逻辑和战略选择,再加上1%灵光一现,也可以理解为是理性与感性碰撞出的火花。正是中国设计新范式的构建,加上全球顶尖设计人才的灵感迸发,才有了E8这样划时代的作品;

第二,设计,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时代的想象。这意味着每个设计师都是产品经理,以人文引领所有变革,用科技表达创新;

第三、设计,不是被动的应对当下,而是主动掌握未来的长期主义。长期靠什么?靠的是设计与生俱来该有的主观能动性和久久为功的持久性,亦如吉利设计团队全球24小时协同合作,跨越时差,相互赋能,并肩作战,唯有具备面向未来的坚持,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

当然了,想集齐这三大要素,需要投入更多人、更多时间、更多产品去试错,更早完成了体系丰富的经验积累与不断的迭代优化,也必然会比别人更早地对战略进行纠偏,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少不了碰壁与干扰。量变引起质变,是最直观的物理规律。

说句实在的,“设计即战略”5个字,并不是谁都有底气敢于对外公开表达的。

不然,也不会有太多像A像B但唯独不像自己的车,一遍又一遍地诠释着战略指数为0的设计决策与执行的结果。相反,从一开始就走高仿路线的品牌,缺乏独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再想在用户心中建立认同感与归属感来持续抬高溢价,难于登天。

正如陈政所言,面对全球竞争,“设计战略”不再只是做一两个爆款产品,而是要步步为营,通过对原创的坚持做好长期布局,结硬寨,打呆仗。

从吉利博越、博瑞“大美中国车”、到银河之光的亮相,银河家族L7、L6、E8、银河星舰的发布,再到今天的银河E5——在践行“设计即战略”的路上,虽然未必同行者众,天堑也不会瞬间变通途,但吉利的努力畅想,为“不再内卷的中国汽车”提供了一个新可能。

0 阅读:0

代天看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