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在辽阔世界里,见天、见地、见众生

泽青茶事 2024-07-21 10:22:52

何为“更好的旅行”?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旅人有一千种旅行方式,适合自己的旅行,就是好的。但无论哪种方式,有意义的旅行,都能将人从日复一日的流程性生活中打捞出来。让我们抛却日常的按部就班,去往不确定的远方,打开感官和眼界,从认识陌生而广阔的界域中,寻找自身的位置和价值。

旅行,让人重新拥有看待世界的眼光

《午夜降临前抵达》一书里这样写道:“真正的旅行绝不仅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或许旅行,本该如此。

一、当代人的旅行观:在辽阔世界里,见天、见地、见众生

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那为什么要旅行?或许是因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就在那里。

18世纪,刚从牛津、剑桥毕业的英国贵族子弟会带着一笔资金,穿越英吉利海峡,在欧洲大陆上“壮游”。壮游的目的是领略各地风光、感受各种文化,从而培养“世界公民”意识。进入20世纪,古典式壮游转化为现代式旅行,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城市中产会定期走出格子间,走出社会规训,走向异国他乡,走向陌生环境,获得情绪的释放和精神的解脱。

旅行,由此被赋予了“超脱当下,寻找自我”的意义。然而,当旅行变成一种内卷化的追逐,匆忙纷乱的行程,网红扎堆的景点,滤镜过度的美颜,大同小异的vlog……不禁让人疲惫。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正试图重新定义旅行的意义,并重构旅行和人的关系。

我们找到三位常年旅行的朋友,与他们聊起各自的旅行往事。他们也曾“走过弯路,在千篇一律的风景中迷失过自我”。如今,他们探索出了更好的旅行体验:关于如何感受当地文化生活、如何与当地人建立连接,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与其记录风景,不如感受风景”

@絮絮,90后,会计,旅行5年

六天时间,五座城市,每天只睡三小时,奔波在景点和景点之间,见缝插针地吃饭、休憩……这是絮絮2019年的日本之行。那时她刚大学毕业,手头没有太多存款和年假。

“糟透了!”提起5年前的这次穷游,絮絮至今能感受到一种身心俱疲的沮丧。

她记得一天凌晨,被朋友拖去名古屋爬山。明明山景可人,但睡眼惺忪的她只觉恍惚。由于中午还要乘新干线赶往京都,只能选择匆忙下山。至今,她都无法记起那座小山的名字。

用最短的时间,打卡最多的景点,曾是絮絮奉行的原则。可经历了那次糟糕的体验,她反躬自问:这样的旅行,究竟有什么意义?

法国思想家蒙田认为,旅行是寻找自我和发现世界的过程。通过旅行,我们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生活更加充实和富有意义。反观“打卡式旅行”,风景看了,小食吃了,美照也拍了,回忆却是空的。“当时的感受如何、当地人如何生活、喜欢吃什么、聊什么……那种当地的生活体验,才是我向往的。”絮絮说。

去年秋天,她一个人去杭州玩。没做攻略,也不打算挤景点,睡到自然醒吃了个早午餐后,她随手扫了辆共享单车,避开西湖的人潮,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一直骑。沿途的风景是从未见过的,微风吹拂着衬衫,丹桂飘香,给人一种秋天煮熟的幸福感。她也不知道自己骑了多久,直到眼前的夕阳提醒了她——她停下车记录下了这一刻,感到无比满足。

治愈时刻

骑累了,她就往酒店的方向返程。路过玩具店,就看看有什么新奇小玩意儿;路过菜市场,大方地试吃水果;路过街心公园,饶有兴致地围观大爷下象棋。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兴起而至,兴尽而归”的旅行体验。

这样的“cityride”之外,絮絮还开发出一种更浪漫的方式,来感受一座城市:随机选一辆公交,从市中心一路坐到城郊。她坐在车上,一边领略车窗外陌生的风景,看形形色色的路人经过;一边听车上的人用方言聊天,尽管听不懂,也倍感亲切。专属于一座城市的人间烟火气,就这样挑动着她的“五感”。

絮絮喜欢的街景

尽管对絮絮这样的上班族来说,随性的慢旅行似乎依然略显“奢侈”,但和过去无论是出行前精心策划、还是行程中严丝合缝的“特种兵式”旅行相比——为了“出片”,出门前还得精心打扮一番;像现在这样,衣着舒适地走街串巷,更让她感到放松愉快。用自己的感官而不是相机去记录,反而能把所见所闻都深深刻入回忆,与真实世界产生连接的感觉,乐趣无穷。

“与其走马观花,不如与人建立连接”

@小鱼,90后半职业旅行玩家,旅行3年

小鱼属于很快参悟了旅行意义的人。当然,这也是不断探索的结果。

小鱼的人生里,曾一直走着最“正确”的那条路:念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去全国知名公司工作。一切按部就班,也一眼望得到头。

旅行,彻底改变了这个“乖小孩”的人生轨迹。在摩洛哥的街头,她见到了很多本土“艺术家”——说是艺术家,但从专业的评判眼光而言,他们实在画功平平。甚至在普通人看来,这些作品也不一定赏心悦目,但每幅作品都有着鲜明个性,让人过目难忘。而更触动她的,是他们对创作的投入和尽兴,不求卓越,只求快乐。

摩洛哥街头艺术家的画作

围观他们创作时,她承认自己受到了某种冲击:原来创作还可以这样?但,创作本来不就应该这样吗?

摩洛哥街头的快乐,并不只属于艺术家们,还有爱踢球的大人小孩。任何超过两平米的地方,都会看到一群人在快乐奔跑,那种气氛,让小鱼来不及多想就立刻加入。放以前,她万万不敢这么做:一个不会踢球的人,不应该要先去培训班学习,再去认真研究规则……或者至少,也要先买双球鞋吧?

人们在摩洛哥街头快乐踢球

但在这里,你只要跟着人群奔跑,感受快乐就好。在那没人会嘲笑你——因为他们自己踢得也不算好。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怎么活都可以”的自在人生,让小鱼陷入思考:有些地区经济并不发达,大家唱歌画画踢球样样不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舒展、畅快地活着。

想通之后,她不再“卷”大城市的体面工作,而成了一个“半职业旅行者”,大部分时间独自旅行,剩下的时间带人旅行。

小鱼在摩洛哥看到的一场盛大日出

对现在的她来说,没有非去不可的景点,没有非打不可的卡,蜂拥而至的网红决定不了景观的价值,真正有灵魂的旅行,一定要给人的感官和内心带来冲击,这种冲击可能来自风景,也可能来自人。

这几年旅行中让小鱼印象最深的人,是她在横店认识的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却为了追求年轻时的演戏梦,关掉经营了几十年的影楼,成了一名每天跑组吃盒饭的“横漂”。日赚一百八,却天天笑哈哈。

几年旅行下来,她见识了无数种“社会时钟”之外的活法: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珠峰半个多月只为等一朵花的盛开;只身从广西自驾至辽宁的姑娘,每天跟着潮汐时间醒来,为的是记录200万只鸻(héng)鹬(yù)的迁徙。最近,她在约旦难民营遇到一位志愿者,还让她彻底消除了转行后的年龄焦虑:对方三十多岁从国企辞职,如今正在全球各地做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心理疗愈,而她的终极理想,是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

小鱼的志愿者朋友在难民营分享故事

这些旅行中遇到的人和故事,细微而有力地影响了小鱼: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不一定要走多么“正确”的路,也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顺利抑或挫败,去感受纯粹的快乐,尽可能地去延展生命体验,是每个人都值得、也应该拥有的人生礼物。

一开心,就喜欢上树的小鱼

“与其追求见识的广度,不如探索体验的深度”

@林玮婕,80后,资深媒体人,旅行10年+

旅行之于林玮婕,则有另一重意义。

大学毕业后,玮婕一直从事新闻工作,那些报道过的战争和冲突事件,常让她对世界有着不美好的想象,尤其是对某些特定区域,存在着刻板印象。而旅行,矫正了这种负面观感。

2004年在欧洲游学,当和朋友聊起 “为什么穆斯林国家的男性可以娶四个老婆”话题时,她和大部分人一样,对此持批判态度。但当地的女性朋友告诉她,嫁娶成立的前提,是男方必须给四个老婆同等的物质生活,一旦选择照顾对方,就必须照料女性生活的全部。这对当地女孩来说,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是她们生活的保障。

玮婕这才意识到,评判别国人民生活的幸福标准,通常会以本国文化为标尺来衡量,而这是狭隘的。这次经历教会了玮婕以一种平等和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理解多元的文化与社会;若非如此,她所见的不过是自我设限的一隅。

她认同同为战地记者的周轶君的一个观点:世界观的匮乏,本质上还是地理知识的匮乏。而要形成对一个地方的地理观念,就要身体力行,真正地踏上那片土地,看看那里是高原还是平原,当地人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平视的、更准确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地方。因为任何的生活方式或价值观,都是一个地方的地理人文所决定的。

四处旅行的玮婕,被因斯布鲁克的风景深深治愈

后来,玮婕实践出一个能够快速和当地文化建立连接的“独门秘方”: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先参加当地人的烹饪体验课程。民以食为天,一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就在跟他们学做菜、逛菜场的过程中,一一展现。

开始学做海鲜料理

去葡萄牙跟一个主妇学习炖海鲜时,她见识到一个奇妙的菜市场:一楼是一个个菜摊,平平无奇,二楼却是热闹的市民办事处,能够办理驾照、签证等事务性工作。据说这是当地政府为保护传统菜市场的刻意为之,而市民提着菜篮办事的奇观,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玮婕很喜欢跟菜摊主们交流,了解菜从哪里来,怎么煮最好吃。她甚至学会了如何识别彩椒的“性别”:“把它们翻转过来,四个瓣就是母的,三个瓣就是公的。通常,母彩椒比公彩椒更香甜。”

玮婕在认真识别彩椒“性别”

除了做菜,跑步也是玮婕和陌生城市快速建立连接的方式。每到一地,她都会规划跑步路线,时间充裕甚至会参加当地的跑步比赛。

她见过很多城市苏醒前的样子,也领略过华灯初上的街景,而比赛时因路段需要封闭,更是视野辽阔、绿草萋萋,这一切跑步中的所见所感,都让她觉得和这座城市产生了直观而亲密的接触,仿佛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

玮婕在法国波尔多参加红酒马拉松比赛

作为一个足迹遍布全球的资深旅行者,她最喜欢的,要数艺术气氛浓厚、自然风光同样壮美的欧洲。于是,去年7月底,她带着自己的五只爱猫,去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生活一段时间。

而在旅途中,还发生了一件让她至今回想起来还倍感暖心的事。

为方便运输,三只猫进了有氧货舱被托运,两只猫跟玮婕上了客舱。但飞机即将落地时,她却发现背包拉链开着,一只猫不见了。焦急的她立刻求助空乘,他们先进行了机舱广播,待飞机落地后又都留下来帮她寻猫,但仍不见踪影,因后续的飞行任务机内需要尽快清洁,机组人员让她先回家等消息。

隔天下午,她就收到了机组人员的电话,让她立即前往机场,猫找到了。小家伙被发现时,还正躲在毛毯里舒服地躺着。玮婕去到机场时,着实被眼前猫猫出场的架势“可爱”到了:全机组人员推着它,还特意准备了它爱吃的鸡胸肉。

开心地与乘务人员合影留念

装猫猫的箱子上还附了一张机组人员手写的暖心卡片:非常开心可以把猫咪安全带回家,记得给你的猫一个热情的抱抱哦。

机组人员的暖心卡片

这件事让玮婕感动很久。后来,她把这段旅途中的小插曲发在网上,同样收到许多网友的感慨,“善良的机组人员,真是旅行的定心丸”。小意外和随之而来的惊喜与感动,或许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

玮婕的这趟旅程,乘坐的是荷兰皇家航空,而旅行并不开始于到达目的地,早在出家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荷兰皇家航空始终致力于提供难忘的出行体验,100多年来带领旅客飞抵全球各地,实现大家出行的美好愿景。无论是与家人或朋友团聚,探索新的文化和风景,还是与客户和同事建立联系,抑或寻找冒险与发现……无论是在飞机上、机场还是网上,在旅行前、旅行中还是旅行后,荷航员工都会真正地关心旅客和他们的旅行。

近几年人们常忙于追求见识的广度,而忽略了体验的深度;在意去往更多的目的地,而忘记与人建立连结。所幸还有絮絮、小鱼和玮婕这样的旅行者,她们拓展了旅行的宽度与深度,重新发现了旅行的意义。而荷航,正希望成为旅客有意义旅行的赋能者、促成者与见证者。我们与荷航一起,鼓励人们践行 “更好的旅行”。在旅途中的每一步,与人、地点和经历,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何为“更好的旅行”?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旅人有一千种旅行方式,适合自己的旅行,就是好的。但无论哪种方式,有意义的旅行,都能将人从日复一日的流程性生活中打捞出来。让我们抛却日常的按部就班,去往不确定的远方,打开感官和眼界,从认识陌生而广阔的界域中,寻找自身的位置和价值。

旅行,让人重新拥有看待世界的眼光

《午夜降临前抵达》一书里这样写道:“真正的旅行绝不仅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或许旅行,本该如此。

二、补充能量最好的方式:天补、自补、人补

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曾提出过“能量层级论”。一个人的能量层次越低,他的情绪就越悲观,对待生活也越消极。反之,能量层次高的人,往往热情洋溢,对待生活积极乐观。

作家冯唐说过,人的能量,比情商、智商更重要。如果你感觉生活灰暗,做事打不起精气神,说明你该补充能量了。

1、天补

作家毕淑敏在《旅行是一味草药》中,谈到一位女白领的故事。这位女白领因为长期遭受抑郁症折磨,整个人变得郁郁寡欢。在毕淑敏的建议下,她出发去海南旅游。一个月之后她回来了,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见到毕淑敏,她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在海南遇到的台风,狂风夹着暴雨,掀起惊涛骇浪。

在大自然的威力下,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随后她又去了西北,西北荒凉的美和夜空闪烁的群星,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虽然她整个人被晒得黝黑,但脸上的笑容却比以往多了。这个长期被抑郁笼罩的女孩,在清脆的鸟鸣声中,在清风明月中,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毕淑敏说:旅行是一味药,可以治愈生活的苦。其实,我们呼吸的新鲜空气、脚下踩踏的土地、山川河流、大海,即便是风雨雷电,都具有强大的治愈力。当你开始亲近大自然,闻着花草的清香,听着鸟儿的啼叫,心情自然就会变好。

美国企业家威廉,虽然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但他却时常感到闷闷不乐。医生在听完他的讲述后,并没有给他开任何药物,而是让他每天去海边坐坐。接连几天,他都会抽出时间,独自去看海。他坐在礁石上,听着海风拂过的声音,看着翻涌叠起的浪花,忘却了所有烦恼。他拾起树枝,在沙滩上写下自己的烦心事,不一会儿写下的苦恼都被海水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慢慢地,他的心情开始变得开朗起来,之前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马德里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联合研究发现,仅仅是观看自然景观,就可以加速缓解焦虑和精神疲劳。作家毛姆也说过: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当你感到闷闷不乐时,不妨去看一次海,看一次日出日落,去看一朵花的绽放,去听听溪流的声音、鸟儿的啼叫。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放个假吧,用天地自然能量疗愈身心。

2、自补

心理学上把生命能量场又分为,睡眠能量、运动能量和情绪能量。莎士比亚说:睡眠是一切精力的源泉,我们通过睡眠来补充消耗的能量。作家林清玄年轻时,有段时间无精打采,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上山请教禅师,禅师一句话就点醒了他:“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充足的睡眠,让他收获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拥有了乐观的心态。睡眠质量越好的人,对应的能量级别也就越高。曾国藩年轻时经常“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加上父亲猝然离世,让他的心情变得愤懑、郁闷,整个人日渐消瘦。

无意间,曾国藩得到碧云观丑道长点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时间坚持早睡早起,让他的气色变得越来越好,心态也更加稳定。除了睡眠,关于补充能量,中国民间一直都有“吃补睡补运动补”这一说法。

《世界日报》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经常运动者会比“四体不勤”者快乐感多出52%,足够运动者的快乐感,比不运动者多了29%。美国神经科学家温迪·铃木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她神经紧绷,整个人变得愁眉不展。朋友看她如此消极,建议她:“不如你去运动吧。”就这样,温迪开始走进健身房。

一开始,她也像其他人一样,每次运动都十分痛苦。可坚持一段时间后,她慢慢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每次运动后心情格外舒畅。她在分享这段经历时说:有件事会对你的情绪产生积极作用,这件事就是运动。除了充足的睡眠和运动,自补能量的方式,也可以是吃一顿美食、阅读书籍、冥想、听一场音乐会等等。去做那些能让你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吧。当你心情变好了,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你的身体。

3、人补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能量比你低的人,怀疑你、否定你、评判你、嫉妒你、攻击你;能量比你高的人,理解你、包容你、守护你、扶持你、成就你。

史铁生在20多岁时,因腰腿病重导致双腿残疾,只能依靠轮椅度日。刚坐上轮椅的那些年,他整日心情低落,对生命失去了热情。直到有一天,他听到柳青的一番话:你为什么不写点东西呢?我看你是有能力写点什么的。史铁生听后陷入了深思,没过多久便开始动笔,记录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随后,写出了影响无数人的著作《我与地坛》。

每当柳青去北京时都会去看望史铁生,鼓励他尝试电影剧本,创作小说。一开始,史铁生写的剧本虽然出色,但距离拍摄用还差得很远。柳青见状继续鼓励他:我看你行,依我的经验你肯定可以干写作这一行。柳青一次次的肯定,让史铁生多了一份自信,也重新点燃了他对生命的希望。后来,史铁生在书里写道:柳青,是我写作的领路人。

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负能量的人放任你悲伤的情绪,正能量的人会鼓励你振作起来。正能量的人,会在你跌入低谷时,赋予你能量,支持你走出消沉。与乐观的人在一起,你会更加坚韧,更加勇敢。

莫言和余华年轻时,一起就读于鲁迅文学院,成为睡在上下铺的室友。

当其他人都在忙着谈恋爱、聊八卦消极度日时,他们却在宿舍里聊文学写小说。在两人的互相鼓舞下,莫言创作出了《酒国》,余华创作出了《在细雨中呼喊》。这两部作品,也让他们在文坛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本身就会相互传递,相互影响。当你与高能量的人深交,就会不自觉地按高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作家刘震云说:要跟能从他身上,得到温暖和教益的人相处。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会变得充满能量。

法兰克福大学曾经有一项研究成果,意思是:生命的真相就是能量。 能量层级,决定你一生的情绪和心境。命运的好坏,也都会跟你的能量高低相匹配。提升自己内在能量:多给自己赋能,而不是负能。

三、走出舒适区,不让自己废掉的10个方法

世界潜能专家托尼 • 罗宾斯(Tony Robbins)说:所有的成长,都是从走出舒适区开始。舒适区是一种心理状态,最早由管理思想家朱迪思 • 巴德威克提出,指的是一种中立状况下的行为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感到舒适、没有风险,并能控制我们的环境,避免受到伤害。

我们的舒适区可以是「身体上」的,例如每周五都去同一个地方吃饭,而不是尝试新餐厅;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例如避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等。

由此,人们构建了两种舒适地带:行动习惯和思维习惯。

行动习惯可能包括:按部就班的回家路线,固定的吃某些食物,或从事常态的娱乐活动;

而思维习惯则可能是:按照自己熟悉的价值观和方法,去处理遇到的任何情况。

舒适区的好处可能是:熟悉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坏处可能是:风险最小,回报最小。尤其是考虑到整个世界都在变化,保持不变,可能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

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开发舒适区,以保持自己的安全和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也会使我们陷入一种无聊和自满的状态。

因此,如果我们对成长感兴趣,对我们的生活有更大的追求,或者想要更高层次上的成就,就必须要走出舒适区,探索新事物。

精神病学家阿比盖尔 • 布伦纳 (Abigail Brenner) 博士,概述了走出舒适区的五大理由,如下:

你的「现实生活」,是你所有生活经历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你感到舒服的经历。全面体验「现实生活」,对于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很重要。

其次,追求自我实现的人生,需要走出舒适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我们应该将自我实现,视为一个持续的旅程,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迎接挑战,以充分发挥人生潜力。而强迫自己去做不适应的事情,会释放你「个人未开发的知识和资源储备」。从而让你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真正的能力。

走出舒适区,拥抱不确定性,还能增强一个人的弹性和精神力量。研究发现,韧性是一种可以学习的内在力量。你越是敢于挑战自己,越是敢于走出舒适区,就越能增强你的弹性肌肉。

自信和舒适区直接相关。你越频繁地面对恐惧并挑战它们,你就会变得越自信。每次实现新目标,每次学习新技能后,你的自尊和自信都会得到加强,你会为自己的成就和行动而感到自豪。

经常走出舒适区,经常拥抱更多可能,意味着少一些人生遗憾。一项心理学调查发现,人们在死亡来临时,往往后悔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而不是那些做错的事。

因为在布伦纳博士看来,失败意味着「尝试学习」,风险意味着成长经历,害怕结束而拒绝开始,则意味着从未生活过。

事实是,未经检验的舒适地带,束缚着我们的生活。正如约翰 • 肯尼迪所言:行动是有风险和成本的。但远低于安逸和不作为,带来的长期风险。

如果你也渴望为生活注入新鲜空气,如果也拒绝敢于平庸,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帮助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进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

1

进行成本 / 效益分析

找到一个改变的理由

心理学家玛吉 • 沃雷尔 (Margie Warrell) 博士,曾撰文道:成长和舒适,不能乘坐同一匹马。我们经常记得冒险的风险,却忽视不冒险的代价 —— 错过有潜力的生活,可能永远停留在原地。

然而,离开舒适区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容错成本较低的社会,需要我们在开启行动之前,进行一番成本/效益分析,找到一个让自己不会后悔的理由,以及一个足够支撑我们面对任何挑战的强烈动机。

有些突破成本很低,比如尝试学习一门新技能,或者克服性格短板,寻求更多职业可能。有些突破成本很高,比如更换专业或职业,人到中年变更赛道,就需要评估投入成本后,可以得到的效益,以及失败后可能承受的代价。

记住信息是权力,在突破舒适区之前,你对自己所要面对的情况,知道的信息越多,了解的越全面,就越容易做出不会后悔的选择。

2

衡量舒适区内外情况

找到保持平衡的方法

1908 年,心理学家罗伯特 • 耶克斯 (Robert Yerkes) 和约翰 • 多德森 (John Dodson) 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当给予轻微的电击时,老鼠更有动力完成迷宫。然而,一旦电击强度过大,老鼠就会因为害怕而躲藏起来。

后来,这个发现被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佳水平的压力或焦虑会提高绩效,但压力太大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导致逃避和恐慌。

舒适区也是如此,呆在里面容易停止学习和成长,并陷入无聊和麻木。而跳出舒适区太远,也可能导致精神焦虑。离开舒适区的最好方法,是逐渐扩大它,并找到「良好压力」的最佳水平。

《驱动力:关于激励我们的令人惊讶的真相》一书的作者,丹尼尔 • H • 平克 (Daniel H. Pink) 表示:我们理想中寻找的是一个,富有成效的不适之地:

如果你太舒服了,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很低。如果你太不舒服,你的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找到你的最佳位置,确定你的最佳风险承受能力,在熟悉和不熟悉间取得平衡。

3

做一件你一直想做的事

浅尝走出舒适区的快感

走出舒适区,需要勇气、坚韧和对风险的开放态度,而选择从一直想做的事入手,则会让事情变得容易很多。无论是学习一门新语言,还是坚持跑马拉松,一点有意义的向上成长,都会带来新奇感和成就感。

研究表明,新奇事物往往会增加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是大脑「奖励中心」的一部分。多巴胺的作用主要是激励我们去寻找奖励,而新奇事物会增加这种冲动。新奇事物也被证明,可以使大脑更具可塑性,并提高记忆力和增加学习的能力。

多年从事一份没有成就感的工作,会让人感到精疲力竭和精神麻木。此时,舒适区已经成为了你的牢笼。试着去追逐一点新鲜的事物,在边界处反复横跳,这不会给你带来风险,只会带来新鲜感和刺激。

记住,不同的路线会到达不同的地方,所以挑战自己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第一次尝试公开演讲,还是立志健身30天,只要你在试图突破,就终有破局的时候。

4

学会走进学习区

不断扩大舒适区

想象三个同心圆:舒适区,最内圈最安全最核心的领域,是我们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地方。顾名思义,这里是最安全和可预测的地方。风险区,是最外层的圆圈,是压力过大、无法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该区域的特点是瘫痪和不堪重负。

而介于舒适区和风险区的中间,是个人可以自由探索的区域:学习区。在这里,你可以突破现有知识、经验和经历的界限,培养自信,学习成长,而不用担心付出太高代价。

换言之,你不必冒着生命危险,才能离开舒适区。只要你摆脱「舒适即安全,不舒服就是危险」的观念,就会发现舒适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大。

很多成功人士都将学习视为习惯,保持轻微的不适感,而不是沉浸于享乐。因为不适可能是一个出路。过度追求没有压力的生活,我们的舒适区往往会缩小。

5

设定个人的目标

制定可管理步骤

设定明智的个人目标,将帮助你扩大舒适区。问问你想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定义你一生中渴望得到的东西,问问自己一年、五年、甚至十年后,想要达到的水平。

明确你的具体目标,并确定每个目标如何使你受益,会给你带来方向感,并形成美好的生活愿景。

但记住要从小步骤开始,不断分解目标并制定可管理步骤。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为了保存能量而设计的,只有当大脑意识到需要付出的努力,没有那么耗费力气时,它才更愿意去执行。并且当小任务成功后,大脑的奖励系统会被激活,从而激发更多动力。如果试图一次做太多事,就会面临灰心丧气的风险。所以,走出舒适区,可以一小步一小步的展开,慢慢熟悉新情况,循序渐进将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6

采取成长心态

发展增长思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 • 德维克(Carol S. Dweck),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体系:固定型心态与成长型心态。

固定型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使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并有相应的上限。同时潜意识中相信,失败会暴露不足,批评会成为致命打击。而成长型心态的人则认为,人类是可塑的,从这个立场出发,挫折就是学习的机会,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当你有固定型思维模式时,就会让你失去成长和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不断以「我做不到」或「那不是我擅长的」为借口,来避免挑战和困难。

而如果你拥有成长型心态,就会相信,一切发生在身上的事,都自有其美意,只要善加利用,都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固定的心态使我们被失败的恐惧所束缚,而成长的心态则扩大了可能性。它激励我们学习并承担风险,从而在整个生命领域产生积极的结果。

7

了解神经可塑性

重新构造应能力

从生理学上讲,焦虑和兴奋之间没有区别,两者都需要一个「压力反应」。社会倾向于把所有的压力,概念化为「糟糕」和「负面的」。但事实是,即便一个浪漫的约会,也会让大脑脱离舒适地带,从而感到压力并兴奋。

所以,实现增长心态内在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拥抱神经可塑性理论,积极的应对压力,从而不断的重塑神经,重构自己的适应能力。罗尔 • 德维克理论的一个核心是:人类具有可塑性和适应性。

「你的大脑,就像你的身体一样,需要不断训练。弱的、未使用的,或不适合工作的神经元,会被修剪和废除。受到锻炼的有用神经元,会变得更强并发展出更多的连接。」

每次你走出舒适区时,哪怕只是一小步,你的大脑都会记录成功的证据,并削弱与恐惧相关的神经通路,以增强你的心理免疫力和适应能力。

8

重塑你的恐惧

进行暴露练习

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不是要消除恐惧,而是克服恐惧继续前进。选择一种目前阻碍你前进的恐惧,并进行暴露练习,直到它不再阻碍你为止。例如,如果害怕公开演讲,那可以在熟人圈子里,先练习发言和学习组织社交活动。

进行暴露练习,不是将自己推入风险区,而是在学习区里熟悉恐惧,直面可怕的事物、活动或情景,从而训练熟稔应对的能力,以及提升自我效能。

统计学家纳西姆 • 塔雷布,提出了「抗脆弱系统」的概念,即「当暴露于波动性、随机性、紊乱性和压力源时,人的「抗脆弱系统」,会在反复冲击后反弹到同一水平,并在多次冲击后形成免疫系统,以及进化和达到新的高度。」

进行暴露练习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反脆弱系统,培养心灵的韧性和耐力。要记住:走出舒适区总是令人恐惧的。擅长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经常这样做。这就像训练肌肉一样。你使用它的次数越多,就会变得越强大。

正如亚伯拉罕 • 马斯洛告诫的那样: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增长,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服恐惧。

9

提高自我的效能感

重建对自己的信任

阿尔伯特 •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人对自我能力的信任度。低自我效能的人,通常更容易逃避挑战,更快的放弃目标,更加悲观的面对未来。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对前途更乐观,并相信自己能应付压力,抵制诱惑,坚强面对挑战。

而人们患有舒适区成瘾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信任自己。也许他们过去曾尝试做出改变,但没有成功。结果,他们的脑海中不断循环播放他们的失败,过去的挫折让他们自我效能感极低。

正如阿尔伯特指明的那样,自我效能有四个来源:掌握经验,替代经验,口头说服,以及生理唤醒。其中,掌握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如果你过去的失败经历过多,往往自我效能感就更低,这时需要寻找替代经验,即寻求榜样的力量,并用积极性语言鼓励自己,同时用小目标的胜利激励自己,慢慢就会重塑对自己的信任。

能够提高自我效能的目标,是具体的、不太困难的、短期的。就像离开舒适区一样,是一个反复试验的阶段,很难一步就位。所以,逐步提升成就和信心,是投资未来的有力资产。

10

学会释放控制

用心体验新奇

作为人类,我们根深蒂固地渴望,能控制事情的进度和走向,希望能控制别人对我们的感知。但事实上,控制和恐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事情不按我们的意愿发展时,尽管这很正常,也会因为无法控制而陷入负面情绪,并加重焦虑和痛苦。而学会放弃控制,意味着专注于能决定的,带着欣赏和松弛的态度,让一切正常发生。

一个控制欲爆棚的人,是一个走不远的人。因为他被太多附着物所牵绊,不懂得生命自有其能量,万物自有其规律和周期。真正的成长和成熟意味着,平和而专注于自我意图,不强迫不强求,不断往前走。

通过放弃控制外部因素,我们才能专注于自己的反应、心态和观点,从而体验更多生命的新奇,以及人生的自由。正如心理学家艾米 • 约翰逊博士所言,最好的生命状态是:完全接受什么是什么+信仰一切到来都是好的+让生命自然发生。

作为《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果敢的活法》和《重塑幸福》等畅销书的作者马克 • 曼森在30岁生日来临时,总结了自己20多岁时,从生活中学到的10个教训,希望能用过往经历,帮助那些还在辛苦打拼的年轻人。

后来,他又发起了一个活动,向那些37岁及以上的读者,征求人生建议和生活经验,以帮助年轻人在30岁时,能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马克 • 曼森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那些中年读者的人生经验,告诉年轻人们:「过去的故事定义了我们,未来的故事定义了希望。我们将这些故事付诸实践,使之成为现实,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了意义。」

以上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