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小麦界的“袁隆平”,小麦产量超水稻,让5亿中国人“吃好”

纵横话史 2024-07-04 03:12:49
前言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让中国的粮仓充实起来的,都让中国人不再饱受饥饿之苦,甚至从“吃得饱”走向了“吃得好”。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小麦产量终于突破千亿斤,让超过5亿的中国人,实现小麦自由。

可这位被誉为“杂交小麦之父”的科学院士的大名,比起袁老的名声,却鲜有人知,究竟是为何?他的成功经历又是怎样的?

从饥饿中走来

从饥饿年代走过来的人,往往更知道粮食的可贵,更知道粮食的充足,对于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李振声就是在饥饿中走过来的人。

1931年出生的李振声,于齐鲁大地上来说,似乎始终与饥饿相伴。

看过《闯关东》的朋友都会记得,朱开山一家,包括整个山东地区的人们,为什么要拼死拼活的也要闯关东?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连年的自然灾害,加上战乱,导致没有粮食,粮食缺到什么程度,缺到有粮食就能当彩礼,就能娶媳妇。

里面的鲜儿她爹之所以宁可把她关在屋里,都不让她嫁给朱家老大朱传文,就是因为拿不出那一石小米,这才造成了鲜儿后面的坎坷人生。

就为了那么一石小米,由此可见,饥饿在那个年代人们有多恐惧。

李振声成长的年代,也比那时候好不到哪儿去,自从1927年开始,山东这个地方,据说就是没有一年是没有灾的,旱灾,蝗虫,冰雹那是一年接一年,而且还都是重灾。

尤其是历史上比较惨重的,1942年的河南大灾荒,山东也受到了波及,几乎就是到了绝产的地步。

天灾导致粮食绝产,家里仅有的粮食吃完了,就开始到扒树皮了,到处挖野菜,见着有野菜的地方,那都得偷偷摸摸的去挖,要不然引来更多人,就要抢,甚至还要打起来。

那时候李振声经常拖着饿到虚脱的身体,挎着竹筐到处找野菜,出去一天最后还是空着篮子回来。

在他的印象里,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人因饥饿而去世,在那个时候李振声就意识到,粮食就是生命。

当时还处于抗日战争的白热化阶段,粮食更为重要。

要是看过影片《1942》就会知道,粮食对于战争的意义,其中有句话就说了:

“饿死了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李振声所在的那个时代,就是就算有最后的一粒米,那也要充军粮。

粮食的意义,李振声切身感受到了,不只是人的生命依赖粮食,国家生死存亡同样依赖粮食。

领悟到了这一点,小小年纪的李振声,在心中立志,以后一定要让中国人都不再挨饿。

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在饥饿中坚持学习,与大多数人比起来,李振声较为幸运的是有一对开明的父母。

即便在清贫,父母依然让四个孩子坚持去读书,想要改变当前现状,只有读书才是出路。

可不幸的是,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艰难的支撑着四个孩子的所有开销。

大哥实在不忍心母亲一个人背着这么重的担子,选择离开学校,走上了工作岗位,帮母亲分担养弟弟妹妹的重担。

看着母亲和哥哥如此辛苦,李振声也于心不忍继续读书,尽管母亲和哥哥都反对,他还是选择辍学,帮着母亲养家。

可那个早就在心中扎下种子的梦想,始终都在奋力发芽,等待一场春雨,破土而出。

扎根麦田中去

浇灌李振声内心梦想种子的,正是山东农学院。

在济南打工的李振声,偶然间看到了山东农学院门口的招生简介,其他的不重要,他当时只关注到了食宿免费。

有了食宿免费,那在这里读书就不用发愁了,完全可以读得起。

“有饭吃,还有学上”,那时候李振声已经觉得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本就有着扎实基础的他,顺利通过了农学院的考试,正是成为了农学院的一名学生。

有了农学院这个平台,他内心梦想的种子,不仅仅是在这里破土而出,还奋力的在这片土地上汲取营养,努力的学习知识,浇灌自己梦想的麦苗,茁壮成长。

每次考试,李振声的成绩都要比第二名高出一大截,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各种实验研究他都更深层次的去研究。

更是在两位恩师“沈寿铨”与“余松烈”的指导下,开始对小麦的研究情有独钟。

学习期间,几乎全天都会泡在麦田中,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了解小麦的生长,对培育更优质的麦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仅仅是麦苗的成长,更是李振声在学业中的成长。

当他在自家院子栽培的新麦种真的比普通麦种产量高的时候,家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原来真的可以通过人为,实现增产。

李振声内心更是激动不已,感受到了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从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对农作物尤其是小麦的研究已经更为深入,得到了中科院的邀请,进入到中科院的栽培组继续深耕。

这个阶段的李振声,梦想的种子,已经成长,再经历风吹雨淋后,渐渐开花,渐渐开始有了幼小的果实,再经过岁月洗礼后,结出硕果。

从“吃饱”到“吃好”

李振声的梦想,终于开始慢慢实现。

1956年,建设大西北,李振声勇担重任,前往贫瘠的大西北,开始了更艰苦的锤炼。

让他梦想开始结果的,是从成功对抗小麦的“条锈病”开始。

“条锈病”对小麦来说,更形象的比喻,就是人类的“癌症”,甚至比人类“癌症”更可怕,它具有传染性,传播速度之快,变异速度之快很难想象。

得上这种病的麦子,不只是减产那么简单,甚至更严重到绝产。

一见粮食绝产,李振声就会想到当年天灾导致粮食绝产,人们的饥荒,自己一家人是如何在饥饿中苦熬过来的,脑海里依然忘不了那些随处可见的因饥饿而死的尸体。

如今因为一场“条锈病”,看着痛苦的农民,那种压迫感,无力感再次袭来。

李振声冷静下来,与其悲痛,不如想办法解决,他开始没日没夜的翻阅资料,加上自己多年来学到的知识,尤其是曾经做有五年时间做牧草研究,对牧草八百多个品种都十分熟知。

又通过观察,发现生长在麦田周围的野草总是能独善其身,“条锈病”在麦子当中传播的那么猛烈,却无法传染到这些野草,那就说明野草当中存在对抗这种传染病的抗体。

经过仔细研究野草,果然不出所料,野草中的这种抗体,如果与麦子杂交起来,麦子也就有了对抗“条锈病”的抗体,这个大胆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而证实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先后用了12种野草与麦子杂交,只成功了三种,其中长穗偃麦草是杂交之后,产量最好的。

至于这个过程经历的多少艰辛,也只有李振声与整个科研团队清楚。

那是李振声以及整个团队23年的心血,是多少个烈日炎炎的苦夏,皮肤晒到爆裂,汗水湿透全身,每天靠喝着解暑药物挺过来的。

1979年,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正式问世,轰动全国。

不但能抵抗“条锈病”,连变异的都能抵抗,关键不但能抵抗这些传染病,长势喜人,结出的麦粒饱满,磨成的白面也更白,做成的馒头面条更劲道。

人们从此能“吃饱”的同时,也保证“吃的更好”。

2003年,李振声以及团队研发的“小偃6号”已经遍布祖国大西北,甚至全国任何可以种植小麦的地方,都有了它的身影,哪怕是难啃的盐碱地。

那一年,全国小麦增产150亿斤,增长速度一度超越了水稻。

一时间,李振声获得的荣誉也接踵而至,甚至于“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肩,才有了“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的说法。

如今的李振声已经年过九旬,依然在为小麦,为国家的粮食呕心沥血。

因为从他成长的那个年代走过来,太知道粮食对国家战略上的意义,国家的粮仓要足够充实,未雨绸缪的实行李老始终铭记于心,对他来说,生命不息,小麦的研究就不会停止。

参考资料: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http://genetics.cas.cn/sourcedb/zw/zjrc/200907/t20090721_2130994.html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

https://www.cas.cn/kxyj/kj/zg/2006n/lzs/

0 阅读:1

纵横话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