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用品”听过,“懒人运动”你知道吗?

嵘嵘看健康 2024-04-01 02:02:42

近年来,“懒人文化”逐渐盛行,不仅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像“早餐一体机”“电动扫地机”一样的“懒人用品”,身操”等。随着“懒人文化”内容的不断涌现,网友们在互联网上就此展开热议。

当前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能够用于运动养生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能有一种花费时间较少、同时又能有养生效果的运动方式,那当然是最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其实,在中医养生文化里,就有这样的“懒人运动”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中就为我们介绍了这样的运动方式。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是在我国传统“儒、释、道、医”几大流派的养生精华基础上汲取了现代科学养生前沿进展总结而来的养生观念,内容包括“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四个方面。

在“动形”部分,“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从传统中医角度对运动进行了分析。古代医家认为,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虽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但“劳则气耗”,运动过度最容易损耗人体的元气,经年累月下来甚至可能会演化为气滞、气逆,终致百病丛生。

因此,古代的诸多名医倡导运动适度,例如东汉名医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意为人应当进行运动,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表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意为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不能超过自身能够承受的限度。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古人的生活节奏远没有当代人这么快,但他们同样也偏好花费时间相对较少、强度相对较小的“懒人运动”,因为这样的运动不但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还不会过分耗费体力以及引发运动损伤。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古代名医们经过不断研究思索,创造出了属于他们的“懒人运动”,例如华佗效仿动物(虎、鹿、熊、猿、鹤)的活动方式创编的“五禽戏”,动作就很舒缓,还遵循了人体气血的运行规律,一套下来对躯体及脏腑都能起到良好的锻炼和调理效果;孙思邈则偏好散步,他认为出门走上二、三百步即可,要量力而行,不要走到乏力气喘的地步。

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下创编的中华通络操是一种融合了“五禽戏”、导引图、八段锦等中华传统“懒人运动”精华编创而来的健身功法,其中的动作设计遵循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规律与肌肉骨骼锻炼的特点,可以使练习者通过肢体和呼吸的协调锻炼来达到通畅络脉、调理气血、补益脏腑、强筋健骨、静心安神的效果,动作幅度和强度还可以根据个人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节选部分动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非常符合当代人的运动需求。

所谓的“懒人运动”本质上是为了让我们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而不是真的“懒”着不动。如果身体素质较好,运动强度也是可以适当增加的,具体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调整。但需要提醒的是,运动的关键在于坚持,不管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最终看见效果,所以真的“懒”是不可取的哦!

1 阅读:13

嵘嵘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