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百味与万千传说

餐饮品牌设计 2024-05-12 03:31:43

俗话说:“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作为古老食物的代表,面条既横贯了东西,又穿越了古今,丝绸之路曾因为它的扩散又被称作“面条之路”,中华餐具文化里的“箸”(筷子)也很可能是因它而生。直至今天,面条仍然风靡东西方,并在现代快餐文化中拔得头筹,甚至被送上了外太空。

中国面条的多样性可能是世界第一,随便列举几种就让人垂涎欲滴,兰州牛肉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延吉冷面、河南烩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和镇江锅盖面……

全世界面条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各有特色。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公元3世纪初,中国的书籍上已经有了关于面条的记载。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即最早的面条。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有索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有“水引饼”,是一种一尺一断,薄如“韭叶”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称为冷淘的过水凉面;宋朝饮食市场上的面条品种达10种之多,丰富多彩,有插肉面、浇头面等;元朝出现了可以久存的挂面;明朝有制作技术高超的拉面,还有山西等地制作特殊的刀削面;清朝乾隆年间又有经过煮、炸后,再加入菜肴烧焖而熟的伊府面,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面条制品。

现如今,全国各地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流传颇广的面条制品,其发端已是众说纷纭,往往在历史的迷障中带上一丝传奇色彩,与一些著名的历史名人有关。

周文王姬昌与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中国陕西省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对于陕西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臊子面的起源要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的部族在岐山一带定居,渭水河畔常有只大蛟龙行凶作恶,人们对其恨之入骨。一天它又出来兴妖作怪,周文王命令手下人一齐弯弓射箭,霎时间空中响起了箭鸣声。大蛟的两眼被射瞎,咽喉被斩断,挣扎了一会,从空中跌落下来。周文王走近一看,只见这条大蛟龙足有五丈多长,一千多斤重。大家高兴地围着蛟龙唱了起来:“蛟龙作恶兮,伤害庶民,渭水泛滥兮,不得安宁。文王积德兮,为民除害;普天同庆兮,其乐无穷。”据说,蛟龙的肉味道鲜美,人们吃了它的肉,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周文王命部下把蛟龙抬了回去,剁成很小的肉块,做成臊子,放在几十口大锅里,调成汤。所有的人都将面条捞在碗里,周文王亲自掌勺舀汤,大家吃完面后,又将汤倒回锅里。这样,一万多人都尝到了蛟龙肉。从此,周部落在岐山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而周文王制作的这种面条被称作岐山臊子面的始祖。

唐太宗李世民与剪刀面

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也叫剪鱼子,是山西赫赫有名的面条之一,其制法起源于隋朝末年。

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各地的义士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中生智用剪刀细细剪下和好的面团,煮熟后给义士们当午餐。众义士纷纷感叹道: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剪刀面由此也有了夫妻相助之情、知己谋业之谊,加之太原人嗜面,又有剪刀之利,为剪刀面的世代承袭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所以剪刀面在太原能传承千年不衰。

武则天与“冷淘”

“冷淘”,就是今天所说的类似过水面及凉面的一类食品。始于唐代的“槐叶冷淘”。唐制规定,夏日朝会燕飨,皇家御厨大官所供应给官员的食物中,即有此味,可见原为宫廷食品。其制法大致为: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然后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成为令人爽心适口的消暑佳食。

相传“冷淘”由当今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所创。据说武媚娘年轻时天姿国色,十四岁巳被选入宫当才人。因要与青梅竹马的爱人常剑峰分开,临进宫前他俩到一面店吃面。见当日天气炎热,媚娘灵机一动,与老板研制出柔软可口的“冷淘”。巧遇当天是媚娘生日,为了怀念当年情境,以后每逢武则天寿辰之日命御厨烹煮冷淘,直到寿终正寝此习都并未曾变改。

“面条和尚”圆尔辨圆

宋朝,一位名叫“圆尔辨圆”的日本僧人,后被称为“面条和尚”。从临安学成归国,他的归国行李里除了禅宗佛教的经书,还有一张以水车带动齿轮的磨面机设计图。来自中国的磨面技术连同吃面的风尚,经由日本僧人一起传到了日本的寺庙厨房。以小麦或荞麦磨粉制成面条,煮熟后浇上海藻和蘑菇熬制成的高汤,日本僧人只有在吃面的时候才被允许发出进食声,而面条从僧侣流传到日本民间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习俗:吃面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越大,越表示礼貌。

面条在700 年前是日本僧人的专属食品,每年十月未愈京都的东福寺都会举行特殊的供奉仪式,贡品是普通的水煮白面,僧人用这种素面来供奉创建寺庙的大德法师。

郑板桥与“红面条”

郑板桥是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著名画家与诗人、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曾先后任山东范县与潍县的知县。郑板桥为官清廉,经常便衣私访,深入民间乡村,为民求赈,且不准人们招待,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年秋天,潍县秋后丰收,当地村民百姓自愿凑了大蟹干、蟹黄、银鱼、面粉,磨成“红面”,招待板桥,此面被叫做“百户三鲜面”,表达潍县百姓对板桥的感激之情。郑板桥接过“红面”,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提笔赋《吃红面条》诗一首,“三碗红面胜大宴,黎民丹心犹可见。留得包拯正义在,泽加于民划心田”。

乾隆皇帝与“猫耳面”

猫耳面一般指麻食。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西北地区(尤其在陕西和山西)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关中人称作麻食、猫耳朵,以荞面为料,现在绝大多数都以白面为主要原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是大家喜欢的日常简单饮食。关于猫耳面的普及,有这样一种说法。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乾隆又一次下江南,来到杭州在西湖上兴致勃勃地游湖观景,兴头正浓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乾隆一行人忙进船躲雨,雨势太大,这一躲就是好几个时辰,把乾隆皇帝饿的实在不行了,于是叫来船夫询问可有吃食,最好是面食,船夫答曰:有面无擀面杖,无法做面。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之时,船夫的孙女见自己心爱的小花猫卧在床上,竖着两只小耳朵,她灵机一动说:“没有擀杖可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手脚麻利地将面团揉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十分的小巧可爱,然后将其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呈给乾隆。乾隆一见形状便已觉得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鲜美无比,回味无穷,便问小姑娘这是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皇帝回京时将小姑娘带入皇宫中御膳房,专职制作“猫耳朵”以供皇帝及嫔妃品尝,自此“猫耳朵”便成了一道北方名点。

张大千与“黄焖面”

见惯了大街小巷的黄焖鸡米饭,你是否知道还有黄焖面?那个被徐悲鸿称赞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画作大家张大千,因格外爱吃“黄焖面”,还有一手做面好厨艺,在美食界和美术界留下逸谈。

张大千把烹饪当做一门艺术。他常教导弟子: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的人,哪里能学好艺术呢?

张大千喜吃牛肉,常常烧一道家乡风味的“黄焖牛肉面”招待客人。画家的牛肉面里,是思乡的慰藉和艺术的感悟。张大千吃的不是面,是一碗乡愁。

0 阅读:0

餐饮品牌设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