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际,在京城洛阳活跃着这样一群倜傥风流、卓尔不群的名士,他们冲破儒家礼法的束缚,远离朝廷,逍遥山野,食药行散,醉酒长啸。由于他们经常聚会于竹林之内,故后人将其称之为“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
在竹林七贤身上,有着许多迄今人们都还耳熟能详的故事,其中特别是他们与女人的故事,更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
竹林七贤中,阮籍是年龄较大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儒家礼法反抗最烈的一位,他的母亲死了,按照传统社会的规矩,守孝期间的他不能吃肉,不能饮酒,吊唁的人来了,他必须恭敬地守候在侧,大哭三声,然后与吊客拉手而别。
然阮籍全不顾这一套,守孝之时,他袒胸露腹地坐在母亲的灵柩旁,大块吃肉,大碗饮酒。
吊唁的人来了,他也毫不理会,遇见那些个他不喜欢的吊客,他还用白眼狠狠地瞪他一阵,弄得别人十分难堪。
守寡的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也不顾“叔嫂不亲”的规定,亲自送嫂上路。当众指责他这是违背儒家礼法时,他竞大声喝道:“礼法岂为吾辈设!
虽说阮籍蔑弃礼法,率性而为,但在与女人的关系上,他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而是将其置放在诗意的层面,审视、欣赏、回味。
阮籍的邻居是一户身份地位十分低下的兵家,但家里有一个长得非常美丽的小女孩,很是惹阮籍喜欢,但是,阮籍并没有因此而与这户邻居来往。
有一天,那位小女孩突然生病死了,而眼见着一个美丽的毁灭,阮籍不由得感慨嘘唏,痛苦不堪。他无言地走进送葬的人群,一直走向墓地,随后仰天一声长啸,将悲痛的泪水撒向新起的坟茔。这是对美的吊唁和告别,也是对美的记忆和留恋。
阮籍住的那条街上有一个小酒店,卖酒的老板娘长得十分的漂亮,阮籍就常到这家酒店里去,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老板娘美丽的容貌,喝醉了也就倒在老板娘的身边做一个甜蜜的梦。
开始,酒店的老板还心存戒备,怕阮籍与他的老婆发生些什么亲密举动。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阮籍也只不过如此而已,于是便将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当阮籍甜蜜地醉卧于酒妇之侧时,滑稽诙谐的刘伶却在家中上演着一幕骗妻的喜剧。
说到刘伶,许多人,尤其是喜欢饮酒的人大约都不会陌生。可以这样说,竹林七贤中,刘伶是千百年后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因为他常与唐代的大诗人李白联名经肩于酒店门侧的对联之中,无论是通都大邑还是穷乡僻壤,凡有酒店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刘伶的尊姓大名,可见刘伶于酒客中是颇有些名气的。
而事实上,千百年后,刘伶的名气之所以于庶民百姓中高于竹林七贤中的其他人,也实在是得益于他对酒的特殊喜好。
据史书记载,刘伶嗜酒,终日与其为伴,猛喝痛饮,醉日多于醒时,并且他的酒姿酒态也是别具一格。
他常令一仆人扛一铁铲紧随于身后,而自己则背着硕大的酒葫芦于荒野之中漫无目标地东奔西颠,嘴与酒葫芦则始终呈一接吻状,优哉游哉,自得其乐。众人也许会问,刘伶于荒野独饮为何还要带一荷铲的仆人随于其后呢?
这正是刘伶的洒脱之处,他对仆人曾有这样的交代:“无论我醉死于何处,你就挖一个坑把我埋了,不用通知任何人。”即便是在家中饮酒,刘伶的举止也是异于他人,他会将身上的衣服脱个精光,然后一丝不挂地埋头痛饮。
有一次来了一位客人,见状不由大骇,责备刘伶过于放荡。哪知道刘伶不仅坦然无愧色,反而指责客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子是我的衣裤,你不打招呼就钻进了我的裤子,反而还说我的不是,实在是岂有此理!”
如此气壮如牛的理论,直说得那位客人瞠目结舌,倒真像是自己做了件什么见不得人的亏心事,急忙转身,撒腿便跑。
言归正传,现在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刘伶是如何上演骗妻喜剧的。
某日,刘伶酒瘾大发,但家里的酒却全被夫人藏起来了,无奈,只好厚着脸皮去央求夫人开恩。没有想到他的夫人不仅不给酒,反而泼了酒浆,砸了酒器,哭着劝刘伶说:“你成天嗜酒成性,毫无节制,身体日渐消瘦衰弱,你还是把酒戒了吧!”
刘伶见状,心想今天若是强索硬要恐怕是难有滴酒沾唇了,于是心生一计,对妻子说道:“夫人言之有理,但我与酒情意太浓,难舍难分,单凭自己的力量恐怕是很难戒酒,只有在鬼神的面前发誓,求得它们的监督,我才下得了戒酒的决心。请夫人去备些酒肉,我好以此献于神前,起誓戒酒。如何?”
其妻一听觉得有理,高高兴兴地上街买酒割肉,十分虔诚地将其供于神前。刘伶翻身跪倒在地,对鬼神说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意思是说一次要喝十斗酒,喝了五斗酒可解除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言罢,迫不及待地右手抓肉,左手把酒,牛饮大嚼,一会儿工夫,便又醉里神游去了。望着神案上狼藉的杯盘和神案下烂醉如泥的丈夫,刘伶之妻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罢了。
竹林七贤中还有一个在饮酒风格上颇似刘伶的人,这就是阮籍的侄子阮咸。
有一天,阮咸与宗族里的一群人席地而坐,围着一个盛满酒浆的大瓦盆埋头痛饮,这时候来了一群猪,大约是受酒的香味的引诱,竟然毫不畏惧地纷纷钻进人群,亦埋头于瓦盆里嗷嗷如乌龙吸水。阮咸等人见状觉得十分的有趣,也就任其自然,于是人头猪头混杂于瓦盆之内,似风卷残云,顷刻间瓦盆现底,人猪亦皆醉不醒矣。
在同女人的关系上,如果说阮籍是诗,那么,阮咸则是火,他是一个为了爱而不计后果的人。
阮咸的姑母有一个鲜卑族的婢女,长得非常的美丽,阮咸很是喜欢,于是暗中时常与其来往,渐渐地,二人的情感越来越浓,并偷食禁果,种下了一粒生命的种子。阮咸是个敢于担当的人,他向其姑母坦言了一切,并请求姑母允许他与那个身份低微的婢女结为夫妻,白头到老。
阮咸的姑母虽说心中不快,但她清楚阮咸的为人,那可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人,也就只好答应了。而恰好在这个时候,阮咸的母亲逝世,阮咸只得抛下儿女之情守丧去了。
阮咸的姑母本来就准备回夫家去,这时便悄悄地带上那位鲜卑姑娘上路了。阮咸得知这一消息,心急如焚,从一吊客手中抓过缰绳,竟然披着孝服打马追了出去,最后终于从姑母手中将自己心爱的女人夺了回来。
在封建社会里,父母之丧是件极庄重严肃的事,况且阮咸又是去追一个“苟且野合”的女子,自然是遭到社会的非议和指责。但是,面对着社会的一片责骂讨伐之声,阮咸毫不畏惧,并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守孝固然重要,但人种不可失!"
阮咸的意思是,你们不是成天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那么,这位鲜卑姑娘已经怀上了我阮咸的孩子,如果我今天不把她追回来,我不就成更为不孝的人了吗!阮咸以其之矛攻其盾,巧妙地回击了社会对他的指责。
尽管阮咸的反击是有力的,但社会并不宽容阮咸的行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不允许阮咸走进官场,这也是阮咸所能预料到的。然而,为了爱,阮咸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论年龄,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小的一位,与阮籍相比较,整整小了二十岁,可以说是两代人差距。同时,王戎的个头也不大,史书称其“为人短小,任率不修威仪。”
只不过,这位五短身材的王戎却长着一双明亮有神、“视日不眩”的大眼睛。这在当时就曾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士人领袖裴楷就曾这样评价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意即王戎的两眼炯炯有神,目光如电。
当然,我们今天还能记起王戎,绝不会是因为他大眼睛,而是“情有独钟”和“卿卿我我”两句成语里所隐藏着的故事。
短小的王戎是一个情感丰富且人情味特别深厚的的人,他的儿子王万自幼患肥胖之疾,王戎以为是营养过剩所致,便限制儿子的饮食,但毫无效果,最后终于不愈而亡。
王戎为此伤心不已,身体也因此而日见消瘦。他的好友山简见此情景十分不安,登门劝道:“小孩子只不过是怀抱中物,人死不能复生,老兄无须如此悲痛。"王戎回答说:“圣人可以忘却情的存在,下层百姓则不懂得什么是情,情的全部内容,都独独地集中在我们这类人的身上,父子之情,深若海洋,又如何地能够淡然、忘却!”
言罢,禁不住又为之号啕起来,弄得前来安慰劝解的山简也陪着王戎大哭了一场。王戎与他的妻子也是思爱和睦,情深意笃。闺房之中,王戎的妻子恣爱纵娇,毫无顾忌,常以“卿”字来称呼王戎。
要知道,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卿”这个字的意思,只可皇帝称臣下,丈夫称妻子,反之则不可。所以王戎告诫妻子说:“妻子称丈夫为卿,在礼法上是不敬的,以后就不要再这样称呼了。”
可是王戎的妻子却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寥寥数语,将恩爱夫妻间的那种“卿卿我我”的情感充分地显露了出来。故王戎听罢,觉得大有道理,自此以后,他也就抛弃了儒家礼法的约束,任凭妻子卿卿不已。
记得有这样一副对联:“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而竹林七贤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千古的风流名士,恰好就在于他们的真。他们任情而动,率性而为,将“真”的魅力毫无掩饰地揭示出来,让其光彩大发,灿烂耀眼,令千载之下的我们,也禁不住感动和着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