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暮春美词,又是一年春尽,又是一年春愁

点墨漫诗意 2024-04-21 20:52:40

摊破浣溪沙

【五代十国】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按理说这又是一首讲述伤春悲己的歌词,只不过触动春愁的是将珠帘卷起的刹那,眼前一片落红,又是一年春尽,又是一年春愁,思绪当然悠悠,惆怅自也成空。

下阕还是传统的笔调,人始终不归,就是信使也不曾来过,美人就感到人似春花式的哀愁。只不过李璟在这里描写得更加细腻,用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的青鸟作为信使的化身,使词情增添几分神秘的瑰丽;而将原本常见的表愁之花丁香置于雨中,再用朦胧迷离的场景将惆怅渲染得更加浓重。这些手段无非是将愁绪层层递进,一直推向结句回首绿波流去的高峰,正所谓逝者如斯,夜晚终将来临,春天终将远离,人也终将老去。

或许人们不愿意一代君王只是写了一首清丽无比的歌词,文本的背后应当包含宫廷或政治生活的故事。于是在北宋史学家马令所著的《南唐书》中,出现了这样的记载,说李璟刚即位的时候沉迷宴乐,不理朝政,宫廷歌师王感化通过反复演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劝谏,李璟由此感悟,遂作包括本首在内的两首《浣溪沙》赠予王感化。这样一来,人们便可以将此词与南唐被后周日以逼迫的国运联系起来,在词中的闺情春怨间得出另一层感悟。所谓风里落花,便指的是江河日下的南唐,而谁是主的追问便是寄托自己迫于后周压力,不再称皇帝而改叫国主的耻辱。但就算作为君王的自己明白又如何呢?没有青鸟带来神灵护佑的消息,也没有辅弼大臣,只有如雨中丁香般脆弱惆怅的我,无助地看着这片三楚大地,正日薄西山地沉沦下去。

相见欢

【五代十国】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又是短暂的。人最看不得的就是短暂的美好正在逝去,因而总会发出春光匆匆的感叹。但是这位亡国之君将春日的逝去予以不留情面的描写,在清晨的寒雨与傍晚的凄风交织摧残下,梢头怎会剩下一枝半朵残红?春光似乎与他的故国一样什么也不剩了。

词人在下片继续摧残着世间的美好,美丽的姑娘哭得伤感憔悴,但依然劝我再喝一杯,因为相聚似春光这般美好而短暂,离别又恰如春光那样一去不返,后会无期。但喝得再多又能如何?人生还是得无奈地面对这注定的生离死别。于是“人生长恨”的真挚感怀也就自然发出,恨春光易逝,恨情人分别,恨故国沦丧,恨青春不返……人生所遇见的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人生注定是长恨的,就像江水终究要向东流去,或许这才是最令人遗恨无尽的吧。

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往事都已成空,再想也是无益,那么后期又会如何呢?

花前醉酒,看似是一场富贵风流,其实蕴藏着春去人老的无奈,欲以纵享欢乐的迷醉挽留住青春的脚步。可是耳畔的流行金曲,从旋律到歌词都一如心中所想的惆怅,击碎了幻想,只剩感慨万千的惆怅,姑且沉沉睡去,不愿面对无情的事实。

梦醒时分,时间已从午后来到了黄昏,眼前已经开始阑珊的春意继续撩动心中的春愁,而且将愁绪的思考引向了更深的层次。都说春去春又回,可是春去了真的会再回来吗?或许春天还是会回来的,但镜中已经衰老的容颜再不可能回到曾经的样子,而充满美好往事的年华更似流水,一去不返。突然间醒悟了,原来春天去了会再回来,但回来的春天仍将不免逝去的命运。就像往事已成空,人们虽可期待未来的美好,但未来也终将成为一去不返的往事,依然会使人空自神伤。于是沉浸在往事的记忆中是空的,而寄托于后期的希望同样也是空的,不管美好已经发生,还是将要发生,都会成为永不复回的过往。

经过了这番省悟,自己因午间醉酒而错过府会也就不那么令人惋惜了,欢乐都是要消逝的,现在不就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么?如同今夜月光下还有动人的花影,明早起身,就只剩满地落红,那还是不要面对欢娱之后的伤感为好。

前人说这首词乃是临老伤春之作,与词中习见的少男少女的伤春不同。(沈祖棻《宋词赏析》)从词人对于后期也不抱有希望来看,确实如此,因为青春时代的伤感不会如此决绝,总会对未来有所期待。

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离家在外的人,总是会被暮春景色惹动愁绪。道路两旁的花已经不剩几朵了,散漫开来的绿色笼罩着道路之外的原野,树木投在地上的影子也日渐增大,时间又是匆匆过去,可行人还在无边原野间走着,顺着迷茫的方向,盼着不知何日的归期。春风将柳絮吹拂过来,或许会让行人想到送行时折下的柳枝,那时它才刚刚抽芽,如今已絮打人头,自己的漂泊本就如风中柳絮,弱小而无助,何况又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是否也已如斯般白首?

不仅是行人,在家苦苦等候的人也总在暮春销魂。等待中的时间本来就非常缓慢,而白昼又在渐渐变长,这更加让人难挨,就连莺燕也在叶间帘外自顾自地玩耍,人之寂寞就又深了一层。或许在醉酒中睡去是比较方便的时光消遣,但梦里依然是愁绪满布的空间,人怎么也逃不过寂寞相思的吞噬。而醒来之后,发现才夕阳西下,并没有睡多长时间,漫长的一天仍然在等待着他,而且一下子送来了最难消遣的昏黄。

无论春光还是容颜,总是在动静与速缓间均匀地消逝着。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春意阑珊多会让人感到憔悴的痛苦,但欧阳修面对群芳凋谢之后的颍州西湖,却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情绪,反倒寻找起其间的欢乐。尽管满地都是凌乱的落花,但空中飞舞的柳絮却填补了花去的空白。日益柔美的柳枝在风中摇曳交错,使得眼前依旧充满着生机。

曲终人散,喧嚣过后的安静会让人多少觉得空寂,但很快,这种心情便消散了。细雨朦胧中,飞回来了去年的双燕。如果说离别是人间的无奈忧伤,那么不经意间的重逢也就非常值得欣慰了。于是空寂的暮春湖山也就不再寂寞冷清,而多了几分岁月静好的安宁。

清平乐·春晚

【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人生的悲伤愁苦是难免的,但在越是悲伤,越是逆境的时候,就越能体现人的品德。

正如这片春色,再怎么挽留也是徒劳的,千万首动听的歌声敌不过一夜的凄风苦雨,花朵还是四散零落了。但是人并没有在春色中消沉,听着歌女弹起的忧伤琵琶曲,心情反倒更加坚定了些。

视线被窗外飞舞的杨花吸引,杨花就在春风中飘荡,不管春色是多么的五彩缤纷,它就执着地坚守一抹纯白,就连春风的摧残,也不会玷污它的纯洁。于是,富丽奢美的朱户高堂怎是杨花看得起的地方?就算它无处可寻,就算它终将逝去,也不愿屈身于自己心所不屑的污浊之所。于是人是否也能在艰难苦恨中,依然不屈地坚守自己的底线与本真?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天去了,去得无影无踪,决绝得不给人间留下一点痕迹。但人还在苦苦痴恋,希望能找到春天的去向,将她从那里拉转回来,永远地陪在自己身边。

春天的踪迹并不是无人知晓,枝头的黄鹂就知道关于春天的一切。它听到了人们对春天的呼唤,也愿意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于是用它悦耳的啼鸣反复地交代着春的去向,可是却没有人能够听懂它在唱些什么。

无人能解只是因为人与黄鹂语言不通吗?或许并非如此。只要心意相通,只要真情贯注,人总会在啼鸣里察觉到一些信息。问题在于人真的希望春天回来吗?人真的会对春天无比痴情吗?失望的黄鹂鸟顺着风势飞过了一片蔷薇花丛,这是属于夏天的花朵,无意间透露出人间的绝情。原来春去并不意味着群芳全然凋零,自会涌现属于新一季节的花朵与美景,而人的目光很快就被新花吸引,也就不在意春的离去,也忘记方才还在为春归无迹苦恼不已。

此时的黄庭坚,正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光,被贬到遥远的广西宜州。他或许觉得现在的自己便如同词中的春天,尽管朝中大臣为他的遭遇伤痛不已,非常期待他能重归故里,东山再起。但是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终归会有政坛新星取代他的位置。到那个时候,原本苦苦思念自己的同僚,就会被新人的光芒吸引,忘却了被贬的自己,忘却了曾经的留恋,不曾在意偶然间的提起,只沉浸在新的寻常工作与生活,留下自己一人在遥远的岭南黯然神伤。

世间冷暖,莫过人走茶凉。春天如此,黄庭坚如此,世人亦将如此。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晚年流寓浙江金华,也就是词中提到的双溪所在之地。浙江山水虽然清丽,但与她的家乡济南终究差异太大,很难说能见到什么相同的风景,勾起物是人非的情绪。但李清照往往不会拘泥于具体的一事一物,而是用心观照更高境界的宇宙,展现伟大文学家的深沉与博大。无论是山东还是浙江,都会面临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春归,放之四海,哪里都留不住人间的美好,这便是物是。

人非同样深沉复杂,并不仅仅指的是丈夫赵明诚的逝去,还有远离家乡后身边路人过客的改变。此刻的李清照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阿姨,镜子里面的容貌尽管端庄秀丽,但与年轻时候的样子还是相去甚远,何况又经历了一场改嫁与离婚,这当然也是一种人非。

在这样的人事碰撞下,愁绪当然无比浓重了。李清照似乎还保持着一颗少女心,还想着与溪亭日暮时那样自在泛舟,物是人非的力量就在此时迸发出来,金华的独木舟载不动增添了半生愁绪的她。此刻人已成非,船也成非,异乡的小舟怎么会懂一颗漂泊于此的浪子之心?

祝英台近·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这是一首非常传统的闺怨词,抒发的就是词中女子在暮春时节的寂寞相思。

开篇连用两个典故,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王献之与桃叶的故事揭示情人分别的现实。南浦自是分离的场所,烟柳则意味春深,言分别的时间已经过去许久。其后便转到人物内心的刻画。上层楼是为了眺望远方情人,怕上则是近日风雨弥漫,朦胧了远处的视线,风雨同时也摧残了春花,会给自己带来红颜老去的痛苦联想。然而并没有人同情春花的凋落和自我的老去,只有那黄莺,一个劲儿地唱着春归的歌谣,仿佛在嘲笑自己的脆弱。

下阕从人物心理转入场景描写。词中女子开始做一种古老的占卜,试图通过数一数头上花饰的花瓣来窥测情人回来的消息。但不管占卜的结果时好时坏,她却总不放心。是吉兆吧,怎么和冷清的现实不太一样?是噩兆吧,又不甘心接受失败的命运。于是屡屡卜完插回头上,又重新摘下,更仔细地数了起来。

或许是数了太多次,数得累了,灯也未灭,人就沉沉地和衣睡去。睡梦中还是没有梦见与情人相会,反倒仍然独自面对远去的春天。于是带着泪水向春天控诉,是你将愁绪带到了我的心头,现在你就要走了,要把这愁绪也一并带走,为何偏偏把它留下,一直住在我的心里呢?这场无理质问,将全词的幽怨烘托到了极点。

这首词缠绵悱恻,并不输于擅写婉约愁绪的大家作品,与辛弃疾词作给人的传统印象不太相符,所以古人就曾感叹“才人伎俩,深不可测”。至于这首词是不是有所寄托,则就难以确认。既然如此,那也就不必强求什么故事或深意吧,就这样沉浸在歌词的忧郁氛围中,也已足够。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宋】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相思太深就会入梦,梦中可以回到苦苦思念的旧地,不仅不用羡慕燕子的归家,还能够见到朝思暮想的她,幸福当然莫过于此。

但是梦中就真的完美无缺吗?下阕的内容揭示了依然会遭遇离别,还是要承受现实空间中的伤感。“落絮”照应着上片的“花深”,都是暮春时节的景象,提示着空间并没有发生改变。此刻正下着潇潇春雨,使得落絮无法像寻常时节那样自在飞扬。其实这落絮就是分别时的情人,而春雨则是离别的眼泪,二人正在“执手相看泪眼”又“无语凝噎”。天上的月亮似乎也懂人间的情感,不忍心看见如此伤心的情境,所以拉了一朵云彩挡住了自己。

这场扑朔迷离的梦中离别或许只是梦醒的浪漫表达,但凄清的氛围却足以修饰所有的人间离别。东风当然不会比西风还要寒冷,冷的只是离人的心,这段真情总会在一片含蓄中绵绵不尽。

9 阅读:630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