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前线》,战斗民族的战争片,血流成河毫无冷场,强烈推荐

紫文评娱乐 2024-03-26 09:02:22

2020年上映的史诗战争巨作《最后的前线》改编真实战争历史事件,由《莫斯科陷落》、《猎杀T34》视效团队打造史诗战争巨作,上映时不仅夺下俄罗斯首周新片票房冠军,并热映长达3个月,被誉为最狂二战电影,每10分钟1次激战,紧张对峙直逼《1917》、动容情谊媲美《敦刻尔克大行动》。

1941年10月,二次世界大战前中期,德军装甲师以闪电战迅速突破苏联边境防线,闻名的『布列斯特要塞』转瞬之间就从苏联的大后方变成德军腹地,德军装甲师转眼间便要来到离首都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距离。

眼看即将步上波兰与法国瞬间亡国的后尘,俄军指挥部只好紧急动员邻近的波多尔斯克炮兵学院和莫斯科军事工程学院的3500名学生,设法截击德军装甲师前锋,并至少撑持5天(以上)直到俄军装甲师抵达前线。

然而就在这场大战发生的两天前,在波多尔斯克炮兵学院,主人公拉夫罗夫与他的好友米提亚·谢米亚金,两人还在为争夺彼此的爱人而烦恼,也就是在同一间学校接受军医训练的玛莎。

三人浑然不觉命运将至,但略带浪子情调的拉夫罗夫,显然比起青梅竹马的米提亚更能得到玛莎的青睐,虽然两人说好了都先不要对玛莎表白,但当天晚上,拉夫罗夫潜入军医室赢得了玛莎的初吻,却失去了好友对他的信任。

就在这份尴尬没有化解开来的气氛下,战争的号角无情地吹响了,所有十七八岁的青年都被动员调往第二前线——伊林斯基区,但是纵有一腔热血,面对德军精锐装甲师,每一组炮兵却只分配到因为太落伍才被调配到被学校,而且还是几乎快要烂掉的1932年型45mm(19-K)反坦克炮。

由于准备的太过仓促,反坦克部队指挥官到了伊林斯基前线『阵地』,发现挡在学生们的血肉之躯以及德军精锐战车群之间的,只有当地民工临时搭建破木屋、深度不达腰际的壕沟、以及各方后援误点的消息,除了破口大骂也只能面对现实。

为争夺天时,指挥官只能选调以拉夫罗夫为首的学生精英,组织成敢死游击队,要在空旷的田野地带与德军装甲师展开游击战,企图迟滞敌军主力,直到阵地建造完成。

在这几近送人头的敌我态势之下,学生军团究竟能不能守住伊林斯基桥头,保卫自己的国土呢……

作品元素:战斗民族的战争片就是够硬派,谁都可能领盒饭

如果选择看一部战争片,那我就是想看到血流成河(就算那部电影是在讲一名不杀人的医护兵,我还是想看别人血流成河),而战斗民族拍的战争片在这个层面上,正是最对我胃口部分。

伊林斯基保卫战是『莫斯科战役』的一环,没有被单独列名载入史册,这场战役的伤亡十分惨重(人数从3500减员至少于1000),而且上阵的还都是正在受训的学生,惨烈程度不下于『布列斯特要塞』围城战,但惨胜仍是胜,这场战役毫无疑问仍是俄军战争史上值得骄傲之战。

巨大的牺牲换来两个重大的意义,其一是为保卫莫斯科争取宝贵的时间,其二是使德军引以为傲的『闪电战术』彻底破产,虽然刚开始只是德军精锐局部受到牵制,其后苏联军更是屡战屡败,但是战局在广大的土地上展开之后,战局便不再由德军掌握,逐渐演变成整个德军都陷入天候与冰冷的泥泞中,最终走入自溃的境地。

《最后的前线》与极具英雄色彩的美式战争片明显不同,『整体战局』将会是比『单一人物表现』更具魅力之处,众多参战角色陆续登场,将使观众失去对单一英雄的注意力。

但这相对也换来全方位的战局视角,此类战争片往往较为硬派与写实,而且各路人马的盒饭说发就发,观影体验上也会更为惨烈一些,但说也奇怪,若往深处讨论,人物设计却又反而这种战争片最要紧的地方。

在这历史背景以及其民族色彩的渲染下,参战角色都视死如归,也能见到学生们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意识操控而显得狂热,导演对这种思想的展现手法没有美化也没有打折。

阐述爱国思想的同时也少不了人道批判,但这种集团意识却会使得战争场面在多视角的分工下,更突显出一股凝聚力,就算切换到不同的角色身上,你还是能在他背后投注相同立场的情感。

即便是人物设定最懦弱的人,面对敌枪林弹雨还是敢于上去短兵相接,也有的角色是自己逞了英雄却侥幸没死,但身旁的队友却替他死了,这反而让他更自责。

甚至还有上段所述的三角恋要素、母子亲情要素等诸多剧情要素,这些人物都会被分配到属于自己的战场,在演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戏剧性之后,终将会得到自己死得其所的地方。

但是他们的生死往往又深深影响幸存的人物,这其中又会产生新的怨恨与批判,但大家都拥有相同的目标,再加上一点点对D的忠诚,最终还是不会动摇他们集体共同求胜的意志。

这些小小戏剧性,如同几条细小的绳子被捻成粗壮的麻绳那样,一幕幕分别由不同角色所主导的场景,共同串起了一个共同价值观以及,以及对目标导向的强大专注度,这也是《最后的前线》比《敦刻尔克》那零散的故事叙述更为优秀之处。

不过多人物视角的分工,虽然能看到多样化的战争场面,却相对产生了很难一一记住名字的疑虑(加上又是超难念的某某斯基一堆),然而导演就算不刻意介绍,仍然会安排一个很有力的标志让观众认得,像是『吃货』、『眼镜』、『护士妹子』等等,观影的途中能轻松地自然记住。

《最后的前线》所打造的战争场景也相当丰富,除了围绕在主题上的反坦克班与装甲师之间的对垒,以及阵地防线被密集轰炸的烟尘喷射,还有我最想要的血流成河,再加上有多视角分工的镜头,观众甚至还能看到几幕深夜作战以及敌后作战的画面,能享受到的战争场景形态非常多,这点也确实如电影文宣所述,几乎不到十分钟就有一场激战,节奏很快,爽快感很足。

结语:故事紧凑、毫无冷场的一部战争经典。

总得来说,如果《血战钢锯岭》是我近年看过最好看的『英雄系』战争片,那《最后的前线》就是我近期看过最好看的『写实系』战争片,全程几乎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无论是故事节奏、戏剧性、场面爽快感、铺垫与之后的发挥等等都让我很满意,就算有些许老套的地方,但是该处表现也不算落到平均点以下,仍足可以高分推荐。

《最后的前线》对于二战设定细节的考究,虽然有几幕出现了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轰掉人家两百台坦克这种过于夸张的战果,但严格来说还是算合理的,毕竟推动故事剧情的还是在角色们身上。

他们手中的『19-K』反坦克炮也还原的还算是到位,而且战争初期,德军确实还不会立刻开出过硬的装甲出来,因此学生们能勉强取得均势的战果仍是有其说服力。

以上就是我的观影心得,在此就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战争迷能看得愉快。

0 阅读:7

紫文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