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买房的人,属实多起来了。沉寂了大半年的二手房买卖群,突然有人开始讨论买哪里,而不是买不买。挂牌半年多的旧房子,昨天突然来人看房子了。虽然也没还价,但之前可是看都没人看一眼的。
说实话,之前没有说“止跌回稳”的时候,我还积极逆市看房,各种跑盘看二手房,了解实际的行情,也趁机拿着大砍刀,去砍过几次价。反而国庆后的这段时间,尽管中介朋友再三热情邀约,说成交量起来了,价格还在低谷期,要买就要趁现在……我自己反而没得之前那么高的兴致,有一种“算了,不买了”“将就住吧,懒得换了”的想法。
一是因为大环境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所谓“放水”,一直还停留在嘴巴嚷嚷的阶段,股市已经把刚冲进去的韭菜们又套了,连专家学者都隔空打嘴炮打得火热。唱空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诱多做多的资本就跟鱼儿咬钩一样,轻轻碰一下,吃点肉就跑了,根本没有把整个钩子都吞下去。
现在多少连农村挖地的老农民,都知道这几年不能做太过长期的远景规划,只能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想当年,一起看月亮的时候,楼市还是小甜甜。前几年想要月光宝盒,一头热的楼市,又秒变被打压的牛夫人。宝盒到手前还口口声声“晶晶是我的娘子”,宝盒到手后一心要求取的就只剩下“真经”,连真爱紫霞仙子也得忍痛割爱的。
这个时候再去买房,买之前就要想好准备持有几年,什么时候卖出。否则过两年楼市一热,搞不好还会迎来再次的严厉打压与调控。毕竟,就大老板喊话,也说的是“止跌回稳”,没让“跳价起涨”啊!
除非,是实实在在给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下场收储进度加快,再把收储来的商品房,直接变成不能在市场二次流通的保障房保租房,从源头控盘子。不然,这楼市真能稳得起吗?在很多人心里,物价飞涨的时候,房价不涨也就是跌呢。
二是因为大部分人收入并没有增长。无可否认,从统计的数字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减缓了,但并没有停滞。但为什么身边大部分人的体感,却觉得这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呢?
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过去几年,我们在进行结构化的调整,把资源和钱,都砸向了一些暂时普通人还感觉不到的领域:新质生产力。所以尽管从事这些高精尖科技行业的人才,已经拿到了十倍百倍于过去几十年的增长,但这些行业红利还没有传导给普通人的时候,大家只会觉得自己所处的传统行业,利润越来越薄,竞争越来越卷,到手的钱还越来越少。
这就是转型的阵痛期,避不开的。只有当我们的新质生产力彻底发展起来后,惠及到全体国人后,大家才能感受得到上层建筑的高瞻远瞩。当然,前提是,你得平平安安苟过这几年的艰难日子,才有机会迎来更上一层楼的繁花锦簇。再好的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眼前的人,又谈何未来呢?
三是因为消费观念需要改进。国内的消费一直起不来是为什么?老百姓手里都没几个钱啊。荷包鼓鼓手里有钱的时候,谁不想住大一点的房子,开好一点的车子,穿漂亮一点的衣服,吃精致一点的有机食物呢?
放眼望去,大部分老百姓兜里连仨瓜两枣都掏不出来,一个个都穷得狗一样,吃两个番茄都惊呼“天价”,搁超市里思考半天,拿起来又放下了。吃个菜都艰难,还指望他买房,莫不是都对白菜价的房子有什么新的误解?人要的是买房像买白菜一样轻松,而不是买白菜也像买房一样艰难啊。
过去物质短缺,所以要勤俭节约。但现在生产都过剩了,就要藏富于民,让国内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有钱,才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唯有鼓励大家积极搞钱,甚至去国外搞钱拿到国内来消费,才是正道。过去个别有钱人国内赚了钱,转头就跑国外消费去了。所以未来还得多引导富人的消费观念,对那些肯留在国内创业花钱的富人,要让他们赚到钱,还要给他们红心企业家的荣誉认证。这样人有了钱,才愿意国内赚钱国内花,而不是总想着跑国外浪嘛!
最后,就现在这个形势,你会结束观望,入场买房?还是继续持币,静待春暖花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