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山一战魏人大胜楚威王,却因此丢失河西之地,看谁成最后渔翁?

欲云谈史论今 2021-01-03 21:42:04

在楚国八百年历史中,楚威王算得上是一位杰出君王。他执政之时,楚国从春秋晚期差点被灭国的低谷中走出,攀上了又一座高峰。

公元前333年,越王无彊率军北上伐齐,却被孟尝君之父田婴派人说动,转身掉头南下去伐楚。越国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任霸主,在吞并了旧日霸主吴国后,一跃而与楚、晋、齐、秦等等豪强并驾齐驱。后来因为内乱过于频繁,越国一度在东周的争霸舞台上消失。越王无彊登上王位后内政逐步稳定,越国也就重启了四处争霸的征程。这次先伐齐再伐楚,正是越王无彊争霸野心的充分体现。

可谁都没想到,春秋后期颓势尽现的楚国在经历吴起变法之后,竟会重新崛起得这么快。在楚威王率领下,楚军势如破竹,不但打败了越军,还杀死了越王无彊!大胜之后的楚军,又一鼓作气攻占了绝大部分吴越旧地,把楚国领土扩张到了东海之滨。

彻底击垮越国后,楚威王才知道越人伐楚是受到齐人唆使。为此,楚威王马上率师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又大败齐国军队!兵临城下之际,楚威王蛮横地要求齐国驱逐始作俑者田婴。后来在张丑巧舌如簧的劝说下,楚威王才最终放弃,主动退兵了。

齐威王时期是田齐最为辉煌的时代;在桂陵(或在今山东巨野)和马陵(今河北大名)之战中,齐军两度大败魏军,将战国初的霸主——魏国彻底拉下了神坛。可在楚威王率领下,楚军竟然能连胜越、齐两大强国,足见此时楚国国力正如日中天。

连战连捷,让楚威王重新拾起了祖辈争霸中原的勇气。

战国时代的东周,与春秋时代已完全不同。曾经强大的晋国此时已分裂成了三国:韩国、魏国、赵国。三晋当中,魏国在战国初最为活跃,实力也最强。前楚国令尹吴起,就曾在魏国组建起锐利无比的“魏武卒”,让魏军所向披靡。不过,魏文侯去世后魏国流失了太多人才,以致国力大衰。

楚威王想重享祖上争霸中原的荣光,“落草凤凰”魏国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征战对象:魏国霸主余威仍在,战胜它后影响力足够大;魏国实力下降得太快,对秦、齐二国都多次大败,楚国战胜它的几率自然更大。因此,楚威王中原争霸的首个目标,就认准了魏国。

不过,尽管楚威王自认找对了征伐对象,却不幸漏算了两点。

首先,楚威王没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时,关中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也迅速崛起。实力大增的秦国面对已经分裂的三晋,战略上已全面占据了上风。在秦国多年持续不断的打击之下,毗邻的韩、魏二国节节败退,几乎就要完全丧失抵抗力。

公元前335年,秦国首次攻克了韩国的宜阳城(今河南宜阳);公元前331年,秦公子卬率军伐魏,在雕阴(今陕西富县)大胜魏军,还俘获了魏军主将龙贾;公元前329年,秦国再次伐魏,渡过黄河,攻占了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同年,秦军继续出动,攻克了魏国焦邑(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西),成功地抢占了崤函战略通道……。

秦国在西边频繁出动,打得三晋抬不起头,这让楚威王看到了趁火打劫的良机。春秋时晋、楚争霸长达一百四十余年,双方早就结成了世仇。现在三晋处在秦国巨压之下,楚国不趁机去占点便宜就太可惜了。

于是,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率军北上陉山(今河南新郑市南)一带,前去讨伐魏国。楚威王想,秦、魏二国已经是“鹬蚌相争”,那么楚国就顺带收点“渔翁之利”。

可没想到,因为张仪的突然出现,事态竟然转瞬间就发生了大变!

一见楚军前来攻打魏国,深受秦惠王重视的客卿张仪就意识到时局已发生变化。楚国攻魏,是想坐收秦、魏相争的“渔翁之利”;但秦国完全可以转变角色来当“渔翁”,坐收楚、魏相争之利!想到这,张仪立即向秦惠王进谏:“不如去援助魏国;魏国战胜了楚国,它必将听命于秦国,大王就可顺势收入河西之地;如果魏国战败,它也必然守不住河西之地,大王可轻松将其收入囊中!”

秦国刚侵占了不少魏国领土,常理而言两国早就成了死敌。旁人做梦都想不到,秦国会在这时向魏国伸出援手,助其抗楚!不过,在听了张仪分析后,秦惠王瞬间就明白了个中利害得失,马上就同意了他的计划。

秦、楚两强夹击之下的魏国,国势正岌岌可危。面对秦国伸出来的橄榄枝,魏人根本无法拒绝,也不敢拒绝,只能无条件接受。

见魏人同意了结盟,秦惠王果断地从皮氏驻军中分出战车百乘、步卒一万,由公孙衍率领前往援助魏国!

楚威王失算的第二点,就是老天爷对他也开始不满了。正当楚军在陉山脚下与魏人紧张对峙之时,楚威王竟然不幸发病去世了!

陉山一带,是韩、魏二国的边境线,远离南阳盆地。劳师远出的楚军突闻国君去世,顿时人心浮动,战斗信心大大降低。更加糟糕的是,战线前方又突然冒出了秦军的旗帜,这表明秦、魏二国已经联手,将要共同来与楚国对抗!

双重压力之下,楚军一触即溃,丢盔弃甲地败退回到了南阳(今河南南阳)。

能够大胜楚军,秦、魏两军都大喜过望。不过,就在大胜之后,秦惠王也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河西之地,是三家分晋时魏国继承的晋国遗产。魏文侯时吴起驻守在河西,曾将秦人打得不敢东向窥视。如今因为秦人一次微不足道的帮忙,就要割让河西之地,魏人心里实在是肉痛不已。所以,陉山之战一结束,魏国马上就反悔了——当秦人前来索要河西之地时,魏人断然予以拒绝!

张仪事前虽然分析得透彻,可还是没料到魏人敢说话不算数。看来,秦、魏之间再战一场是在所难免了!

就在秦惠王准备发兵时,另一位秦国大夫营浅又献上了一计:“大王何不跟楚王说,魏国曾许诺送秦国土地,可他们获胜后却反悔了。楚王何不与我会盟一次?如能会盟,魏国害怕秦、楚联合,一定会把土地送给秦国。这样一来,魏国虽然战胜了楚国,却在秦国丢失了土地;这相当于是楚王把魏国土地恩赐给了秦国,秦国将来必定会予以回报。如果魏人坚决不交出土地,那么请楚王去进攻魏国南部,我们秦人在西部策应,那样魏国必将灭亡!”

秦惠王一听,大喜过望,立即派人去联系刚刚继位不久的楚怀王。刚经历了一场惨败的楚怀王二话不说,当场就答应与秦国结盟。

秦、楚即将结盟的消息传来,魏襄王顿时感受到了泰山压顶般的巨压。思考再三之后,他不得不乖乖地把河西之地献给了秦国!

自此,秦国以仅一万步卒、百乘兵车的代价,就从魏国得到了河西之地,堪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案例。

楚、魏陉山一战,充分展现出战国权变思想的精妙之处。

春秋时代诸侯国的立场往往是泾渭分明,很少有随时变换盟友的现象。除非像郑国这种处在南北势力分界线上的弱国,会在楚国和中原霸主夹击之下,时常作出“朝晋暮楚”之举。但春秋这种频繁变更立场的行为,经常是在生死存亡压力下的被动之举,并非是一国主动有意而为之。那些春秋时代的实力强国,就更加难以因为了利益而频繁变更立场了。

可在以张仪为代表的权变之士涌现出来后,东周列国的外交关系突然就变得复杂起来。

陉山之战前,秦、魏两国已多次大战,秦国甚至还抢占了河东的几座魏国城邑。要是在春秋时代,秦、魏已是世仇,秦国不可能主动出手来援助魏国,魏国也很难安然地接受来自秦国的援助。

可在权变之士眼中,所谓的“敌”与“友”,根本不会是绝对的。昨日的敌人,今朝可以化为盟友;昨日的盟友,今朝也会可变成敌人。“敌”与“友”的转化,纯粹决定于能为己国带来多大利益。所以,楚国去攻打魏国时,张仪提议与魏国结盟;可一旦魏国反悔不献河西之地,营浅又马上提出结盟楚国,以对魏国施压。最终在张仪、营浅等人的运筹帷幄之下,秦人仅付出微小代价,就换来了广大河西之地,让秦国在向东扩张过程中取得了又一次重大胜利。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秦国趁楚、魏陉山之战坐收渔翁之利的举动,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范例。也因为张仪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秦惠王充分认识到他的价值、次年就将他提拔为国相。

原本是秦魏相争、楚国坐收“渔翁之利”的格局,张仪略施小计就彻底扭转了局面,让秦国成了背后的“渔翁”,如此精于算计的国相,哪能错过?

4 阅读:1939
评论列表
  • 2021-01-15 21:34

    大胃王太惨了[得瑟]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表情】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