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女,43岁,2023年5月12日初诊。平素体健,3个月前劳累后右侧腹部、腰背部出现红斑、水疱,排列成带状,皮疹未超过前后中线,局部刺痛难忍,遂到某社区医院诊治,经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的中药及针灸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仍感右侧腹部、腰背部疼痛,为阵发闪电样疼痛,放射到附近部位,遇寒则甚,伴头痛欲吐。患者患病以来,精神、食欲较差,因疼痛夜间睡眠差,大便干,3日一行,小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诊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证属:肝胃虚寒。
治则: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拟方:吴茱萸汤合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10g,党参30g,干姜10g,大黄10g,后下,制附片30g,先煎半小时,细辛6g,先煎十分钟,蜈蚣2条,全虫6g,大枣10枚。5剂,水煎服。
5月18日复诊:疼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紧。予附子汤加减,温经助阳,散寒止痛。制附片30g,先煎半小时,干姜20g,白芍30g,白术30g,党参20g,茯苓30g,鸡血藤30g,柴胡12g,全蝎6g,蜈蚣2条,14剂,水煎服。
6月2日三诊:疼痛己减90%,上方加桔梗30g,旋覆花10g,茜草10g,10剂,以资巩固。
体会:本案患者症状、体征、舌脉均为虚寒之象,故投以首诊以吴茱萸汤散肝胃之虚寒,大黄附子细辛汤温阳通便,收效甚佳。吴茱萸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方含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大黄附子细辛汤出自《金匮要略》。“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原文中称作“大黄附子汤”,组成就三味药:大黄、附子、细辛。二诊前期阳虚兼见邪实,分别温阳散结通便、温阳利水以标本兼治,后期邪去正虚,则以附子汤助阳散寒,佐以舒筋祛湿、滋阴补血之品以扶正补虚而收良效,疼痛十去九,桔梗一味,《本经》谓其“主胸胁痛如刀刺”,《本草经疏》亦谓:“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桔梗)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旋覆花、茜草源自《伤寒论》旋覆花汤变方,取其疏肝通络散,结行瘀之意,方证相合,有理有据,故收效甚好。
因案化方,由案立法!谢谢您读案。觉得我的医案对您有帮助,就请点个关注,进主页还有1000多篇精彩医案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