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

宝宝聊过去 2024-08-22 16:49:08

“五七”干校缘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中共中央实施了有计划、分批次地推进百万干部下放劳动的政策。这一政策是按照中央要求,由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并建立了专门的管理小组来负责下放干部的工作。下放的干部受当地党组织的领导,同时保持与原单位的联系,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此外,还配备了少数领导骨干到下放干部所在的县、区、乡担任适当的职务,协助当地党组织管理下放干部的工作。这一政策旨在让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以克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危险倾向”,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干部重新学习,增强与群众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交恶,毛主席研究发现,苏联变质的原因是干部搞特殊化,脱离劳动,脱离人民。为避免中国的干部腐化变质,毛主席要求干部要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达到反修防修的目的。于是,就有了《五·七指示》和《五·七干校》。

《五·七指示》是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作《五·七指示》;《五·七干校》是为了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

1968年5月7日,黑龙江庆安县柳河《五·七干校》是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

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在《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编者按中,引述了毛泽东的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

之后,“五.七干校”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当时国家机关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数以万计,数十万人接受改造。毛主席率先垂范,动员女儿到五·七干校接受锻炼,去干校的人都被称为学员,学习内容是体力劳动,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打井、盖房等农活。

五·七干校让干部体验劳动,锻炼了干部,增进了与群众的联系,五·七干校促进了知识普及,一些干部将知识带到农村,对当地文化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此,五·七干校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

12 阅读:133

宝宝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