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春日古诗二首,一首悲伤,一首清新,值得细细品读

点墨漫诗意 2024-04-03 03:24:49

春日古道傍作

【唐】杜牧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七言绝句,题目便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春日”的生机盎然和“傍”形成了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古道”则指旧的道路,表明怀古,含蓄地表达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

“荣华”即荣耀显贵,但“旦暮”又表明时间很短,说明了荣华富贵并不能永远拥有,也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却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追求。此句为首句,引出了作者对名利和金钱的感慨,为后文做铺垫。

次句从楼台上观景,表明了是从俯视的角度。“春尽”,表明春天即将过去,本应怀有淡淡的哀伤,但草却“萋萋”,仍有一种生机盎然之感,表明应珍惜现在,珍惜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点明诗人漫步在田野之间,看到了先人的墓碑不禁触景生情,先人也不例外,陵墓旁的寺庙一修再修,也阻止不了昔日壮观的佛寺、楼观化为废墟,最后变为眼前这块空旷的土地。诗人感慨万千,昔日的昌盛,而如今却是一片破败,不禁心痛万分。

第四句中“红尘”二字,点明了文章主旨,用红尘来借喻名利,含蓄、委婉,语意高妙,并与首联的“荣华”形成对比,表明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不得志的抑郁情感。

全诗带有悲伤的情感,不仅悲伤自己,也悲伤国家,国家的昔盛今衰,盛衰无常,与自己的人生不得志相映衬,诗人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统治者一味地追求金钱,必将导致国家由盛转衰,走向灭亡。而杜牧满腹的才华,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若将每一字、每一句细细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深厚的思想感情便得以了解,杜牧的抑郁与无奈便跃然纸上,杜牧的诗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此诗委婉地抒发了对统治者的怨恨,对国家的担忧和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的苦闷之情。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

【唐】杜牧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这是一首典型的惜春诗。在初春雨中,作者与裴使君乘舟迎接李、赵二秀才。全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很有生活气息,寓情于景,含蓄生动,虽有惜春的怅惘却不乏江南村落宁静祥和的气息。

本诗题目便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奠定了本诗的叙事抒情基调,并以“初春”和“送迎”为中心展开全诗。

在这途中芳草、万柳、归雁、寒梅一一映入眼帘,一派初春之中寒意未消又不乏生机的画面。作者在欣赏赞美的同时,也无不表明了对离别的伤感,且引用了隐居江南的古人张仲蔚虽多情调也不免伤春的事实,表面写古人实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很含蓄。

首联从写景入手,表明写作地点“渡头”并交代了“微雨”,营造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呼应了诗题。首联下半句一个“拂”字,用拟人的手法完美地点明了万株杨柳在微风下垂挂在水面随水波轻盈飘荡的动人画面。在作者心中那万株杨柳已不再是植物,分明已是个婀娜的少女了。整联给人描绘了一幅初春雨中渡口图。

颔联首句运用视觉和感觉等感官,由近及远,即由渡口转移到水中,“雁初浴”从侧面说明春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诗题中的“初春”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梅径香寒蜂未知”,梅开寒冬,此时梅径尚香,表明余寒未去,因而蜂蝶未知,音信渺远。运用嗅觉从侧面表明春寒料峭的情景。

本诗前两联通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初春渡口春寒料峭又不乏生机的画面,很生动,为下文抒情做铺垫,并奠定了伤春的感情基调。

颈联情感又由轻松转为凝重,“吟暗淡”生动地表明“辞客”的怅惘,与前诗中芳草滋生、细流摇曳、归雁戏水、寒梅暗香的宁静祥和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而紧接着便有“使君回马湿旌旗”的诗句。“回马”一词,使人感受到使君的豪爽与勇猛,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可以想象作者与使君见迎二秀才时的欢乐和过后辞客归去的怅惘。

尾联引用张仲蔚这一隐者多情调也不免伤春的事实,丰富了诗作内容,增加了本诗的历史气息。借古人之口表达了作者对辞客归去、光阴不再的怅惘。对这美好的“春阴”,作者感叹自己只能用几首诗作为记录,时光易逝的惆怅不觉已满心胸,给人无限遐思。

全诗以新鲜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初春全景的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匆匆流逝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既有清新的自然,又有细腻的人情,诗作呼应紧密,扣题周密,读起来朗朗上口,百读不厌。

0 阅读:0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