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高峰又至:汇添富旗下基金4年5易基金经理

妙春谈商业 2024-03-27 00:17:46

你投资的基金被“移花接木”了吗?

每逢春季,公募基金行业的人事变动都会达到一个小高峰,年内已有131家公募旗下基金经理发生变动,与人事变动一同出现的,还有公募基金“移花接木”的套路。

4月22日,汇添富基金股债混合团队领头人吴江宏卸任添富添福吉祥混合基金(以下简称:吉祥混合),公开资料显示,吴江宏在管的产品已经多达9只(A/B/C份额一起计算,下同),如果算上卸任的吉祥混合,吴江宏管理的产品数量已经达到了监管部门要求的上限。

为了快速扩大管理规模,用明星基金经理的招牌发行新产品可谓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吴江宏要发新产品,就必须卸任一个老产品。事实也如此,不久前,汇添富保鑫灵活配置、汇添富稳健盈和一年持有混合、汇添富稳健睿选一年持有混合三只产品先后成立,均由吴江宏担任基金经理。

由于业绩长期处于同类后四分之一,去年吉祥混合遭遇了大额赎回,规模一度接近清盘红线,而如今吴江宏的离开,让该基金本不明朗的未来更令人担忧。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基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进一步深化。

卸老任新后原基金业绩规模双降

吉祥混合不仅有个好名字,在成立之初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产品。2017年7月28日,基金经理何旻挂帅吉祥混合仅仅三天,汇添富消费行业头牌经理胡昕炜就加入该基金,二人共同执掌这只新发的产品。在成立之后的两年,该基金的收益率为10.48%,跑赢同类偏债型混合产品业绩基准7.16%。

2019年8月28日,基金经理何旻、胡昕炜双双卸任,该基金由吴江宏接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人事调动也是“移花接木”,卸任后不久,分别由胡昕炜、何旻担任基金经理的两只新基金先后成立。

基金经理的变更让吉祥混合的业绩和规模开始走下坡路,半年的时间,该基金收益率仅有0.86%,而同类产品业绩基准为9.02%。该基金成立之初规模为16.08亿元,而至2020年6月末,规模已经濒临清盘,仅剩0.62亿元。

2020年6月、7月,该基金又相继增加赵鹏程与胡奕两位基金经理,直至此次解聘吴江宏,吉祥混合已经经历了5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更迭并没有让吉祥混合业绩更好,反而让其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

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不仅对产品的业绩和规模产生了影响,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有时更是一次投资风格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广发基金也同样经历了一场人事变动,3月22日,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增聘基金经理张东一,自此该基金由原基金经理余昊和张东一共同管理。除了基金规模过大需要配合管理之外,增聘基金经理时常被视为卸任前的讯号,而此次余昊尚未卸任,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的投资风格已经发生变化。

从以往数据来看,余昊的风格倾向于优选科技、互联网等成长型公司,而今年一季度,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明显由成长风格转为均衡风格,新进了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安踏体育、银河娱乐等标的。而对比张东一的投资风格可以发现,这些标的都常出现在其管理的广发价值核心混合、广发消费升级股票里,也就是说,虽然刚刚任职,但广发沪港深精选股票已经发生了风格偏移。

类似的还有同一时期,基金经理李耀柱接替余昊管理的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李耀柱曾管理过的所有基金,都在其任职期间或多或少偏向了其擅长投资的港股风格,而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是否也即将由科技成长风格转变为港股风格,也成了近期困扰其持有人的悬顶之剑。

迷你基金成经理变更高发区

实际上,自从2019年监管层规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0只产品之后,卸老任新的现象就一直存在。

作为基金公司的扛把子,明星基金经理都掌管着多只产品,甚至“一拖九”、“一拖十”的现象也很常见。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抢占发行新产品的先机,必须定期“清理”存量产品,才能趁行情好时充分利用明星经理的流量红利吸金,而一般情况,规模小、非独自管理的产品通常是被“清理”高危对象。

例如,今年3月、4月,由肖瑞瑾担任基金经理的两只基金先后成立,而肖瑞瑾此时已经管理了9只基金,为了给新产品腾出空间,在此期间,肖瑞瑾卸任了博时汇悦回报混合和博时特许价值混合。

从业绩上看,博时特许价值混合收益不错,任职期间回报为104.90%,而后者表现相对较弱,任职期间回报为40.16%。2021年来,伴随着业绩下跌,肖瑞瑾所管理产品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卸任的这两只基金规模分别为5.89亿、2.61亿,成为了其规模最小的产品。

“移花接木”的戏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基金公司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

以平安基金为例,截止一季度末,平安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共有26只,规模合计418.53亿元,其中,仅李化松一人管理产品就有9只,合计资金高达225.98亿元,占平安基金权益型产品总规模的53.40%。

从2020年至今,平安旗下权益型产品基金经理频繁变更,仅李化松管理产品的累计变更次数就有15次(发行、增聘、解聘),在此期间,担负重任的李化松先后卸任了3只基金,发行了8只基金。

优秀经理稀缺性与产品快速增长的矛盾

基金公司卸老任新除了出于为基金经理“减负”,为新发产品提供足够的空间之外,在当前“以老带新”为主流模式背景下,基金公司也通过为明星经理增聘助手、共同管理的式,为公司培养后备力量,待助手成熟后基金再由其独自管理。

据了解,不少公募基金的头部基金经理有着培养新人的义务,同时也对新人的业绩负责,新基金经理更多分担研究工作,或承担小部分资金的投资工作;有些公募基金对分管资金分别考核,尤其是规模扩张较大的基金,分别考核可以减轻头部经理的投资压力,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管理边界。

卸老任新本质是优秀经理的稀缺性与产品快速增长的矛盾,周观新金融统计数据发现,依据同花顺分类,在所有7960只主动权益型(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中,近五年有259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过变更,占比32.57%,其中817只更换过3次及3次以上。

那么,卸老任新后通常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如何?我们从中随机选取100只基金样本,在更换基金经理半年之后,比较基金与上证指数同期收益率的差异,我们发现多数此前业绩较好的基金,基金经理离职对业绩具有负影响;而多数业绩较差的基金,基金经理离职对绩效具有正影响。

这一现象与部分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Ajay Khorana研究发现,基金经理离职与基金绩效之间负相关,但经理更换前后,投资者没有获得超过市场基准组合的超常回报。惠调艳和郑杰的研究表明,从业时间长与具有CFA、FRM、CPA等资质的基金经理离职,基金之后的业绩较之前明显下滑。但林伟平研究发现,无论之前基金的排名是否靠前,基金经理更换对异常收益率的影响都不显著,但会造成收益率波动性的增大。

可见,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更换基金经理,最受伤的还是基民。基金经理变更后,基金是否应该赎回?赎旧买新无异于又增加了一笔手续费;基金增聘新经理,是否意味着投资风格将会转变,原经理即将离职?基金谁主要负责管理,以及权责的划分,这些信息季报、年报里没有提及,投资人也无从得知。

0 阅读:0

妙春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