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一位女艺术家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进行了一场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表演,或者说是实践,或者说是她要完成一件“作品”。
当时,她把自己的身体麻醉,但头脑保持着清醒。在离她不远处的桌子上则摆放着72件物品,观众可以用这些物品随意处置她的身体。而在这些物品中就包括灌肠器和一把配了子弹的左轮手枪。
在历时6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女艺术家泪流满面。而观众则四散而逃。
那么,这位女艺术家是谁?
她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危险的行为艺术实践?
她到底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玛丽娜1961年,一个叫科拉因的法国男人张开双臂,从一座高楼顶端起跳,来了一个自由落体。他把这事儿称为“人体作笔”。
由此,行为艺术横空出世。
说白了,行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直接借助人体来表达自己理念的一种前卫艺术形式。这不仅打破了传统艺术的两维性,也击穿了艺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重要的是,观众必须也是这种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如果没有观众,行为艺术也就不是艺术了。
本文开头所说的女艺术家名叫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她是20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最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之一。
玛丽娜是南斯拉夫人,于1946年出生在一个英雄家庭。她爹妈都是铁托的忠实追随者和老游击队员。老爹是二战英雄,老娘官至人民军少校,需要插一句的是,她叔叔却是塞尔维亚东正教的大主教。
因为爹妈工作繁忙,所以,玛丽娜从小是跟着姥姥生活。不过,从那时起,她就展现出了一种令人生畏的强大意志力。
有一次,姥姥要出门,但不能带着玛丽娜,于是,就给她倒了一杯水,告诉她坐在桌子旁不要动,等自己回来。
两个多小时之后,姥姥回家时,竟然看见玛丽娜还保持着她离开时的那个坐姿,桌子上的水,她一口都没喝。
稍大一些的时候,玛丽娜回到了爹妈身边,但生活却变得压抑异常。她老娘是妥妥的铁娘子,在家里也实行“军管”。
每天一早,老娘会到玛丽娜的房间,给她一张清单,上面写着当天必须做的事情,例如学习法语、英语,去听古典音乐、歌剧院,去看芭蕾舞。
这位老母亲从来没不会亲自己的女儿,生怕把女儿宠坏了。幼小的玛丽娜虽然强烈地渴望母爱,而老母亲却从来不理会这点。这使得玛丽娜变得小心翼翼而悲悲戚戚。
另外,如果她哪点做的不好,老娘还会拳脚伺候一通。于是,经常挨打又使玛丽娜更加认为自己是被极度忽视的。
于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她只能依靠自己,顽强地寻找着真正的自由。而在这一点上,她和年轻时的父母又是何其的相似。在她未来的作品中,这都是她要强烈表达的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感情。
12岁那年,玛丽娜参观了威尼斯举办的双年展,观赏到了很多前卫艺术家的作品。由此,她开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娘对这点倒是很支持,允许她在家里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绘画室。
13岁时,老爹给玛丽娜找来一位业余画家教她绘画。
第一次见面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便从大画布上随意剪下了一小块,并放在地上。随后,他在画布碎片上涂了点胶水,撒了点沙子,再抹上点红、黄、黑的颜料,最后,倒上一瓶汽油,点燃。
折腾完之后,他对玛丽娜说:“你看!这是一个灿烂的夕阳!”
没人知道这位业余画家是谁,但他不羁的艺术灵魂却给了玛丽娜巨大的震撼和影响。
玛丽娜18岁那年,老爹突然离家出走。而老娘继续以“独裁者”的身份管理着她和弟弟。直到玛丽娜29岁的时候,老娘仍然命令她每晚必须在10点前回家。那时的玛丽娜在行为艺术圈子已经小有名气,但一切表演都一定会在10点前完成,然后跑回家作乖乖女。
后来,她解释自己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就是因为消失的父亲、暴躁冷漠的母亲,以及很多只知道顺从的同龄人。
玛丽娜毕业于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学的是苏联风格的美术。毕业后,因为南斯拉夫的特立独行,她又得以到汉堡美院和巴黎美院进修过。
学业有成之后,她开始四海为家,在德国、荷兰、巴西、美国都居住过,堪称“世界公民”。
她说世界上有太多的力量,但她不喜欢其中的任何一种,因为那些力量都代表着对他人的控制,而她唯一感觉到欢愉的力量则是自主的力量。
在她进修时的1960年代,西方世界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作品是层出不穷。1964年,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表演了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作品~《切片》,台下的观众可以上台,从她的衣服上剪下一块不大于明信片尺寸的布料送给爱自己的人。
顺便说一句,台下的观众里就有她日后的丈夫~列侬。
进入1970年代后,玛丽娜也开启了用自己身体创作的道路,而她的创作之路极其危险和残忍,她对自己的“狠”每一次都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这一时期,“节奏系列”无疑是她最优秀的代表作。
艺术家1974年,在贝尔格莱德的学生艺术中心,玛丽娜完成了“节奏系列”的第5篇。
当时,她在场地中央搭建起一个巨大五角星,所用木材全部浸透了汽油。建好之后,她一把火点燃。随后,她剪下自己的指甲、头发,扔到火中。
最后,她纵身一跃,跳到燃烧的五角星中间,并因缺氧而窒息晕倒。被大家抢救过来后,她很生气,埋怨说自己的作品被毁了。
在“节奏系列”的第2篇中,她探索了自己的无意识状态会是什么。她当着观众的面吞服了治疗焦虑症的药。药物让她身体产生了强烈反应,肌肉痉挛,动作失控,可大脑始终是清醒的,她可以观察所有发生的一切。
10分钟后,第一片药物失效,她又吃了第二片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这使她逐渐失去了知觉,身体动弹不得,精神也出现了恍惚,直到什么都记不住。
这个“作品”持续了6个小时,是玛丽娜的行为艺术生涯中最早探索精神和身体之间关系的尝试。
1974年,玛丽娜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表演了她最为惊世骇俗的“节奏系列”的第0篇作品。
在这次表演中,她第一次使用了观众与自己互动的方式,使观众也成为这件“作品”的“创作者”。
当时,在表演场地一旁的长桌上随意摆放了72件物品,观众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何一样来处置玛丽娜的身体。在这些物品中有蜂蜜、玫瑰、匕首、剪刀、灌肠器等,而最危险的则是一把配了一发子弹的左轮手枪。
表演开始后,对自己身体进行局部麻醉的玛丽娜静静站着,把行动权交给了观众。
开始时,观众只是用口红在她脸上和身上乱涂,慢慢地,有人剪她的衣服,有人用了灌肠器,有人割破了她的皮肤……
在观众越来越残忍的施暴中,玛丽娜越来越恐惧,最后,有一名观众拿起了手枪。
玛丽娜记得那是个小个子男人,呼吸非常急促而沉重。他把子弹放进手枪里,然后把手枪放到了玛丽娜的右手,随后,他将手枪对准了玛丽娜自己的脖子,并按住了扳机。
男人可以开枪,但他最终放弃了。
6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玛丽娜犹如在地狱走过一圈,半裸着身体,伤痕累累,头发是湿漉漉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可当她走向人群的时候,人们害怕了,逃走了。
这件作品充分证明了人性之恶。
玛丽娜后来回忆说:“这件作品让我明白,一旦把决定权交给普通公众,那离死就不远了。”
不过,就在她对人性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
1975年,玛丽娜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表演,西德行为艺术家乌雷是她的助手。
在节目后的宴会上,两人相谈甚欢,并发现两人的生日都是11月30日,而且,他们都把日记本上生日的那一页撕去了。
原来,他们都厌恶自己的生日!
如此,命中注定的缘分将他们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其实,玛丽娜当时已经有了丈夫。不过,他们两口子更像是一对不同居的朋友。
在与乌雷无可救药地相爱后,爱情将他们两人的创造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们合作创作了很多关于性别意义和时空问题的双人作品。
1980年,玛丽娜和乌雷创造了震撼全欧洲的《潜能》。
在作品中,两人面对而立,全神贯注地望着对方,并且,他们同时拉开一张紧绷的弓,身体往后倾斜着。乌雷拉住的弓弦上搭着一支锋利的箭,箭头正对着玛丽娜的心脏。
在此期间,如果两人中的任何一人稍微走神,那支箭就会离弦而出。通过扩音器,现场可以听到他们两人心脏加速跳动的声音。
这篇作品时长4分钟零10秒。
然而,这对堪称行为艺术界“神仙眷侣”的恋人却也没能走到最后。
1987年,玛丽娜发现了一件乌雷骗了她12年的事情。
人生1987年,乌雷的两个儿子突然冒了出来。
在此之前,乌雷一直向玛丽娜隐瞒了真相。从此,他们开始争吵,甚至在作品是否出售的问题上都会有极大矛盾。
最终,两人决定合作最后一篇作品,然后平静分手。而这终章的创作地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
1988年,玛丽娜从山海关出发,沿着长城,一路向西。而乌雷则从嘉峪关出发,一路向东。最终,两人经过3个月、4000多公里的跋涉,终于在山西的二郎山重见。
相聚的那一刻,玛丽娜泪流满面,像一个小姑娘一样依偎在乌雷的怀里。然后,他们挥挥手,落下了这段旷世奇恋的大幕。
分手后,乌雷彻底退出了行为艺术界,销声匿迹。玛丽娜在8年后,以一场世俗婚礼,嫁给了艺术家保罗·卡内瓦里识。这一年,她已经年届六旬。
终于,玛丽娜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丈夫在自己的手臂刺上了她的名字。而玛丽娜突然想到,如果自己还年轻,那应该生个孩子。为此,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遗憾。
2010年,玛丽娜在纽约的现代美术馆,举行了又一场引人瞩目的表演。这场表演持续的时长高达736小时零30分钟。
在此期间,成千上万的观众轮流坐在阿丽娜的对面,与她静静地对望。在这1500多位陌生的观众中,有人坚持了不过十几秒,便宣告崩溃,有的人会泪流满面,可玛丽娜却始终没有流露出任何一丝情绪,直到一个特殊观众的到来。
当乌雷坐在她对面的时候,喷涌而出的感情和无尽的回忆使玛丽娜再也无法保持住原有的平静状态,她的眼泪夺眶而出,隔着中间的桌子,她伸出双臂,与乌雷再次十指相扣。这种情况在她过去的所有表演中从未发生过。
这对曾经灵魂相融的恋人在分手了22年之后,终于达成了和解。
晚年的玛丽娜已经不再进行艺术创作,而是投身入对年轻艺术家的教育中。
在自传《穿过墙壁》中,她把自己分为了三份。
第一份:战士玛丽娜;
第二份:精神的玛丽娜;
第三份:糟糕的玛丽娜。
但无论如何,她都是独一无二的玛丽娜。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