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这阵子,作家大冰的网络连麦火了。
不少人排队三四个小时,为的就是向大冰老师请教一些生活中的难题。
其中,有位单亲妈妈的咨询,令我印象很深。
她先是满腹疑虑地问:“我儿子从高一起,每天回家都哭,为什么呢?”
大冰一听,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让大姐说具体点。
随后,大姐便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孩子四年级时,她和丈夫离婚,之后便独自抚养儿子。
她的工作是在理发店打工,有时候忙起来谁都不顾上。
所以,她对孩子经历了什么,接触了什么人一无所知。
大冰老师猜测,孩子可能遇到点社交难题。
于是他就问,“孩子有没有说起过同学的事?”
大姐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
大冰又问,“那孩子原本就这么脆弱吗?”
大姐还是说,“不太清楚。”
大冰很无奈地说:
“你的孩子,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去查,找到问题源头,帮孩子解决掉。”
生活中,不少人像这位大姐一样对孩子放养,但这样一来又产生很多弊端。
毕竟,每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引领和托举。
关键是,怎么做才可以恰如其分,才能轻重相宜。
复旦大学沈奕斐老师曾提倡:
“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即当好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
这或许是一种思路。
小时候多陪伴,给足爱的滋养
教育圈有个说法,人成年后的行为,都是童年经历的重复。
也有研究表明,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重要阶段。
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绘就的。
童年幸福的人,性格积极乐观、人格健全独立。
而童年不幸的人,往往伴随着性格缺陷和极端行为,要付出很多才能弥合内心的创伤。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中曾写道:
“我不记得我爱过我的父母,小的时候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就是针尖对麦芒;再后来,我躲着他们。”
他之所以变成这样,与童年时的经历,不无关系。
小时候,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父母几乎全部缺席。
渐渐地,对于爱的渴望,化为一团难以消散的怒火,一直灼烧到他成年之后。
等到自食其力,王朔就像逃出牢笼般,头也不回地远离了父母。
我女儿所在的小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儿童节孩子们的愿望。
我原以为会看到五花八门的心愿,比如去游乐园、买玩具、吃大餐。
谁曾想孩子们心愿单上最前排的,竟然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原来,小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这么深,对陪伴的渴求这么强烈。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就曾指出:
“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被爱围绕。”
无数事实证明,被爱深深滋养过的孩子,更容易有幸福的未来。
那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很认可一位教育博主的建议。
他说:对咱们普通人而言,给不了孩子过多的物质,却可以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与愤怒,转移给孩子,更不要把冷漠与隔阂,刻在孩子的记忆中。
简而言之,就是善待,陪伴,细致地呵护,尽心地养育。
父母的爱与关怀,才是一个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青春期多观察,充当孩子的后盾
前几天,看了篇报道。
有个妈妈,在女儿被诊断出抑郁症后,才知道女儿病了。
她本以为孩子是读高一后,忽然变成这样。
殊不知,早在两年前,孩子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
比如,手脚发麻,失眠多梦;比如,看书集中不起精力,心情起伏不定。
只可惜,满眼只是成绩的妈妈,对女儿的异常视而不见。
直到孩子有了轻生的念头,她还不相信,女儿抑郁了。
教育作家陈瑜,就曾分析过:
“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复合型的,非常复杂。原因可能掺杂着过激的亲子矛盾,难顶的学习压力,同辈间的攀比竞争,或者其他复杂的社会关系。”
对待十几岁的大孩子,父母只留心他的衣食住行和成绩,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像侦察机一样,全方位地观察,帮孩子捋顺生活的逻辑。
具体来说,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情绪:
孩子每天上学前,是开心的,还是压抑的?谈起学校的事,是兴奋的,还是烦躁的;日常相处中,有没有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要及时察觉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才不会让这些负能量在孩子身上越压越重。
观察习惯:
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有没有变?
比如按时睡觉成了偷偷熬夜;比如按时运动替换成了打游击;再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舍弃?
如果有,我们也不要急着批评指正,要在循循善诱下,让孩子的生活回归正轨。
观察身体: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令他们慌张、羞涩,难以启齿。
这个时候,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就要戳破这层窗户纸,通过科学的方式,让孩子接纳身体上的变化。
看过一句话,青春期孩子的所有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恐惧。
面对身体的变化、心绪的起伏、未来的迷茫,孩子们往往不知所措。
所以,只能用对抗或是封闭来处理。
关键时候,我们要贴近孩子的处境与内心。
手把手地,拉着他们走出青春期的泥潭。
18岁后放手,做孩子的人生参谋
李玫瑾老师在《心理抚养》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小伙子,人长得很精神,性格也开朗。
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不少人对他寄予厚望。
谁曾想没过多久,他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尤其是生活能力上,还不如七八岁的小孩。
整理内务和训练活动,更是常常不达标。
每每这样,长官就训斥他几句,希望他尽快成长起来。
可一听到批评,小伙子却抱怨说:“部队里的要求又多又高,我根本没法做好。”
他为何如此不争气呢?
原来,这小伙是家中独子,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是家庭主妇。
小时候,母亲事无巨细地替他安排,可等他长大了,母亲还是舍不得放手。
他得不到一点历练,吃不了一点苦,个子高高的,却是生活上的矮子。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有个观点。
如果父母替孩子包办一切,绝不是摧毁孩子自理能力那么简单,还可能毁掉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未来的人生发展。
孩子该独立的时候,父母不懂得退出,很容易就把孩子养成巨婴。
尤其是过了18岁,很多事都牵扯着人生的走向,最是需要孩子自己拿主意。
而我们要做的,是退到幕后,替孩子出谋划策。
我有个朋友的做法,就挺有参考价值。
当年他儿子选专业,就和小伙伴们约好,都报计算机编程,将来可以成为同行。
朋友一听,心里一百个不同意,因为他看得明白,码农的红利期过了,再去就是当炮灰。
但他没有立马指正,更没有强迫儿子改变主意。
而是找机会,和孩子一起读了几篇关于职场的文章,还带孩子去网上和职业策划师聊天。
当孩子了解情况后,朋友问了孩子很关键的一句话:
“你选计算机,是真喜欢这个专业,还是想和同学一样?”
孩子认真想了想,说:“我不报计算机了,我本来就不喜欢,就是跟风。”
朋友说,选专业既要考虑就业,也要考虑爱好。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最后报了航天航空类的专业。
而这个选择,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尹建莉老师说: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其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其独立,倘若顺序错了,就是在违背自然规律。”
小时候,我们怎么爱孩子都不过分,但长大了,我们就要克制住。
重要选择的前提点,不吝啬分享经验,可以引导和辅助,绝不能代劳和包办。
始终牢记,孩子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只能陪伴左右。
写在最后
经常读到一句话: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这句著名的“鸡汤”,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很焦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也多少起点作用。
但有一点,千万别误解成,养孩子要完全放养。
一旦这样想,就会心安理得地放松对孩子的关注。
养娃,就像种庄稼。
什么时候浇水、除草、施肥,都讲究一个时机。
把家营造成肥沃的土壤,看着气候,随着规律,事事上心,处处留意。
如此,孩子们才能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