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谜案”:曹天佑就是曹雪芹吗?红学家王利器的观点:这3个巧妙论证,非常有说服力

文娱史记 2023-11-25 08:45:06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頫给康熙皇帝写了《江宁织造曹頫代母陈情折》: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頫谨奏:为皇仁浩荡,代母陈情,恭谢天恩事。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合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本月初二日,奴才母舅李煦前来传宣圣旨,奴才母跪聆之下,不胜感泣,博颡流血,谨设香案,望北叩头谢恩……谨具折代母奏闻……康熙皇帝的御批只有三个字:

知道了。这是一篇著名奏折,表述了“曹雪芹家族史上”一次重要变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曹颙在北京去世,由于他是独子,去世后曹寅就没有继承人了,于是,在康熙皇帝和李煦的安排下,曹宣的四儿子曹頫入嗣为曹寅之子,继承江宁织造一职。正月里,曹頫和舅舅李煦把曹颙的的灵柩安葬在曹家祖茔,二月二十八日,曹頫和李煦来到江宁织造署任职,三月初七日,曹頫一连给康熙皇帝写了两份奏折,一份是“代母陈情折”,一份是“奏谢继任江宁织造折”,表达自己继任江宁织造以及母亲李氏的感激之情,康熙皇帝都批了“知道了”三个字。尤其是“代母陈情折”,透露出这样几个关键信息:曹頫的母亲李氏曾进京叩谢皇恩,走到半道上又回来;曹頫的嫂子马氏已经怀孕7个月;曹頫的舅舅李煦曾来传宣康熙皇帝的圣旨。学者们对这份奏折很感兴趣,一方面它透露出曹家经历的一次重要变故,另一方面,就是它透露出曹颙的妻子马氏已经怀孕7个月。由于曹雪芹的身世经历非常模糊,他出生的年月,他的父母是谁,史料上都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曹雪芹”这个人物就愈发显得扑朔迷离。有很多专家认为:马氏怀孕7个月的这个孩子,应该就是后来的“曹雪芹”,也即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但是,《五庆堂曹氏宗谱》里明明记载:曹颙的儿子名叫曹天佑,官州同。那么“曹天佑”与“曹雪芹”是否同一个人物?也引起争论。一方认为曹天佑不是曹雪芹,比如冯其庸等人。一方认为曹天佑就是曹雪芹,比如学者王利器、台湾作家高阳等人……究竟孰是孰非,迄今为止没有定论。说曹天佑不是曹雪芹的专家,论证符合逻辑;说曹天佑是曹雪芹的专家,论证也符合逻辑。其中学者王利器的观点很有意思,也挺有说服力。

第一:通过解读曹雪芹名字的来源,证明曹天佑是曹雪芹在曹雪芹家族史上,曹家人起名都是有来历的,并非随随便便取名。比如曹寅字子清,他的名字取自《尚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曹雪芹的二爷爷曹宣字子猷,取自《诗经·大雅·桑揉》:“秉心宣犹”;曹颙的字是孚若,取自《易经·观卦》:“盥而不荐,有孚顒若”;曹頫的名字也取自《易经》,他字昂友,在《系辞上》里:“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又《周礼·地官》曰:“军旅之容,阚阚仰仰。”这与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的用法是一样的。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的名取自《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意思是冬云密布,雪花纷纷扬扬,再加上细雨迷蒙,水分如此丰沛充足,滋润大地霑布四方,让庄稼蓬勃生长。与曹雪芹的父辈们相比,他名字的来源更加有象征意义:曹家渐渐走上末世,面临一个又一个变故,此时忽然来了甘霖,众多曹家人就像频临旱死庄稼一样,又得到雨水的滋润,蓬勃生长起来。《小雅·信南山》的第四句为:“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意思是说,大田之间有房屋,田埂边有瓜菜,子孙获得丰收,献给祖先,他们的后代福寿绵长,都是上天的赐福。尤其是“受天之祜”四个字,王利器把它与前面的“既霑既足”联系起来,一方面认为曹霑的名字取自《小雅·信南山》,一方面又认为曹天佑就是曹霑,因为“既霑既足”与“受天之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这里有一个疑问,《五庆堂曹氏宗谱》里记载的是“曹天佑”,而《诗经·小雅·信南山》里的诗句是“受天之祜”,这就出现了3个类似的字体:佑、祐、祜,如果不仔细辨认的话,很多人可能不会这么认真地区分。王利器认为“受天之祜”的“祜”字与曹天佑的“佑”是“同一”关系,这样对吗?

“佑”与“祐”的意思差不多,都有保佑、佑护、庇护的意思;“祜”则是福气的意思。三个字无论在字形和意思上都有差异,但最终的含义是一致的,因此,无论是“天佑”、“天祐”、“天祜”,都有上天保佑、眷护、带来福气的意思。因此,王利器把3种不同的字体“同一”起来有其道理。

毕竟在古代,家谱刊刻和抄写的过程中出现笔迹和字形错误,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红楼梦》传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字体的错误,因此不能否定“曹天佑”其实是“曹天祐”,或“曹天祜”,在抄写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比如在《八旗满洲氏族宗谱》里,记载的就是“天祐”。

但不管怎么说,王利器这个解读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不管是“天佑”、“天祐”,还是“天祜”,《诗经·小雅·信南山》的“既霑既足,生我百谷”,“曾孙寿考,受天之祜”的出处有联系。第二:根据曹雪芹的年龄,推断曹天佑是曹雪芹

笔者写过一部“曹雪芹”的小说,美工在设计封面时把曹雪芹设计成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我说,错了,曹雪芹总共才活到中年,怎么可能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红楼梦》虽然很有名,但对于它的作者曹雪芹,我们还是很陌生,他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按史料记载,曹雪芹活了40多岁。其中主要论据就是曹雪芹的好朋友张宜泉和敦敏敦诚等人的诗歌。张宜泉写过《春柳堂诗草》,其中有《伤芹溪居士》一诗,在前面的附注里写道:“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书画,年未五旬而卒。”敦诚在《挽曹雪芹》一诗里写道:“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抚铭旌。”两人对曹雪芹去世的年龄虽未给出具体日期,但有一个限定,就是40多岁,没有活过50岁。曹雪芹的卒年有壬午说和葵未说2种,壬午是乾隆二十七年,有脂砚斋的批语为证:“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葵未是乾隆二十八年,论据主要是敦敏的诗歌。但是,无论壬午还是葵未,二者相差1年,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换言之,假如我们不知道曹雪芹的生年,但他的卒年是确定的,因此倒推上去,到康熙五十四年马氏怀孕7个月的那个孩子为起点,则正好是47岁(壬午说),或者48岁(葵未说)。也就是说,假如马氏生的孩子是曹雪芹的话,他正好活了四十七八岁,这与张宜泉、敦诚对曹雪芹年龄的记载是一致的。这也许是巧合,但这个“巧合”,是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巧合!

第三:根据《红楼梦》里透露的信息,推断曹天佑是曹雪芹

《红楼梦》是一部“真事隐”的小说,这一点无论曹雪芹还是脂砚斋,抑或畸笏叟等批人都有很多暗示。曹雪芹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何不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真事隐”、“假语村言”,曹雪芹已经在《红楼梦》“凡例”里说得很明白,这个故事有作者经历的真事在里面。

因此,通过《红楼梦》“真事隐”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在曹雪芹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王利器在谈到“天祐”这个名字时,曾举出《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一回中,写到皇帝批准贵妃省亲,“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王利器格外点出“吴天佑”这个名字,说这是“曹雪芹立此存照。”这篇文章写于1980年,刊登在《红楼梦学刊》上。以《红楼梦》中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来论证“曹天佑”是曹雪芹的曾用名,并不令人信服。但王利器这个考证的认真劲头却很令人佩服,他的观点也挺有意思的。

在《红楼梦》里,13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比如贾宝玉丢了玉,和尚来送玉,说道:“转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并吟诗一首:“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这首诗很有意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13岁的时候,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但随着年龄的长大,烦恼与日俱增。

不应忘记的是,假如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六年曹家在南京被抄,这时候正好13岁。所以,13这个数字对于曹雪芹来说是具有非凡记忆的一个数字,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曹雪芹才由“抄家”这个惨痛的记忆,有了忧愁、是非、悲痛观念,纯洁被尘世的丑恶所污渎!

马氏生的孩子到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正好是13岁,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曹雪芹在壬午年去世,如果康熙五十四年是他的生年,正好是47岁,年未五旬,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至于《五庆堂曹氏宗谱》里记载的:“曹天佑……官州同”,王利器认为:可能是一个捐官,是个虚衔,并非真正当过官。

结语

曹天佑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即便经过上面的论证,我们也无法100%证明他是曹雪芹。证据、证据、证据,重要的话说3遍。假如有一本史料能直接说明曹天佑就是曹雪芹,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或者说:曹颙的遗腹子、马氏生的孩子就是曹雪芹。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掌握这样的史料!因此,我们所有的“结论”都不过是推测。推测是一种假设,有它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在里面,所以,我们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论证,都觉得它挺有“道理”的。胡适说,“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假设很容易,求证却非常困难。

但对于“曹雪芹”,我们现在最起码知道:1,他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不容否定;2,曹雪芹是曹寅家的人,祖上是江宁织造,经历过一番风月繁华;3,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或二十八年),年未五旬,是个中年人。4,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等。5,曹雪芹工书善画,喜欢饮酒,除了《红楼梦》外,还创作了实用书籍《废艺斋集稿》。6,曹雪芹家族经历过两次重大变故,由一个大家豪门沦落到民间,他晚年穷困潦倒。

以上这些事实是确定无疑的!

小贴士:曹霑为何号“雪芹”?

宋元丰二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写有著名的“东坡八首”。其中有一首曰:“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可行脍。”在苏轼眼里,芹菜与屈原的兰蕙香草一样高洁。当他表兄文同的灵柩经过黄州时,他写过一篇祭文,里面也有“何以荐君,采江之芹”的句子。

曹霑号“雪芹”,就是寓意像泥芹一样,虽然寒冬令大地一片萧瑟,但泥芹的根还顽强生长在土里,等春天来临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表明自己志趣高洁,不为艰难困苦所摧折的精神。

0 阅读:9

文娱史记

简介:有趣有料有价值